090《登楼赋》之五——“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同上楼头唱楚骚,此山何若那山高?
披肝沥胆倾心力,不用前贤自带刀。
《登楼赋》的第二个“诗眼”是“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为了说明这个道理,给诗人内心的不良感受找到一个理论的依据和权威的支持,诗人除了正面铺张情绪铺排感伤,还搬来古人搬来权威人士助阵助威。
这一段的抒情与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不同,蔡文姬的抒情是完全按照感情起伏的逻辑成篇,以至于乍看之下事理的线索是杂乱的,感情起伏的线索是没有理智可控的发展逻辑的,完全在一种感情共振的节奏中把握振幅,把感情推到极致是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悲怆和痛楚。
王粲的《登楼》其感情起伏完全在可控的限度内,不离开理智半步,他的抒情是有章法可循有逻辑可考的,按照事理发展的顺序。
王粲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这种伤感的牵强,有两处文字透露了他的“心虚”,一是“人情同于怀土”,在抒情的文字里,还不忘牵入人情的参照作以佐证,只说明他对自己的判断有所疑虑,对自己的伤感情绪带着几分怀疑,这倒不是说他的情绪是假的,而是王粲无法确定自己在此一形势背景下产生的厌倦伤感萎靡沮丧的情绪是否“合宜”,“孰忧思之可任”就是他在争取受众的支持。
很多时候诗人一些不由自主的修饰,是在传达他内心的某些动摇,虽说独上高楼,但他的引经据典,实质上是在“拉帮结伙”。
从学识、史事掌握的程度上说,王粲是博通经史,蔡文姬也不相上下,他们受教于同一个老师蔡邕,文姬以进水楼台,其史学根底功力都不在王粲之下,为什么蔡文姬通篇抒情都没有涉及任何史料,来佐证自己的感受?
那就是她对于这种感受对于她所作的这段抒情文字的确定不移的信心。
按说抒情只是自己内在声音的一种外放,王粲在此际拉来孔子拉来庄舄拉来钟仪给自己的情绪助阵,从文章的形式来说,逻辑更加严密,论据更加充分,但从抒情的角度来说,实在是画蛇添足的一笔,这一笔,非但没有加深情感的浓度,反而将一篇骚体形式的抒情小赋做成了一篇“说理文”。
细细品味这一段的文字,再对照蔡文姬的同体(都是骚体的一种)作品,不难发现《登楼》的感情逻辑缺乏起伏没有纵深,而事理逻辑却过分清晰,影响了抒情作品的感染力和穿透力,却提升了它的说服力。感情的抒发是如此勉强,几乎落到了说教的窠臼,不客气地说,这种用典即便在博通经史过目不忘的王粲这里如何的雍容自然,但于文章而言,还是弊大于 来自: 微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