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581|回复: 4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月份作业 七律 油菜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15:52: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跗萼相辉万象生,烘春垄上乱飞莺。
桃华景烁诗经记,薹芥花熏画卷呈。
蝶绕情丝风正暖,蜂追艳粉日扬清。
官黄演义回眸处,净是农家竭力耕。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司马长风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1-3-16 23:15:53 | 只看该作者
结句意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1-3-16 23:42:49 | 只看该作者
首句“跗萼”即花萼与子房,此借指花朵。北周王褒《送观宁侯葬》诗:“刑茅广裂地,跗?盛开繁。”唐刘禹锡《武陵北亭记》亦有句云:“庭芳万本,跗萼交映,如公之家肥炽而昌也。”此联是说油菜花开之时,正是春回大地万象萌生之际,而油菜花应时而开,渲染春色十分宜人。第二句“雁回衡”似可酌。南岳衡山有回雁峰,乃七十二峰之首,北雁南飞,到此为止,故而得名。宋之问的《题大庾岭北驿》中有:“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归。”柳宗元《过衡山见新花开却寄弟》诗云:“晴天归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回雁时。”至于王勃《滕王阁序》亦有“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之句,都是说天寒时节北雁南飞,歇于衡阳。而春暖之时,雁则离此北返。故“雁回衡”似与此意相反。“桃华景烁诗经记,薹芥花熏画卷呈”,“薹芥花”即油菜花,此联以桃花、菜花并举,进一步描写春景,因桃花与油菜花开同时,此联若加以对比,或者更好些。颈联转写蜂蝶因花开而忙碌之景,确切,只是意境拓展尚不够。尾联写菜花盛开之时,正当农事繁忙,耕田备播,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官黄”为正黄色,借指正黄色的花。苏轼《游太平寺净土院观牡丹中有淡黄一朵特奇为作小诗》:“一朵官黄微拂掠,?红魏紫不须看”,苏诗指黄牡丹,此指油菜花,用之甚确。
全篇而言,所咏贴切,对仗工稳,只是觉得有些表浅,倘从意境的提升上再下点功夫,就更好了。
飘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1-3-17 07:16:49 | 只看该作者
好律工稳,意境开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3-17 13:48:53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1楼谊之于2011-03-16 23:15发表的  :
结句意深!
谢谢谊之君临帖!多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1-3-17 14:31:45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2楼司马长风于2011-03-16 23:42发表的  :
首句“跗萼”即花萼与子房,此借指花朵。北周王褒《送观宁侯葬》诗:“刑茅广裂地,跗?盛开繁。”唐刘禹锡《武陵北亭记》亦有句云:“庭芳万本,跗萼交映,如公之家肥炽而昌也。”此联是说油菜花开之时,正是春回大地万象萌生之际,而油菜花应时而开,渲染春色十分宜人。第二句“雁回衡”似可酌。南岳衡山有回雁峰,乃七十二峰之首,北雁南飞,到此为止,故而得名。宋之问的《题大庾岭北驿》中有:“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归。”柳宗元《过衡山见新花开却寄弟》诗云:“晴天归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回雁时。”至于王勃《滕王阁序》亦有“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之句,都是说天寒时节北雁南飞,歇于衡阳。而春暖之时,雁则离此北返。故“雁回衡”似与此意相反。“桃华景烁诗经记,薹芥花熏画卷呈”,“薹芥花”即油菜花,此联以桃花、菜花并举,进一步描写春景,因桃花与油菜花开同时,此联若加以对比,或者更好些。颈联转写蜂蝶因花开而忙碌之景,确切,只是意境拓展尚不够。尾联写菜花盛开之时,正当农事繁忙,耕田备播,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官黄”为正黄色,借指正黄色的花。苏轼《游太平寺净土院观牡丹中有淡黄一朵特奇为作小诗》:“一朵官黄微拂掠,?红魏紫不须看”,苏诗指黄牡丹,此指油菜花,用之甚确。
全篇而言,所咏贴切,对仗工稳,只是觉得有些表浅,倘从意境的提升上再下点功夫,就更好了。
飘红
谢谢长风首版如此精确、到位的点评。此诗词本早该提交,究其原因,在下也是力求在意境上出新。颈联的对仗到现在我自己也不满意。颈联的第一句“蝶绕相思风正暖”我是取材于梁祝化蝶的传说,颈联的第二句卡壳到现在。一是寻觅不到与梁祝化蝶传说相对的典故或传说,二是介于律诗工对与宽对的要求。昨日与煮雨亭主就七律诗词对仗联的工对和宽对问题进行了交流,煮雨亭主认为形容词可以和动词对仗,对此问题,个人一不认同,二可以理解接受。这也是我昨日将作业提交上去的主要原因。不知长风首版有何高见?“雁回衡”确有相反之意。主要原因是一直在考虑颈联的对仗问题。故而疏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1-3-17 14:33:53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3楼梅影点点于2011-03-17 07:16发表的  :
好律工稳,意境开阔!
谢谢梅影点点临帖!多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1-3-17 15:51:38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3-17 23:12:18 | 只看该作者
齐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3-18 12:05:18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2楼司马长风于2011-03-16 23:42发表的  :
首句“跗萼”即花萼与子房,此借指花朵。北周王褒《送观宁侯葬》诗:“刑茅广裂地,跗?盛开繁。”唐刘禹锡《武陵北亭记》亦有句云:“庭芳万本,跗萼交映,如公之家肥炽而昌也。”此联是说油菜花开之时,正是春回大地万象萌生之际,而油菜花应时而开,渲染春色十分宜人。第二句“雁回衡”似可酌。南岳衡山有回雁峰,乃七十二峰之首,北雁南飞,到此为止,故而得名。宋之问的《题大庾岭北驿》中有:“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归。”柳宗元《过衡山见新花开却寄弟》诗云:“晴天归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回雁时。”至于王勃《滕王阁序》亦有“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之句,都是说天寒时节北雁南飞,歇于衡阳。而春暖之时,雁则离此北返。故“雁回衡”似与此意相反。“桃华景烁诗经记,薹芥花熏画卷呈”,“薹芥花”即油菜花,此联以桃花、菜花并举,进一步描写春景,因桃花与油菜花开同时,此联若加以对比,或者更好些。颈联转写蜂蝶因花开而忙碌之景,确切,只是意境拓展尚不够。尾联写菜花盛开之时,正当农事繁忙,耕田备播,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官黄”为正黄色,借指正黄色的花。苏轼《游太平寺净土院观牡丹中有淡黄一朵特奇为作小诗》:“一朵官黄微拂掠,?红魏紫不须看”,苏诗指黄牡丹,此指油菜花,用之甚确。
全篇而言,所咏贴切,对仗工稳,只是觉得有些表浅,倘从意境的提升上再下点功夫,就更好了。
飘红
诗词作如下修改:
(1)首联的“雁回衡”改为“乱飞莺” 其意境出自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2)颈联的第一句“蝶绕相思”改为“蝶绕情丝”,这样既没有丢失梁祝化蝶的意境,又便于下一句的对仗。
(3)颈联的对仗句“蜂鸣惬意”改为“蜂追艳粉”。
(4)颈联的最后三个字“日连晴”改为“日扬清”。 扬清一词指称扬美德。出自唐 司空图《成均讽》:“变唯尚质,贵在扬清;---”清:1可以理解为蜂蜜清亮。2可以理解为天气晴朗。3可以理解为对蜜蜂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高贵品质的称赞。其意境出自唐代诗人罗隐的诗词《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不知改动后效果如何?承蒙赐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1-3-18 13:25:58 | 只看该作者
整体遣词造境均不错。
唯感觉中二联的位置互换一下,也许气脉更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1-3-19 18:05:18 | 只看该作者
问好如琴可听,个人感觉起结不错,中二联有些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1-3-20 06:51:11 | 只看该作者
不错的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3-21 12:00:41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7楼非子若云于2011-03-17 15:51发表的  :
欣赏佳作!
谢谢若云君临帖!多赐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3-21 12:02:12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8楼文若水于2011-03-17 23:12发表的  :
齐赏!
谢谢若水君齐赏!多赐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1-3-21 12:05:12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10楼诗酒当歌于2011-03-18 13:25发表的  :
整体遣词造境均不错。
唯感觉中二联的位置互换一下,也许气脉更顺。
谢谢诗酒当歌临帖!容我试着把中二联的位置互换一下看看!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1-3-21 12:05:52 | 只看该作者
工稳好律 劲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1-3-21 12:06:13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11楼啸天于2011-03-19 18:05发表的  :
问好如琴可听,个人感觉起结不错,中二联有些弱。。
谢谢啸天君!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1-3-21 12:07:17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12楼木白于2011-03-20 06:51发表的  :
不错的诗
谢谢木白君!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1-3-21 12:20:24 | 只看该作者
反复斟酌,可见用功用心。榜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5-2-20 10:12 , Processed in 0.066359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