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894|回复: 5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诗词常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5:28: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诗的平仄  <br/>诗词名词浅释  <br/><br/><br/>【古风】  <br/><br/>诗体名。即"古诗"、"古体诗"。李白有古风五十九首,明胡震亨谓其内容"非指言时事,即感伤己遭",中有不少名篇。  <br/><br/>【古体诗】  <br/><br/>亦称"古诗"、"古风"。诗体名,和近体诗相对。产生较早。每篇句数不拘。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后世使用五、七言者较多。不求对仗,平仄和用韵也较自由。   <br/>【四言诗】  <br/><br/>诗体名。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句为主。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最早形成的诗体。春秋以前的诗歌,如《诗经》,大都为四言。汉代以后,格调稍变。自南朝宋齐以后,作者渐少。  <br/><br/>【五言诗】  <br/><br/>诗体名。由五字句所构成的诗篇。起于汉代。魏晋以后,历六朝隋唐,大为发展,成为古典诗歌主要形式之一,有五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绝句。  <br/><br/>【六言诗】  <br/><br/>诗体名。全篇每句六字。相传始于西汉谷永,一说东方朔已有"六言",其诗均不传今所见以汉末孔融的六言诗为最早。有古体近体之分。但均不甚流行。  <br/><br/>【七言诗】  <br/><br/>诗体名。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为主,当起于汉代民间歌谣。旧说则谓始于《柏梁台诗》,恐不可信。魏曹丕《燕歌行》,为现存较早的纯粹七言诗。到了唐代,大为发展。有七言古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与五言诗同为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  <br/><br/>【杂言诗】  <br/><br/>诗体名。古体诗的一种,最初出于乐府。诗中句子字数长短间杂,无一定标准,最短仅一字,长句有达九、十字以上者,以三、四、五、七字相间者为多。  <br/><br/>【乐府】  <br/><br/>本指古代音乐官署。"乐府"一名,始于西汉,惠帝时已有"乐府令"。至武帝始建立乐府,掌管朝会宴飨、道路游行时所用的音乐,兼采民间诗歌和乐曲。乐府作为一种诗体,初指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乐歌,后用以称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宋元以后的词、散曲和剧曲,因配合音乐,有时也称乐府。   <br/>【歌行】  <br/><br/>古代诗歌的一体。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行"是乐曲的意思,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贞《索隐》。   <br/>【赋得】  <br/><br/>凡摘取古人成句为题之诗,题首多冠以"赋得"二字。南朝梁元帝即已有《赋得兰泽多芳草》一诗。科举时代之试帖诗,因诗题多取成句,故题前均冠以"赋得"二字。同样也应用于应制之作及诗人集会分题。后遂将"赋得"实用为一种诗体,即景赋诗者亦往往以"赋得"为题   <br/>【联句】  <br/><br/>旧时作诗方式之一。两人或多人共作一诗,相联成篇。传始于汉武帝时《柏梁台诗》(疑系后人伪作)。初无定式,有一人一句一韵、两句一韵乃至两句以上者,依次而下。后来习用一人出上句,续者须对成一联,再出上句,轮流相继。旧时多用于上层饮宴及朋友间酬应,绝少佳作。   <br/>【集句】  <br/><br/>旧时作诗方式之一。截取前人一代、一家或数家的诗句,拼集而成一诗O执孀钤绲募?洌??鹘?迪痰摹镀呔??贰?  <br/>【旧体诗、近体诗、今体诗】  <br/><br/>都是指“格律诗”而言,主要分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等。千万不能将“今体诗”跟现在所说的“新诗”混为一谈。   <br/>【排律】  <br/><br/>诗体名。律诗的一种。就律诗定格加以铺排延长,故名。每首至少十句,有多至百韵者。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   <br/>【绝句】  <br/><br/>即"绝诗"。亦称"截句"、"断句"。诗体名。截、断、绝均有短截义,因定格仅为四句,故名。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也有六言绝句。唐代通行者为近体,平仄和押韵都有一定的要求。有人说绝诗是截取律诗的一半而成。但在唐代律诗形成以前,已有绝句,虽亦押韵而平仄较自由,如《玉台新咏》中即有《古绝句》,后人即用"古绝句"以别于近体绝句。   <br/>【律诗】  <br/><br/>诗体名。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八句,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亦偶有六律。其有每首十句以上者,则为排律。律诗中,凡两句相配,称为一"联"。五律、七律的第一联(一、二句)称"首联",第二联(三、四句)称"颔联",第三联(五、六句)称"颈联",第四联(七、八句)称"尾联"。每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br/>【应制诗】  <br/><br/>封建时代臣僚奉皇帝所作、所和的诗。唐以后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内容多为歌功颂德,少数也陈述一些对皇帝的期望。   <br/>【试帖诗】  <br/><br/>诗体名。也称"赋得体"。起源于唐代,由"帖经"、"试帖"影响而产生,为科举考试所采用。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以古人诗句或成语为题,冠以"赋得"二字,并限韵脚,内容必须切题。清代限制尤严。  <br/><br/>【古绝】  <br/><br/>对不讲平仄的古体绝句的通称相对今体的绝句"律绝"而言。古绝多用拗句,可押平韵也可押仄韵。有些绝句用的是仄韵,但全诗用律句,或用律诗容许的变格和拗救。   <br/>【入律古风】  <br/><br/>对使用近体诗平仄格式的古体诗的通称。特点为:1全用律句或基本上用律句;2换韵,且多为平仄韵交替;3通常是七言,四句一换韵,换韵后第一句入韵,全诗似多首"七绝"的组合。   <br/>【诗余】  <br/><br/>指“词”而言,有长调、小令、慢、引等不同格式,用“词牌”作为格式的标志。  <br/><br/>【句式】  <br/><br/>句式是指一句诗的节奏。参考【节奏】  <br/><br/>【谋篇】  <br/><br/>谋篇指诗词的结构章法而言。对于诗,前人总结的经验很多,但归结起来一般不出“起”、“承”、“转”、“合”四字。  <br/><br/>【平仄】  <br/><br/>“平仄”就是古人对声调的区分,以今天的普通话来说,“平”就是第一声(阴平)、第二声(阳平),“仄”就是第三声(上声)、第四声(去声)。(原来平是指平声,仄是指上去入三声,但在普通话中,入声已经消失了。)  <br/><br/>【四声】  <br/><br/>即语调的平上去入,合称四声。  <br/><br/>【平起与仄起】  <br/><br/>平起指首句第一二字均为平声,仄起指首句第一二字均为仄声。这是近体诗平仄句式的构成之一种。具体请参照【平仄简表</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5:28:33 | 只看该作者
五律平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平声  <br/>五律仄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仄声  <br/>七律平起:首句第二字必用平声  <br/>七律仄起:首句第二字必用仄声  <br/><br/>五绝平起首句押韵  <br/>五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br/><br/>平平仄仄平(韵)  <br/>仄仄仄平平(韵)  <br/>仄仄平平仄  <br/>平平仄仄平(韵)  <br/>平平平仄仄  <br/>仄仄仄平平(韵)  <br/>仄仄平平仄  <br/>平平仄仄平(韵)  <br/><br/>五绝仄起首句押韵  <br/>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br/><br/>仄仄仄平平(韵)  <br/>平平仄仄平(韵)  <br/>平平平仄仄  <br/>仄仄仄平平(韵)  <br/>仄仄平平仄  <br/>平平仄仄平(韵)  <br/>平平平仄仄  <br/>仄仄仄平平(韵)  <br/><br/>七绝平起首句押韵  <br/>七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br/><br/>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br/>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br/>仄仄平平平仄仄  <br/>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br/>平平仄仄平平仄  <br/>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br/>仄仄平平平仄仄  <br/>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br/><br/>七绝仄起首句押韵  <br/>七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br/><br/>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br/>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br/>平平仄仄平平仄  <br/>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br/>仄仄平平平仄仄  <br/>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br/>平平仄仄平平仄  <br/>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br/><br/>五律平起首句押韵  <br/>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br/><br/>平平仄仄平(韵)  <br/>仄仄仄平平(韵)  <br/>仄仄平平仄  <br/>平平仄仄平(韵)  <br/>平平平仄仄  <br/>仄仄仄平平(韵)  <br/>仄仄平平仄  <br/>平平仄仄平(韵)  <br/>平平平仄仄  <br/>仄仄仄平平(韵)  <br/>仄仄平平仄  <br/>平平仄仄平(韵)  <br/>平平平仄仄  <br/>仄仄仄平平(韵)  <br/>仄仄平平仄  <br/>平平仄仄平(韵)  <br/><br/>五律仄起首句押韵  <br/>五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br/><br/>仄仄仄平平(韵)  <br/>平平仄仄平(韵)  <br/>平平平仄仄  <br/>仄仄仄平平(韵)  <br/>仄仄平平仄  <br/>平平仄仄平(韵)  <br/>平平平仄仄  <br/>仄仄仄平平(韵)  <br/>仄仄平平仄  <br/>平平仄仄平(韵)  <br/>平平平仄仄  <br/>仄仄仄平平(韵)  <br/>仄仄平平仄  <br/>平平仄仄平(韵)  <br/>平平平仄仄  <br/>仄仄仄平平(韵)  <br/><br/>七律平起首句押韵  <br/>七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br/><br/>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br/>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br/>仄仄平平平仄仄  <br/>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br/>平平仄仄平平仄  <br/>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br/>仄仄平平平仄仄  <br/>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br/>平平仄仄平平仄  <br/>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br/>仄仄平平平仄仄  <br/>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br/>平平仄仄平平仄  <br/>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br/>仄仄平平平仄仄  <br/>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br/><br/>七律仄起首句押韵  <br/>七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br/><br/>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br/>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br/>平平仄仄平平仄  <br/>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br/>仄仄平平平仄仄  <br/>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br/>平平仄仄平平仄  <br/>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br/>仄仄平平平仄仄  <br/>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br/>平平仄仄平平仄  <br/>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br/>仄仄平平平仄仄  <br/>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br/>平平仄仄平平仄  <br/>仄仄平平仄仄平(韵</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5:28:58 | 只看该作者
【平起平收与仄起仄收】  <br/><br/>构成近体诗的基本句型,即首尾的平仄相同,如平平仄仄平或 仄仄平平仄。具体请参照【平仄简表】  <br/><br/>五律平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平声  <br/>五律仄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仄声  <br/>七律平起:首句第二字必用平声  <br/>七律仄起:首句第二字必用仄声  <br/><br/><br/>五绝平起首句押韵  <br/>五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br/><br/>平平仄仄平(韵)  <br/>仄仄仄平平(韵)  <br/>仄仄平平仄  <br/>平平仄仄平(韵)  <br/>平平平仄仄  <br/>仄仄仄平平(韵)  <br/>仄仄平平仄  <br/>平平仄仄平(韵)  <br/><br/>五绝仄起首句押韵  <br/>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br/><br/>仄仄仄平平(韵)  <br/>平平仄仄平(韵)  <br/>平平平仄仄  <br/>仄仄仄平平(韵)  <br/>仄仄平平仄  <br/>平平仄仄平(韵)  <br/>平平平仄仄  <br/>仄仄仄平平(韵)  <br/><br/>七绝平起首句押韵  <br/>七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br/><br/>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br/>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br/>仄仄平平平仄仄  <br/>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br/>平平仄仄平平仄  <br/>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br/>仄仄平平平仄仄  <br/>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br/><br/>七绝仄起首句押韵  <br/>七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br/><br/>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br/>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br/>平平仄仄平平仄  <br/>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br/>仄仄平平平仄仄  <br/>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br/>平平仄仄平平仄  <br/>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br/><br/>五律平起首句押韵  <br/>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br/><br/>平平仄仄平(韵)  <br/>仄仄仄平平(韵)  <br/>仄仄平平仄  <br/>平平仄仄平(韵)  <br/>平平平仄仄  <br/>仄仄仄平平(韵)  <br/>仄仄平平仄  <br/>平平仄仄平(韵)  <br/>平平平仄仄  <br/>仄仄仄平平(韵)  <br/>仄仄平平仄  <br/>平平仄仄平(韵)  <br/>平平平仄仄  <br/>仄仄仄平平(韵)  <br/>仄仄平平仄  <br/>平平仄仄平(韵)  <br/><br/>五律仄起首句押韵  <br/>五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br/><br/>仄仄仄平平(韵)  <br/>平平仄仄平(韵)  <br/>平平平仄仄  <br/>仄仄仄平平(韵)  <br/>仄仄平平仄  <br/>平平仄仄平(韵)  <br/>平平平仄仄  <br/>仄仄仄平平(韵)  <br/>仄仄平平仄  <br/>平平仄仄平(韵)  <br/>平平平仄仄  <br/>仄仄仄平平(韵)  <br/>仄仄平平仄  <br/>平平仄仄平(韵)  <br/>平平平仄仄  <br/>仄仄仄平平(韵)  <br/><br/>七律平起首句押韵  <br/>七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br/><br/>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br/>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br/>仄仄平平平仄仄  <br/>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br/>平平仄仄平平仄  <br/>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br/>仄仄平平平仄仄  <br/>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br/>平平仄仄平平仄  <br/>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br/>仄仄平平平仄仄  <br/>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br/>平平仄仄平平仄  <br/>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br/>仄仄平平平仄仄  <br/>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br/><br/>七律仄起首句押韵  <br/>七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br/><br/>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br/>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br/>平平仄仄平平仄  <br/>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br/>仄仄平平平仄仄  <br/>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br/>平平仄仄平平仄  <br/>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br/>仄仄平平平仄仄  <br/>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br/>平平仄仄平平仄  <br/>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br/>仄仄平平平仄仄  <br/>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br/>平平仄仄平平仄  <br/>仄仄平平仄仄平(韵)</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5:29:32 | 只看该作者
句脚仄起平收】  <br/><br/>这是近体诗押韵的基本规则,即上句不押韵,仄声收,下句押平声韵。  <br/><br/>【对句与邻句】  <br/><br/>律诗每一联为两句,同一联的上句与下句称为对句,上一联的下句与下一联的上句称为邻句。  <br/><br/>【律联】  <br/><br/>第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颌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  <br/><br/>【粘对】  <br/><br/>即是指在平仄上,邻句相对,对句相粘。基本上也是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  <br/><br/>【失对与失粘】  <br/><br/>要检查一首近体诗是否遵循粘对,一般看其偶数字和最后一字即可。如果对句不对,叫失对;如果邻句不粘,叫失粘。失对和失粘都是近体诗的大忌。  <br/><br/>【孤平】  <br/><br/>除了韵脚,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这叫“孤平”,是近体诗的大忌。但这是专指平收句(也就是押韵句)而言的,如果是仄收句,即使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至多算是拗句。  <br/><br/>【拗句】  <br/><br/>救了孤平的句子,叫作拗句。  <br/><br/>【拗救】  <br/><br/>先用了拗(不合律),再救一下,合起来就叫拗救。如果我们在“一三五”这些可灵活处理的地方,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或该用仄声字而用了平声字),那么往往就要在本句或对句适当的地方把仄声字改用平声字(或把平声字改用仄声字),以保持一联之中平、仄数量的平衡。  <br/><br/>【三平调】  <br/><br/>在句尾连续出现了三个平声,叫做“三平调”,这是古体诗专用的形式,做近体诗时必须尽量避免,而且无法补救。三平调有两种情况:  <br/>1、五言的仄起平收句: 仄仄仄平平中,第三字如果用了平声字,成了: 仄仄平平平,就犯了三平调。  <br/>2、七言平起平收句“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一和第三字都可平可仄,但是第五字不能用平声,否则也成了三平调。  <br/><br/>【工对】  <br/><br/>对仗的两句词性要相对,象这样的对仗,叫做工对。  <br/><br/>【借对】  <br/><br/>有一些对仗,是借用了同音字形成工对,叫做借对。  <br/><br/>【流水对】  <br/><br/>一联之中对仗的上下两句,一般内容不同或相反。但有时上下句有相承关系,讲的是同一件事,下句承接上句而来,两句实际是一句,这称为“流水对”。  <br/><br/>【合掌】  <br/><br/>一联之中对仗的上下两句,一般内容不同或相反。如果两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叫作“合掌”,是作诗的大忌。  <br/><br/>【诗韵】  <br/><br/>指作诗所押的韵或所依据的韵书。隋时陆法言著《切韵》,共分206韵部,分部太细,不便押韵。唐初规定相近的韵可以同用。南宋时,平水人刘渊编《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把同用的韵合并为107韵,后人又减为106韵,并称为平水韵,这便是沿用至今的诗韵。唐代实际所用的韵部,和平水韵所编大致相同。  <br/>【叶韵】  <br/><br/>一作\"谐韵\"、\"协韵\"。诗韵术语。谓有些韵字如读本音,便与同诗其他韵脚不和,须改读某音,以协调声韵,故称。南北朝有些学者按当时语音读《诗经》,感到好多诗句韵不和谐,便将作品中某些字临时改读某音。明陈第始用语音演变的原理,认为所谓叶韵的音是古代本音,读古音就能谐韵,不应随意改读。  <br/>【押韵】  <br/><br/>所谓押韵(也叫压韵、叶韵),就是把相同韵部的字放在规定的位置上。  <br/><br/>【韵部】  <br/><br/>将相同韵母的字归纳到一类,这种类别即为韵部。同一韵部内的字都为同韵字。  <br/><br/>【唱和】  <br/><br/>亦作\"唱酬\"、\"酬唱\"。谓作诗与别人相酬和。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1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2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3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4次序,亦称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  <br/><br/>【依韵】  <br/><br/>即用与原诗同一韵部的字,但不必用其原字。  <br/><br/>【用韵】  <br/><br/>使用原诗中的韵字,但不必依照其次序。  <br/><br/>【次韵】  <br/><br/>又称步韵,即用原诗相同的韵字,且前后次序都必须相同,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br/><br/>【出韵】  <br/><br/>古人写诗多依官韵,而许多我们认为是同韵的字在官韵中被分别列入不同的韵部之中,如“冬”与“东”之类,如果在同一首诗中相押,即为出韵。  <br/><br/>【重韵】  <br/><br/>即同一个韵字在一首诗的韵脚里重复出现,此乃大忌。  <br/><br/>【通韵】  <br/><br/>古体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比如一东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一起通用,称为通韵。  <br/><br/>【换韵】  <br/>亦称\"转韵\"。诗韵术语。除律诗、绝句不得换韵外,古体诗尤其是长篇古体诗,换韵较自由,既不限平声韵、仄声韵,也不限于邻韵。转韵时往往在换韵那一联的出句先转,接着联末韵脚跟着转。  <br/><br/>【窄韵】  <br/><br/>一个韵部的字数很少,称为窄韵、险韵。  <br/><br/>【分韵】  <br/><br/>旧时作诗方式之一。指作诗时先规定若干字为韵,各人分拈韵字,依韵作诗,叫做\"分韵\",一称\"赋韵\"。古代诗人联句时多用之,后来并不限于联句。白居易《花楼望雪命宴赋诗》:\"素壁联题分韵句,红炉巡饮暖寒杯。\"  <br/>【分题】  <br/><br/>旧时作诗方式之一。若干人相聚,分找题目以赋诗,称分题,亦称探题。大抵以各物为题,共赋一事。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古人分题,或各赋一物,如云送某人分题得物也。\"分题有时分韵,但不限制。  <br/>【进退格】  <br/><br/>亦称\"进退韵\"。诗韵术语。邻韵通押特殊格式的一种。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有辘轳韵者,双出双入。有进退韵者,一进一退。\"魏庆之《诗人玉屑》引《缃素杂记》说,唐代郑谷与僧齐己、黄损等共定今体诗格云:\"凡诗用韵有数格:一曰葫芦,一曰辘轳,一曰进退。\"进退格是两韵间押,即第二、第六句用甲韵,第四、第八则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如\"寒\"、\"删\"或\"鱼\"、\"虞\"等,一进一退,相间押韵,故称。  <br/>【辘轳格】  <br/><br/>亦称\"辘轳韵\"。诗韵术语。与进退格同为用韵的一格。辘轳韵者,双出双入。即律诗第二、第四句用甲韵,第六、第八句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如先用\"七虞\",后用\"六鱼\"等,双出双入,此起彼落,有似辘轳,故称。  <br/>【葫芦格】  <br/><br/>亦称\"葫芦韵\"。诗韵术语。与进退格同为用韵的一格。葫芦韵者,先二后四。如\"东\"、\"冬\"通押,先二韵\"东\",后四韵\"冬\"。先小后大,有似葫芦,故称。</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5:30:00 | 只看该作者
字句锤炼  <br/><br/>  <br/>【炼字】  <br/><br/><br/><br/><br/>学习对偶,即为作诗之预备,然面对偶虽工,假如不知炼字之法,则易犯涣散之病例,全句精彩,无由可见.前人所以有吟成五个字,用尽一身心之说,可见炼字之难,实为学诗者最切要之功夫.不论五言七言,或一句中炼一字,或一句中炼两字,下笔之时,烦要加意推敲,兹举数例于后.  <br/><br/><br/>【五言炼第二字】  <br/>海暗三山雨 花明五岭春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br/><br/>【五言炼第三字】  <br/>山势雄三辅 关门扼九州 泉声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  <br/><br/>【五言炼第五字】  <br/>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草生公府静,花落讼庭闲  <br/><br/>【五言炼第二第五字】  <br/>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潮平两岸闲,风正一帆顺  <br/><br/>【七言炼第二字】  <br/>山入白楼沙苑暮,潮生沧海野塘春,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br/><br/>【七言炼第五字】  <br/>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br/><br/>【七言炼第七字】  <br/>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青枫江上孤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br/><br/>【七言炼第二第五字】  <br/>雪霁山门迎瑞日,云开水殿侯飞龙,鱼含月影随云动,鸟吐花声寄树闲  <br/><br/><br/>【节奏】  <br/><br/><br/>积字而成句,积句而成诗,句之妥洽与否,诗之工拙判焉.故欲学作诗,必先学造句.造句之节奏若然轻灵流动,则全诗风采飞扬.  <br/><br/><br/>【五言】  <br/><br/>一四句  <br/>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  <br/>二三句  <br/>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  <br/>三二句  <br/>夜郎溪/日暖,白帝峡/风寒  <br/>四一句  <br/>风连西极/动,月过北庭/寒  <br/>三顿折句  <br/>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br/><br/><br/>【七言】  <br/><br/>一六句  <br/>山/动将崩未崩石,松/浮欲尽不尽云  <br/>二五句  <br/>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九枝花  <br/>三四句  <br/>梦儿亭/古传名谢,教妓楼/新道姓苏  <br/>四三句  <br/>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br/>五二句  <br/>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br/>三顿折句  <br/>盘飨/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br/><br/><br/>【点眼】  <br/><br/><br/>作诗点眼,犹如画龙点睛,诗无眼则佳处不见,龙无睛则神采尽失,所以学诗即知炼字造句之后,必须知点眼之法.眼要挺要响,用实字则挺,用动字则响,全在下笔之时,细经揣摩.五言诗点眼在第三字,七言诗点眼在第五字。  <br/><br/><br/>【五言】  <br/>点实字眼: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r/>点动字眼:如日气含残烟,云阴送晚雷  <br/>【七言】  <br/>点实字眼:如东岩月在僧初定,南浦花残客未回  <br/>点动字眼:如莺传旧语娇春日,花整晨妆对晓风  <br/><br/><br/>A 仄仄仄平平 a 仄仄平平仄  <br/> B 平平仄仄平 b 平平平仄仄  <br/>五言律诗只有以上四种类型,又可分为两大类,Aa为仄起式,Bb为平起式。这四个句型错综变化,构成五言律诗的四种平仄格式,如下:  <br/>(1)仄起式  <br/>甲 首句不入韵 以杜甫《春望》为例。  <br/>仄仄平平仄 国破山河在,a  <br/>× ×  <br/>平平仄仄平 城春草木深。B  <br/> ×  <br/>一二句之间上下平仄相对,这叫“对”,好理解。 那第三句该用哪种句型呢?不能乱来,须用b型句。  <br/><br/><br/><br/>平平平仄仄 感时花溅泪,b  <br/>× ×  <br/>仄仄仄平平 恨别鸟惊心。A  <br/> ×  <br/>第三句开头两字的平仄必须和第二句的开头一致,但整个句型又不能相同,因此只能用b型句,这就叫“粘”。  <br/><br/><br/>有对,句型才能整齐统一;有粘,又于统一中见出错落变化之美。这样,四句组成一个小单元,以下四句变化同上,又是一个小单元,整首律诗便整齐中有变化,变化中有统一,吟读时长短相间,富于节奏感和音韵美。  <br/><br/>仄仄平平仄 烽火连三月,a  <br/>× ×  <br/>平平仄仄平 家书抵万金。B  <br/> ×  <br/>平平平仄仄 白头搔更短,b  <br/>× ×  <br/>仄仄仄平平 浑欲不胜簪。A  <br/>×  <br/>事实上,只要记下四种句型,再记下一联之内必须对(B对a A对b);两联之间(2和3,4和5 ,6和7句之间)必须粘,大的框架就可掌握。细节要慢慢来!多化功夫!(待续)  <br/><br/>注:×表示该字可平可仄。</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5:30:34 | 只看该作者
《学诗百法》  <br/>第三纲 字句  <br/>学诗百法之十六 研究炼字法  <br/>学习对偶,即为做诗之预备。然对偶虽工,苟不知炼字之法,则易犯涣散之病,全句精彩无由可见。前人所以有吟成五个字用尽一身心,及吟成一个字捻断数茎髭等说,可见炼字之难,实为学诗者最切要之工夫。不论五言七言,或一句中炼一字,或一句中炼二字,下笔之时须要加意推敲。兹试略举各例句于后。  <br/>五言炼第二字  <br/>海暗三山雨/花明五岭春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花妥莺捎蝶/溪喧獭趁鱼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br/>五言炼第三字  <br/>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江月随人影/山花趁马蹄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br/>五言炼第五字  <br/>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草生公府静/花落讼庭闲 香雾云鬟湿/清晖玉臂寒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  <br/>五言炼第二第五字  <br/>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br/>七言炼第二字  <br/>山入白楼沙苑暮/潮生沧海野塘春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路绕寒山人独去/月临秋水雁空惊 燕知社日辞巢去/菊为重阳冒雨开  <br/>七言炼第五字  <br/>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寒 疲马山中愁日晚/孤舟江上畏春寒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  <br/>七言炼第七字  <br/>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青枫江上孤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三故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匡衡抗疏功名簿/刘向传经心事违  <br/>七言炼第二第五字  <br/>雪霁山门迎瑞日/云开水殿侯飞龙 鱼含月影随云动/鸟吐花声寄树闲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湖添水际消残暑/江送潮头涌漫波  <br/><br/><br/><br/>学诗百法之十七 研究造句法  <br/>积字而成句,积句而成诗。句之妥恰与否,诗之工拙判焉。故欲学作诗,必先学造句。造句之法,不仅属对工整炼字稳妥而已,必使全句轻灵流动绝不板滞方佳。至于唐人诗句,各有胜处,苟非勤于习诵,断不能模仿其万一。兹将五言七言之种种句法略举于下:  <br/>五言上一下四字句  <br/>犬迎曾宿客/鸭护落巢儿 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 绿奔川内水/红落过墙花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br/>五言上二下三字句  <br/>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晚凉看洗马/森木乱鸣蝉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br/>五言上三下二字句  <br/>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夜郎溪日暖/白帝峡风寒  <br/>五言上四下一字句  <br/>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薜罗山径入/荷芰水亭开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风连西极动/月过北庭寒  <br/>五言一句三顿折句(二一二)  <br/>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br/>七言上一下六字句  <br/>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山动将崩未崩石/松浮欲尽不尽云  <br/>七言上二下五字句  <br/>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九枝花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br/>七言上三下四字句  <br/>梦儿亭古传名谢/交妓楼新道姓苏 渔人网集寒潭下/估客舟随夜照来  <br/>七言上四下三字句  <br/>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br/>七言上五下二字句  <br/>青山只解磨今古/流水何曾洗是非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br/>七言一句三顿折句(二二三)  <br/>盘飨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含风翠壁孤云纳/昔日丹枫万木稠  <br/><br/>学诗百法之十八 研究点眼法  <br/>作诗点眼,犹之画龙点睛。诗无眼则佳处不见,龙无睛则神采皆失。故学诗者既知炼字造句矣,又不可不知点睛之法。眼要挺要响,用实字则挺,用动字则响。全在下笔之时,细细揣摩。五言诗之点眼在第三字,七言诗之点眼在第五字。举例如下:  <br/>五言点实字眼  <br/>山店云迎客/江村犬吠船 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r/>五言点动字眼  <br/>日气含残雨/云阴送晚雷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杨柳梳烟碧/茶□架雪香 白沙留月色/绿竹助秋声  <br/>七言点实字眼  <br/>才是寝园春荐后/非关御苑鸟衔残 风传鼓角霜侵战/云卷笙歌月上楼 杨柳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飞 东岩月在僧初定/南浦花残客未回</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5:30:57 | 只看该作者
七言点动字眼  <br/>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平地风烟横白鸟/半山云木卷苍藤 莺传旧语娇春日/花整晨妆对晓风  <br/><br/>学诗百法之十九 指示正格法  <br/>五言律绝与七言律绝均有平起仄起及押韵不押韵之别,前已详言之矣。然其中又有三法,一曰反,如上句系平平起而下句系仄仄起,上句系仄仄起而下句系平平起是也。一曰粘,如上句系平平起而下句亦平平起,上句系仄仄起而下句亦仄仄起是也。一曰应,如五言首句押韵者,为仄仄仄平平或平平仄仄平,七言首句押韵者,为仄仄平平仄仄平或平平仄仄仄平平,而末句之平仄与首句相同是也。凡合乎此等平仄者,皆谓之正格。兹将唐诗三百首中选录五言律绝七言律绝各二首于下:  <br/>(哈哈,老夫子说话何其含混,说了半天也没说清楚,在下试着做个补充:律诗八句,每两句合称一联,分别称作额联……记不清楚了。绝句四句,当然只有两联了。每联的两句当反,如第一和第二句,第三和第四句等。两联相邻的句当粘,如第二和第三句,第四和第五句等。  <br/>对于首句着韵的律绝,首尾两句当应。对于律诗,其实一、四、八句皆当应。补充一句,律诗的二三联当对偶)  <br/>山居秋暝 王维  <br/>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寻芳歇,王孙自可留。(五律之合于平起者)  <br/>渡荆门送别 李白  <br/>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五律之合于仄起者)  <br/>听筝 李端  <br/>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五绝之合于平起者)  <br/>登鹳雀楼 王之涣  <br/>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五绝之合于仄起者)  <br/>望蓟门 祖咏  <br/>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七律之合于平起者)  <br/>蜀相 杜甫  <br/>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七律之合于仄起者)  <br/>泊秦淮 杜牧  <br/>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七绝之合于平起者)  <br/>贾生 李商隐  <br/>喧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月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七绝之合于仄起者)  <br/><br/>学诗百法之二十 指示拗句法  <br/>昔人谈诗,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所谓不论者,盖言五言律绝中之第一第三字、七言律绝中之第一第三地五字平仄可以通用,非可任意为之而不必讲究也。今人误作不拘之解,则为害匪浅。而不知五言律绝中之第一字或可用,而第三字万不能通用,七言律绝中之第一第三字或可通用,其第五字则万不能通用。且如五言律绝中之平平仄仄平句,即第一字亦不能通用,又如七言律绝中之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即第三字亦不能通用。此等不论平仄之句,谓之拗句。前人非学到功深神而明之者,断不出此。兹试将唐诗中拗句之最奇特者,选录一首如下:  <br/>黄鹤楼 崔颢  <br/>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br/><br/>学诗百法之二一 指示变体法  <br/>五言七言句之近体诗,不论平起仄起,均有一定不易之例。反是者即谓之变体。变体之诗出于作者一时之差误,不可认为定格。兹特选录唐诗中七律七绝之变体各一首,俾初学做诗者不致轻蹈此病也。  <br/>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br/>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山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br/>上诗第一联与第二联平仄重复,名曰顺风调,为七律中之变体也。  <br/>赠别 王维  <br/>渭城朝雨?清晨,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br/>上诗第三句之平仄与第二句应粘而反,是为七绝中之变体也。</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5:31:18 | 只看该作者
<table width=\"72%\" bgcolor=\"#ffffff\" border=\"0\">
<tbody>
<tr>
<td></td>
<td align=\"left\" width=\"97%\">
<table class=\"wr\"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border=\"0\">
<tbody>
<tr>
<td class=\"gray14\"><cc>诗词津梁  <br/><br/>一 读  <br/> 学习诗词,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会读;二是学会写。二者有联系也有区别。  <br/>有联系,是说要想学会以古典诗词形式进行创作,首先要学会读古典诗词。人们要掌握诗词创作的艺术构思、表现手法、诗词语汇、格律要素等等,主要依靠精读大量的古典诗词,而不是光靠听课,或者专门去读什么\"作诗指南\"之类的书籍。一个人精读古典诗词的多少、理解的深浅、艺术欣赏水平的高底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的创作能力和水平。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这话虽有点夸大其词----光凭\"三百首\"这点本钱,想吟诗自如,是远远不够的----但也不是没有一定的道理。写诗填词,是用古典诗词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意,包括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这形式古已有之,我们要熟练地使用它,就必须非常熟悉它,所以说,读诗词、背诗词是学写诗词的基本功。已经学会了写诗词的,也还要经常读诗词,汲取古典诗词艺术遗产之精华,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己。  <br/> 《前言》中不是说作诗词有两大难吗?多读、熟读、精读诗词是打开这两扇大门的一把钥匙。它不仅可以提高选择适当词句表达宜于入诗词的情意的能力,而且也是触发和酝酿宜于入诗词那样的情意的媒介和酵母。情意来源于生活。斗争经历、生活经历丰富的老同志,宜于入诗词的情意应该是非常丰富的。但这些自在的情意往往不能成为诗情,从胸中无碍地流淌到笔端。但当你多读、熟读、精读诗词之后,情意就会升华。譬如身经百战的老同志,多读些盛唐边塞诗,当读到同你当年战斗情形相似的作品时,定会触发\"铁马金戈\"的回忆,如正逢上这个战役的周年纪念,或者故地重游,你会情不自禁地\"慨当以慷\"起来,想把感怀谱入平平仄仄平。若是你年轻时,有过两口子长期异地分居、久别重逢的经历,当你读到秦观的《鹊桥仙》:\"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时,往日的情意定会翻腾起来,也想来个\"调寄\"什么词牌。  <br/> 克服小难----掌握格律,也要靠熟读诗词。如果你读的诗词很少,未必能全看懂王力的《诗词格律》,因为书中所例举的诗词,你大都未接触过,书里讲的格律规则,你就很难领会。但是,当你熟读大量的古典诗词之后再学格律,情况就不一样了,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乃至无师自通。  <br/> 有区别,是说读诗词本身就是一门学问和艺术欣赏活动。学会读诗词并不容易,绝大多数会写诗词的人,并不是拿起任何一首诗词都能读懂、读通的。另一方面,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学者诗词造诣很深,鉴赏水平很高,留下不少品评诗词的著作,但是没有留下什么诗词名篇。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学会读诗词来学写诗填词;有的则以提高古典诗词的鉴赏水平为主,并不一定去写诗词。写诗词还须有创作的欲望。诗歌本来就是表达人们喜怒哀乐的语言艺术,即所谓\"诗言志\"。司马迁说:\"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恩格斯也说:\"愤怒出诗人\"。如果你缺乏自身的生活感受,没有不吐不快的创作激情,即使熟练地掌握了诗词创作技巧,也未必能写出有感染力的诗词来的。古人写了无数的\"应制诗\"(奉皇帝之命所写或和的诗)、\"试帖诗\"(科举考试所作的诗),能有几首留传下来的?当然,我们大多数老同志学写诗填词,并不希冀留下什么传世之作,也不是为了附庸风雅,而是作为陶冶性情的文化生活的。各人情况也不尽同,有的写出来只是为了自赏自娱;有的为了寄赠朋友,相互酬唱;有的则争取报刊发表,或汇集成册,以期面向更多的读者,或作为自己心路历程的纪录,赠送亲友、留示后人。各人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定出自己的学习要求,不必攀比别人。但是有一条:你不想写,或者写不出来,就不要硬去写。否则,那就把本来是轻松愉快、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变成苦差事了。那还不如多读点诗词,出神入化,心连广宇,鹜精八极,从中获得艺术享受;如想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写些品评诗词的札记也可。</cc> </td></tr></tbody></table></td></tr>
<tr>
<td height=\"17\"></td></tr></tbody></t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5:32:02 | 只看该作者
<table class=\"wr\"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border=\"0\">
<tbody>
<tr>
<td class=\"gray14\"><cc>我们不要小看读诗词的意义,它对充实离退休生活大有裨益。  <br/> 一、读诗词是一项高雅的艺术亨受,陶冶性情的文化生活。这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一直延续到现代。文官公余之暇,武将鞍马之闲,学者研读之余,常常诗词一册在手,把玩吟诵,调剂一下精神,松弛一下神经。中南海清理毛主席图书,发现毛主席生前读过大量古典诗词,而且经过多次圈点、批注。古时,士大夫隐退之后,常寄情寄兴于书画、诗词,或者参禅以淡泊人生。读诗词为什么能成为脑力劳动者、尤其是隐退人员常盛不衰的文化休闲活动呢?一是因为许多诗词精品,往往把千言万语浓缩成几句艺术言语,读了使人开窍,使人动情,使人解忧,使人神游,从中可以获得其他文艺欣赏所不能获得的乐趣。尤其是那些引起你共鸣的作品,则像含橄榄似的,越含越有味道;二是方便,不受什么时空限制。你可以一连几天迷恋在诗词海洋中,也可以几分钟浏览一首小诗;可以吟诵于庭园书斋,可以漫咏于床头席第,可以把玩于旅途车马。这种活动尤其适合于\"随心所欲\"的老年人。  <br/> 现在不是兴旅游吗?老年人如果有条件,漫游祖国名胜古迹、世界通都大邑,这无疑是个福份,但有这福份的并不多。若是你学会了读诗词,则具备了另一种旅游的条件,即神游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瑰宝----祖国诗词的王国里。这种旅游,既不用公费,也不需自己掏腰包。一旦你投入之后,是很有意思的。譬如,读李白刚离开蜀地、给送别的友人写的《渡荆门送别》:  <br/>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br/>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br/>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br/>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br/><br/> 细细品味这首诗,眼前好象出现一幅山川雄伟、月明水静、云彩变幻的大写意画,又好像看到\"杖剑去国、辞亲远游\",胸怀大志、积极进取的青年李白的形象。  <br/>又如,杜甫被叛军捉到沦陷的长安,望月思念留在?州的妻儿,写了首《月夜》:  <br/><br/> 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  <br/>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br/>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br/> 何时依虚幌,双照泪痕干。  <br/><br/> 诗人焦心的不是自己失掉自由、生死未卜的处境,而是独看\"今夜?州月\"的妻子对自己处境的揪心;更使诗人可怜的是那不谙世事的小儿女,还不懂得\"忆长安\",为母分忧;诗人以雾湿云鬟、月寒双臂的想象,刻划出妻子望月愈久思念愈深的情景;最后,把相倚帷薄,月光双照、共舒愁绪的希望,寄托在不知何时的未来。细细品味,难免不为之动情。  <br/> 李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都留下千余首题材广泛的不朽诗篇。上面所举,不过是他们各自的一首小诗。一部《全唐诗》,\"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作者二千二百余人\"。(今人《全唐诗补编》又收《全唐诗》未收之诗六千三百余首。)除达到最高成就的李、杜名篇之外,还包括唐代各个时期杰出的代表人物的作品。如初唐上官仪和格律诗的完成者沈?期、宋之问;王绩和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杰;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中唐有现实主义诗人和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这一运动的参加者元稹、张籍、王建;在艺术上各有创造、自成一家的韩愈、孟郊、柳宗元、刘禹锡、李贺等;晚唐则有再建辉煌、世称\"小李、杜\"的杜牧、李商隐,继承中唐新乐府运动精神的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等。唐代不到三百年,留下的诗篇数目,比自西周到南北朝一千六百年遗留下来的多出两三倍。诗歌创作流派纷呈,题材广泛,达到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  <br/> 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晚唐,盛行于宋朝。晚唐、五代有温庭筠和花间派词人,他们的作品大都限于花前月下、男女欢爱、离别相思的范围;还有李煜和南唐词人,李煜的词多抒发亡国之恨,突破了词传统题材的樊篱。到了宋代,作者蜂起,流派纷呈。一部《全宋词》,词人愈千家,篇章愈两万(词作19900余首,残篇530余首),题材扩大到几乎无事无意不可以入词的地步。宋词大致分两派:一派是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为代表的婉约派;一派是以苏轼、张孝祥、辛弃疾、刘克庄等为代表的豪放派。前者的作品适于\"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后者\"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俞文豹《吹剑录》)读词,一旦投入之后,也是容易着迷的。你看,毛主席睡不着觉,还哼范仲淹的《苏幕遮》、《渔家傲》,并且写下观感:\"词有婉约、豪放两派,各有兴会,应当兼读。读婉约派久了,厌倦了,要改读豪放派。豪放派读久了,又厌倦了,应当改读婉约派。\"(《毛泽东诗词集》230页)</cc> </td></tr></tbody></t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5:32:32 | 只看该作者
<table width=\"72%\" bgcolor=\"#ffffff\" border=\"0\">
<tbody>
<tr>
<td align=\"left\" width=\"97%\">
<table class=\"wr\"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border=\"0\">
<tbody>
<tr>
<td class=\"gray14\">二、读诗词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许多知识。中国古典诗词创作讲究采用\"比\"、\"兴\"两法,不是直话直说的。作者抽象的思想感情是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形象来表达的。诗人常常从古往今来典故、诸子百家学说、宇宙万物动态中选择那些最贴切的东西,来状物、摹景、议事、明理,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意。譬如李白的《秋下荆门》:  <br/><br/>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br/> 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  <br/><br/> 这四句诗里用了两个典故:\"布帆无恙\"是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的成语。《晋书.顾恺之传》载:顾恺之为荆州剌史殷仲堪幕僚时,曾请假东还,殷仲堪特地把布帆借给他。路遇大风,恺之写信给仲堪,在报告困顿情况后,接着说:\"行人安稳,布帆无恙\"。\"鲈鱼脍\":《晋书.张翰传》载:吴人张翰在京城洛阳做官,因政局混乱,借口秋风起了,想念故乡菰菜、莼羹、鲈鱼脍的美味,说\"人生要过得适意,怎能远离故乡,来求功名富贵呢?\"就辞职回家了。历来诗人写秋景、写远行大都带有冷落荒凉、离别惆怅的情调。李白这首诗里用了这两个典故,就一反常调,把他四方之志\"漫游江南的豪迈、洒脱的情致,充分表达出来了。  <br/> 杜甫的《别房太尉墓》:  <br/><br/>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br/>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br/>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br/>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br/><br/> 诗的第三联:\"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用了两个典故。谢傅指谢安。《晋书.谢安传》说:谢玄等破了苻坚,捷报到了,谢安正对客围棋,了无喜色。诗人既以谢安的镇定自若、风流儒雅来比喻房太尉,同时又表示自己与死者曾有对奕的情谊。据《说苑》载:春秋时,吴季札聘晋过徐,心知徐君爱其宝剑,及还,徐君已殁,解剑系其冢树而去。诗人以季札自比,表示对亡友的深情厚意,虽死不忘。  <br/> 再看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br/><br/>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  <br/> 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  <br/> 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br/>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  <br/> 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  <br/> 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br/><br/> 这首词里至少有两个典故,还有一个涉及星相学的名词。孙郎指三国时的孙权。《三国志.孙权传》载有孙权乘马射虎的故事。孙权是三国时群雄中的少年英雄,他接哥哥孙策的班时,只十九岁,曹操曾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词中用\"亲射虎,看孙郎\",就把\"聊发少年狂\"的形象烘托出来了,并与后面的\"鬓微霜,又何妨\"相呼应。\"持节云中,何时遣冯唐。\"出自《史记.冯唐列传》: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他爱惜士卒,优待军吏,匈奴远避,不敢靠近云中的边塞。一度匈奴侵入,魏尚亲率车骑阻击,所杀甚众。后因上报文件所载杀敌数字与实际稍有出入,朝庭便把他逮捕起来并判处徒刑。冯唐认为边将有大功应重赏,不能因小过而受如此重罚。便向汉文帝坦陈己见。文帝就指派冯唐拿着传达命令的符节,去赦免了魏尚的罪,官复原职,并授以车骑都尉衔。作者用这个典故,表示自己以守卫边疆的魏尚自期许,希望得到朝庭的信任和重用。\"天狼\":星名,在古代星相学中,是主侵掠的星宿。作者以此比喻当时的西夏和辽国。北宋曾先后和他们订立了屈辱的和约,故以\"西北望,射天狼\"表示自己保卫边疆、打击敌人的决心。  <br/> 古人作诗词很讲究引用典故、神话和各种知识,总是把他全部学问投入到作品中去。我们在读诗词时,通过看注解,如有条件,再查查原著,可以学到许多典故、神话、天文、地理、花草、鱼虫等等知识。在我国古典诗词的巨大宝库中,《经》、《史》、《子》、《集》等所有古籍,几乎无所不涉。我们老干部,尤其是军队中的老干部,大多是青少年时入伍,革命战争年代读书机会很少。现在年纪大了,看大部头古籍,往往精力承受不了,而兴之所至,随便翻翻,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许多知识,充实精神生活。  <br/> 三、读诗词与其他休闲文化活动相结合,相益得彰。学习书画的离退休人员,多读、多背些古典诗词,可以广泛开拓作品题材,为作品增色。  <br/> 爱好书法的,古典诗词记得多,可以根据不同场合,不同时令,不同氛围,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挥毫写古典诗词、联句、摘句,而不会写来写去总是那么老一套。学会了创作,还可以挥毫写自撰诗词。古今著名书法家都有这一套本事。</cc> </td></tr></tbody></table></td></tr>
<tr>
<td height=\"17\"></td></tr></tbody></t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5:32:58 | 只看该作者
诗和画,在我国传统文化艺术范畴内,联系最密切,所谓诗情画意。诗和画的创作都要用形象思维,都讲究意蕴,所谓\"多一笔不如少一笔,意高则笔减。\"(《钱锺书散文集.中国诗与中国画》203页)爱好绘画的同志,多读些诗词,一则可以启迪你的创作灵感,因为许多古典诗词本身就是一幅非常典型、非常洗练的画面,或画面组合;再者,你记忆的诗词多,可以在自己的作品上,题写最能反映画意并提高画境的诗词或其摘句。若用自撰诗词作为\"画外音\",抒发你的情感,那就锦上添花、珠联璧合了。苏轼既是诗人,又是画家、书法家。他为惠崇题的《春江晚景》,虽画早已失传,而诗至今脍炙人口。  <br/><br/>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r/>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br/><br/> 就这首诗看,画面上有竹、桃花、江水、鸭、蒌蒿、芦芽,但水的\"暖\",鸭的\"知\",是绝对画不出来的,\"河豚欲上\",当然还没有上,画面上也不会出现。诗人从画中景物着眼,驰聘想象和联想,创造出\"春江水暖鸭先知\"、\"正是河豚欲上时\"的佳句。借助触觉、知觉、味觉扩大和深化了画面上的视觉形象,使这幅画顿时活了起来,生机勃勃,春意盎然。这诗画外见意,创造了比画境更高的诗境。苏轼题画的诗多而且好,七绝如《惠崇春江晚景》、《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五古如《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七古如《韩干马十四匹》等,都是题画的名篇,学画的同志不妨读一读。  <br/> 搞写作的同志,搁笔之余,读些诗词既可调剂一下精神,更可以从中学到到许多语言艺术,采集到许多名言警句,为你的作品增添文采。若是通过读诗词,再学一点声韵知识,并运用到写作中去,那么写出的文章,声韵抑扬顿挫,读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  <br/> 四、读诗词是一项有益的保健活动。\"诗疗\"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南宋大诗人陆游有一首七绝《山村经行因施药之三》:  <br/><br/> 儿扶一老候溪边,来告头风久未痊。  <br/> 不用更求芎芷辈,吾诗读罢自醒然。  <br/><br/> 确实,一首格调高雅、意境深邃,富有思想性、艺术性的诗歌,能以独特的艺术情趣和音乐感给人以美的享受,并通过人的思想感情,产生各种有益的心理效应。西汉枚乘的赋《七发》,就是以\"要言妙道\"作精神治疗的故事。读过《毛泽东诗词集》的同志,还都知道有一首《七律 和柳亚子先生》,是和柳亚子的《感事呈毛主席》的。柳诗先是引经据典,发了一通牢骚,最后表示\"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盼望快点接到解放大军解放江南的捷报,我的家乡分湖便是我隐退的地方,像当年严光隐居富春江一样----表示自己不想干了。据《报刊文摘》披露:柳亚子是非常激进的民主人士,他与我党长期合作,对我党衷心拥护,但当时对我党与行将覆灭的国民党代表团谈判,却持异议。正巧,当时他想到西山谒中山衣冠冢,没有要到车子,老先生恼火了----\"无车弹铗怨冯?\",\"感\"起\"事\"来,写了那首七律。据说,柳亚子在读了毛主席写给他的和诗后,深受感动,又写了一首,内有\"东道恩深敢淡忘,中原龙战血玄黄。\"等句,表示他不敢\"淡忘\"党和毛主席对他的深切关怀,支持解放军血战到底,不再做隐退的严光了。  <br/> 据科研机构研究证明:咏诗不但有助于增加人的肺活量,而且随着咏诗的感情变化,人体的各器官、系统都参与活动,从而使大脑神经敏感度提高,血液循环加快,体内新陈代谢更加旺盛,同时还能增加体内酶和乙酰胆碱等活性物的分秘,使血流量和神经细胞调节到最佳状态。清人李鸿章在给他哥哥李瀚章的家书中说:\"体气多病,得名人文集,静心读之,亦足以养病。\"笔者十多年前,医院第一次给戴上冠心病的帽子,心理上颇有负担。病中读诗词和汉、唐散文以排遣,当读到柳宗元《敌戒》中:\"惩病克寿,矜壮暴死。纵欲不戒,匪愚伊耄\"时,感到戴上帽子是好事,可能\"惩病克寿\",而免\"矜壮暴死\",负担也就消除了。当时写了一首感时七律:\"岁暮宵长梦入迟,冬残日短客来稀。丹丸对症药为酒,诗赋怡情书访医。身置桃源窥晋魏,魂悬寥廓瞩参箕。柳公《敌戒》传千古,我觉于今亦切时。\" 俗话说:\"人越动越勤,脑越动越灵。\"背诗词也是老年人延缓记忆力衰退的一项好办法。据科研机构测试,多数老龄人记忆力并非注定要衰退的,只要经常锻炼,是可以保持和青年人同样的记忆力的,至少可以延缓衰退的进程。可以说,读诗词、背诗词也是一项优美的\"神经保健操\"。</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5:33:26 | 只看该作者
二 怎样读诗词  <br/><br/> 老同志开始读古典诗词,首先可能碰到两个问题:一是读什么?二是怎么读?因为大家的文化程度、生活经历、斗争经历、原来的诗词功底差别很大,解答这两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这里只就多数初学的同志的情况谈点意见。  <br/><br/>读什么?  <br/><br/> 学诗词不像学数学,必须先学算术、代数……再学微积分。不一定按风骚、汉赋、乐府、魏晋古诗、唐诗、宋词……的顺序学。正像学书法,大多是从临唐碑开始的,而不是按甲骨文、钟鼎文、汉碑、晋帖这样的顺序学的一样。学诗也应从读唐诗开始。前面曾提到,我国诗歌发展到唐代,名家蜂起,流派纷呈,题材广泛,达到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正如鲁迅所说,一切好诗到唐代都已做完,后人作诗全未能跳出唐人的如来佛掌心。鲁迅这话不等于说后人就没有好诗了,而是指:\"诗至唐而众体悉备,亦诸法毕该。故称诗者必视唐人为标准,如射之就彀率,治器之就规矩焉。\"(康熙《全唐诗序》)现代人不论是把读诗作为艺术欣赏,还是通过读诗来学写诗,一般应从读唐诗开始。  <br/> 读唐诗,又有两个问题:一是留传下来的唐诗五万余首,量这么大,啃不完,怎么办?二是对唐诗发展的总体过程及各流派、各名家不了解,好像看电视,不知道各\"频道\"的节目及其内容,难于挑\"频道\",怎么办?  <br/> 读诗不论时间上、经济上都要讲究节约。开始,不要读《全唐诗》之类帙卷浩繁的大部头。可以读《唐诗三百首》这样的选本。选本有两类,一类是古本,清朝编篡的就有很多种,这类读本,注释是文言,又没有新式标点符号,初学的人读起来比较困难,还是选读今本好。今本可能不下十种,选那种?相对说来,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等专业出版社的编辑出版质量要高些;新出版的、尤其是再版的,经过增删重订,要比以前出版的完备些。读完《唐诗三百首》,还是起步,进一步读什么呢?那就看你爱好哪一家----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李贺……?你爱好哪一家或几家,就多读精读他们的作品。像李、杜、白等都留下数以千计的诗篇,量大,可以先读他们的诗选;作品少的,如李贺只活到二十七岁,留下诗歌只233篇,数量不大,如果你喜爱他的作品,可以读他的全集。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收集了196位诗人的1105篇诗作,也可以从中选择你所喜爱的作品。可惜该书对典故、古语注释过于简单,而对某些篇章的赏析又过于絮繁,忽视了启发读者自己去驰骋想象。  <br/> 词的数量虽然没有诗那么大,但是从花间派词人到清朝词人作品也是以万计的,可以先读选本,也按选《唐诗三百首》版本的原则来挑选好的版本。初学者大多选《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胡云翼选注的《宋词选》。此书本着\"偏于豪放,不废婉约\"的原则,录两宋名家词三百首,注释简明扼要。读完后,再去读你所喜爱的作者的全集或选集。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历代词分类鉴赏辞典》收上起唐代、下至清末337位词人829首词。读了《宋词选》之后,也不妨从此书中选读你所喜爱的作品,或去读你所喜爱的豪放派、婉约派代表人物的全集或选集。  <br/> 读了唐诗、宋词,如果还行有余力,可以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诗歌选》来读。这部书,从风骚到近代苏曼殊、柳亚子的作品都选编进去了。1999年,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诗歌通典》,收录上自先秦原始歌谣,下迄五四运动历代诗歌4318篇,作者1045人,注释简明扼要,还附文白对照。这些选集,你可以通读,也可以选读。学诗,除读唐诗外,还应兼读宋人苏轼、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人的诗,清人龚自珍的作品也值得一读;学词,除宋词外,还可选读晚唐温庭筠、南唐冯延巳、李煜、元人萨都拉等人的传世之作,若你喜爱清丽婉约的,不妨读读清人纳兰性德的词。  <br/> 爱看电视的,总是先要看看《中国电视报》,了解一下哪个频道有什么自己喜爱的节目及其内容概要。读诗词之前,最好先浏览一下《中国文学史》的有关部分。读唐诗可以看看游国恩、王起、季镇淮、费振刚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二册有关部分;读宋词可以看看第三册有关部分。这样你对唐诗或宋词发展的整体过程,各时期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有个大体了解,以后读诗词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并对作品的理解也有所帮助。没有学过诗词的同志,读《中国文学史》碰到的主要困难是书中所例举的作品,没有注释,看不懂,怎么办?你可以暂时\"不求甚解\",跳过去,等到正式读诗词时,再去弄明白,不要把时间过多地花在预备起步上。</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5:33:52 | 只看该作者
怎么读?  <br/><br/> 如果有条件,开办个老干部诗词学习班,请教员来讲课,当然非常好。但是你真想学会读诗词,主要还得靠自学。教员讲课,开始可以选些名家的代表性作品,进行讲解、分析,既使学员理解作品,又引发大家读诗词的兴趣。往后应逐渐把教学重点转移到辅导学员自学和解答疑问上。\"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干部中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各人学习中碰到的难点不尽相同,所以分别解惑比集体传道授业效果可能更好些。经验证明,完全依赖听课是学不会读诗词的,往往教员课讲完了,学习也就停滞了。  <br/> 开始读诗词难点是很多的。只有逐渐克服了这些难点,才能入门,从而领略到诗词的意境,从中获得艺术享受,产生乐趣。  <br/> 首先碰到的困难是,对字义、词义的理解。中国的字义、词义变化很大,往往一字一词多解。例如,\"玄黄\"一词,一般是天地的代称,有的却指丝帛,有的又作疾病解,需要将这两个字的上下文联系起来,才能界定它的含义。这种变化在诗词中尤其显著,例如诗词中常见的\"赊\"字,就有多种解释。在陆游《纵游归泊湖桥有作》\"村酒可赊常痛饮\"句中,这个字大家都能理解,作\"赊欠\"解;在骆宾王《晚渡天山有怀京邑》\"行叹戎麾远,坐怜衣带赊\"句中,这字则作\"宽缓\"解;在杜甫《喜晴》\"且耕今未赊\"句中,又作\"迟\"解;在李中《旅夜闻笛》\"长笛起谁家,秋凉夜漏赊\"句中,又作\"长\"解;在韩愈《赠译经僧》\"万里休言道路赊\"句中,又作\"远\"解;在张说《岳州作》\"物土南州异,关河北信赊\"句中,又作\"渺茫\"解;在韩愈《次邓州界》\"商颜暮雪逢人少,邓鄙春泥见驿赊\"句中,又作\"稀少\"解。这个字有时还作语助词用,如杨万里《多稼亭看梅》:\"先生次第即还家,更上城头一望赊。\"李商隐《昨日》:\"昨日紫姑神去也,今朝青鸟使来赊。\"长安原是汉、唐的京城,可是在旧体诗中常把长安泛指京城,不论在哪个朝代。这还容易理解,如把京城称\"日边\"、\"日下\",就难懂了。又如酒,李白诗中叫\"中圣\",杜甫诗中叫\"竹叶\",李贺诗中叫\"琥珀\"。毛泽东《致陈毅》中说:\"李贺诗很值得一读\",李贺诗有一特点:好用代词,不直说物名。如剑曰玉龙,天曰苍圆,秋花曰冷红,春草曰寒绿。中国古典诗词讲究比喻,其中明喻、暗喻比较容易看懂,借喻则难懂,弄通它需要具备有关的知识,例如柳宗元《郊居》:\"莳药闲庭延国老,开樽虚阁待贤人。\"以\"国老\"代甘草;以\"贤人\"代浊酒。又如苏轼《雪》:\"冻合玉楼起寒粟,光摇银海眩生花。\"以\"玉楼\"代肩;以\"银海\"代目。这些在读诗词时都得好好琢磨。  <br/> 诗词,尤其是格律诗,因为受押韵、平仄、对仗等要求的制约,有的字的字义往往是似而非,不像在散文中那样确切。例如马戴《送客南游》:\"苇干云梦色,桔熟洞庭香。\"这个\"香\"字,既是嗅觉,又可引申为视觉--桔子熟了,洞庭湖上是一片金秋光景,芳香飘溢;同时因为这首诗押的是\"阳\"韵。又如李群玉《送萧十二校书赴郢州婚姻》:\"马穿暮雨荆山远,人宿寒灯郢梦长。\"自古都说\"夜长梦多\",而这里为什么偏说\"梦长\"?这除了表示新婚情绵绵之外,还因为这首诗押的是\"阳\"韵,所以用了\"长\"字。  <br/> 下面是两例是为了平仄合辙而迁就用字的。杜甫:《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只有白发搔更短的,哪来的白头搔更短呢?因为这一句按格律应是\"平平平仄仄\",第一个字可以不论,第二字不能通融,必须是平声,而\"发\"字恰是仄声,那就只好用平声的\"头\"字来代替。李商隐《无题》:\"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只有桂花香,哪来的\"桂叶香\"!因为这一句按格律应是\"仄仄平平仄仄平\",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第六个字必须是仄声,通融不得,那就只好以仄声的\"叶\"字来顶替平声的\"花\"字</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5:34:15 | 只看该作者
为了对仗而迁就用字的更常见。如杜甫《春宿左省》:\"星临万户动,月傍九宵多。\"意思是星斗灿然欲动,临于万户;皓月当空,光明于九宵。若在散文中,这个\"多\"字就显得多余的了,而在这首诗中,却是不可少的,一来以\"九宵多\"与\"万户动\"相对仗,二来是为了押韵,这首诗押的是\"歌\"韵。又如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生理只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这一联的意思是:自己的生计全靠黄阁老来照顾,而衰老的身体则托付给丹药来治疗了。其实作者服用的未必就是\"紫金丹\",其所以用这一词,完全是为了与出句的\"黄阁老\"相对仗。  <br/> 读诗词,对字义、词义的理解,不能太较真----死抠字眼儿,需要联系诗词诸要素来\"望文生义\"。初学者如果有教师辅导,当然方便得多;若没有这条件,那就需要购置注释比较详尽的选读本,还要具备《词源》、《辞海》之类的工具书。  <br/> 第二个难点是语法。白话文与文言文的语法有很多差别,诗词的语法与文言文接近,但又有很大的差别。一是因为在诗或词的一句区区几个字之中,要舒展相当丰富的想象,不得不力求简洁,凡是可以省去的字,尽量省去;二是受句式、字数、格律等要求的制约,有时不得不把词的位置变动,或者改变词性,突破常规句法。诗词的语法相当复杂,初学者也难一时全弄通,可以先弄懂两种常见的,一是省略,二是改变词的位置和改变词性。  <br/> 最常见的省略是姓名,如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br/><br/>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br/>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宵一羽毛。  <br/>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br/>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br/><br/> 诗的第一句中的\"诸葛\"是诸葛亮的简称;第五句中的\"伊吕\"是佐商汤王的伊尹与佐周武王的吕尚的简称;第六句中的\"萧曹\"是西汉初丞相萧何与曹参的简称。在诗词中往往把春秋时齐国的政治家、知心朋友管仲和鲍叔牙简称为管鲍,把汉朝的史学家班固和司马迁简称为班马,文学家扬雄和司马相如简称为扬马,在爱情故事中又把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简称为司马文君。  <br/> 诗句中常常省略介词、连接词、动词、副词、谓词等。例如:  <br/> 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两句按常规语法应是\"明月照于松间,清泉流于石上。\"这里省略了个\"于\"字,并且把动词的\"照\"、\"流\",和宾词的\"松间\"、\"石上\"换了个位置,也可算作倒装句。在诗词中,常常把\"于\"、\"则\"、\"而\"、\"有\"等字省略了的。这种省略比较容易理解,某些省略了动词、谓词的句子就比较费琢磨些。例如:杜甫:《送远》:\"故国犹兵马,他乡亦鼙鼓。\"这两句的意思是:\"故国犹遭兵马之灾,他乡亦闻鼙鼓之声。\"又如,杜甫《喜观即到》:\"江阁嫌津柳,风帆数驿亭。\"这两句的意思是:\"江阁久凭,嫌津柳之碍目;风帆渐近,数驿亭以慰心。\"词的省略更是常见。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  <br/><br/>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  <br/> 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  <br/> ?应是绿肥红瘦。\"  <br/><br/> 现将词中省略的词语用括号括起,表达如下:  <br/><br/> 昨夜雨疏风骤,(女主人)浓睡不消  <br/> 残酒。(早晨女主人)试问卷帘人(今天  <br/> 景色如何),(侍女)却道\"海棠依旧\"  <br/> 。(女主人纠正说:)\"知否?知否?应  <br/> 是绿肥红瘦\"  <br/><br/> 诗词中常常改变词语的位置,所谓倒装句。例如:  <br/> 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一句主语倒置了,应是\"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杜甫《秋兴》:\"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这一句不仅主语倒置,而且目的语也倒置了,应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  <br/> 有的诗句,句式基本一致,但其中短语的意思却不相同。例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首联:\"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里的\"下扬州\"是指到扬州去。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首联:\"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这里的\"下益州\"是指自益州而下。</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5:34:38 | 只看该作者
近体诗,为了适应声律的要求,诗人们常常对语序作适当的变换。例如毛泽东七律《送瘟神》第二首:\"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第二句的意思是中国(神州)六亿人民都是尧舜。依平仄规则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所以\"六亿\"放在第一二字,\"神州\"放在第三四字,\"尧舜\"说成\"舜尧\"。\"尧\"字放在句末,还有押韵的原因,这首诗押下平声二萧韵。词,语序作适当变换的更是常见。例如前面介绍过的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的最后两句:\"西北望,射天狼。\"本意是:\"望西北,射天狼。\"因为按词谱这两句是\"平仄仄,仄平平。\"所以不得不把仄声望\"字调个位置。又如柳永的代表作《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第二句应该是\"晚对长亭\",因为词谱规定这句第二字必须是平声,第四字必须是仄声,所以就凑合成这个样子了。又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前三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意思是:在这千古江山里,英雄孙仲谋,已无处可觅!因为按词谱是:\"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平仄。\"因此语序需要作这样的变动。  <br/> 诗句中改变词性也是常见的。例如:杜甫《漫兴》\"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第一句中的\"糁\"字原是名词,即米饭粒,可是在这里却作动词\"抛撒\"解。这两句的意思是:米饭粒似的杨花,抛撒在路上,像铺上了一层白毡;小小的荷叶,点在溪面上,象叠起的青钱。还有名词当作形容词的,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曙\"和\"春\"字都是名词,可是在这里\"曙\"用来成了形容\"云霞\",\"春\"用来形容\"梅柳\"。这两句的意思是:云霞和太阳一同从海上升起,像曙光一样;梅柳在江南(渡江),早已着上春色。还有动词作形容词用,形容词作动词用,动词作副词用的,这里不一一例举了。所以读诗词更讲究\"咬文嚼字\",咬出文外之义,嚼出字外之意。各种版本的注释也不尽一致,还要靠读者自己多琢磨。  <br/> 第三个难点是弄通古语、典故。用古语、典故状物、写景、伤时、感事、酬谊、抒情,是中国古典诗词艺术的传统和特点。读一首诗或词,若不把其中的古语、典故等原委弄明白,就不能理解全诗(词)的含义,更谈不上领略其意境和艺术构思。例如李白《送贺宾客归越》:  <br/><br/>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br/>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br/><br/> 这是诗人为他的好友贺知章还乡时写的一首送别诗。贺知章在朝庭官居太子宾客,故称贺宾客;贺是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属越地,故云归越。镜湖就是绍兴的鉴湖;贺知章自称\"四明狂客\",故曰:\"狂客归舟逸兴多\"。诗的后两句用了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事。王羲之喜爱白鹅,山阴有一道士,请他写《黄庭经》(道教经典之一),以所养的一群白鹅为报酬。贺知章也是书法家,工草隶,亦是山阴人。诗中以王羲之比贺知章,说《黄庭经》换白鹅的故事,又将在山阴发生了。现在有的学书法的同志,把这首诗写成条幅送人。若是送给离退休好友,没问题;若是送给在职的就不适合了,因为贺知章是向朝庭请渡为道士而还乡的。若是对方也爱好书法,很相称;否则就显得勉强了。  <br/> 白居易遭权贵所忌,被贬谪为江州司马,赴任途中唱和他的好朋友元稹《放言五首》,写了一组政治抒情诗,亦名《放言五首》。组诗就社会人生的真伪、祸福、贵贱、贫富、生死诸问题,纵抒己见,每一首中都引用典故或古代警语名句,宣泄不满和劝导朋友。文化大革命中的\"九一三\"之后,社会上曾传抄其三:  <br/><br/>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br/>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br/>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br/>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br/><br/> 这诗除了以\"试玉\"、\"辨材\"作比喻,表示受诬陷的人应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自会澄清事实,辨明真伪外,还举了两个历史故事。一个是周公佐成王,当时曾有人怀疑他有篡权的野心,但历史证明他对成王一片赤诚;一个是西汉末年王莽\"爵位愈尊,节操愈谦\",但历史证明,他的谦恭是假,代汉篡权才是他的真面目。读者若不弄清这两个典故,就很难理解这诗所包涵的深刻哲理。《放言》其二:</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5:35:01 | 只看该作者
<table width=\"72%\" bgcolor=\"#ffffff\" border=\"0\">
<tbody>
<tr>
<td></td>
<td align=\"left\" width=\"97%\">
<table class=\"wr\"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border=\"0\">
<tbody>
<tr>
<td class=\"gray14\"><cc>世途倚伏都无定,尘网牵缠卒未休。  <br/> 福祸回还车转毂,荣枯反复手藏钩。  <br/> 龟灵未免刳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  <br/> 不信君看奕棋者,输赢须待局终头。  <br/><br/> 第一句的\"倚伏\"二字,系引自《老子》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是这一警语名句的简化,意思同现在我们常说的坏事可以变好事、好事可以变坏事差不多。第二句的\"尘网\"是把现实世界看作束缚人的罗网的意思。陶潜《归田园居》:\"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第四句中的\"手藏钩\",是古代一种将钩藏在手中叫别人猜的游戏。第五句中的\"龟灵\"是占龟卜卦虽然灵验的意思;\"刳肠\"即开膛剖肚之患。第六句中的\"马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一典故的简称。读者如果不把这些词的原委和含义弄明白,就很难理解这首诗所反映的祸福观,以及诗人遭受打击之后的政治上不服输的精神。  <br/> 有一点古籍基础的同志,对诗中的古语、典故比较好理解些,但也不能对所有这些一看就明白,因此读诗词时就要好好读注释。但是现在出版的古典诗词选本,对典故的注释有的太简单,甚至语焉不详;有的诗词《鉴赏辞典》,撰稿人解析评论甚详,而忽略对古语、典故的注释。所以必要时还得查到典故出处,找出原著来读。有的诗人,如晚唐李商隐和北宋受他影响颇深的\"西昆派\",其作品用典,爱用古语、典故,有的是非常晦涩难懂的。所以元好问在《论诗绝句》中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意思是:西昆派的诗虽好,但诗中典故太难懂了,需要西汉郑玄那样的经学大师来作注解。初学者碰到这种情况,那就来个\"不求甚解\",或者\"绕道走\",无须花过多的时间去死抠。  <br/> 此外,要弄懂古代许多名词称谓,也是很费劲的。例如,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在黄道赤道两侧一周,选取了二十八个星宿作为观察天象的标帜,称为\"二十八宿\"。在古典诗词中,往往以二十八宿的名称表示方位或地域,多数人不看注释,是弄不明白的。  <br/> 第四,领会诗意。这方面学问最大。中国的诗词,尤其是那些比兴诗,都是\"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司马光:《迂叟诗话》)这个\"思\"字是大有学问的。有的诗词,字面上难懂,但只要从字面上弄通了,诗意也就大致领会了。有的诗词,字面上很容易懂,而要真正领会诗意,却很不容易。例如,苏轼的《花影》:  <br/><br/>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br/>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br/><br/> 乍看,这首诗是咏物诗,很明白;细细琢磨,则是首政治抒情诗,不简单。原来是苏轼慨叹他的政敌-----所谓\"熙丰小人\"----在宋神宗死去、哲宗即位、高太后临朝时,全被贬谪(刚被太阳收拾去);而到高太后死去、哲宗亲政时,又全被起用了(又教明月送将来)。是苏轼用以抒发政敌被起用的愤懑的。又如柳宗元的《江雪》:  <br/><br/>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br/>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br/><br/> 乍看,是首写景诗;其实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孤傲的情感,抒发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和孤愤的,是首深沉而含蓄的政治抒情诗。又如王建的《新嫁娘词》:  <br/><br/>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br/> 未谙姑食意,先遣小姑尝。  <br/><br/> 乍看,是首人物素描诗;其实是作者抒发屈居卑下、操刀捉笔、仰人鼻息的官府小吏的牢骚的。王建这位中唐著名诗人,出身寒微,中了进士之后,晚年才为陕州司马。司马是州郡的属吏,位在别驾、长吏之下,等于现在的小科员。与这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朱庆余的《闺意献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br/>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br/> 乍看,是首写新嫁娘情怀的诗;其实是作者进京应考时,呈给张籍投石问路的诗。张籍是中唐著名的乐府诗诗人,和王建齐名,世称\"张王\" ,历任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故世称张司业或张水部。其乐于提携后进又与韩愈齐名,故朱庆余写了这首诗,首先征求张籍的意见。作者把张籍比作新郎,主考官比作姑舅(公公、婆婆),自己比儿新娘</cc> </td></tr></tbody></table></td></tr>
<tr>
<td height=\"17\"></td></tr></tbody></t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5:35:47 | 只看该作者
上述那个\"思\"字,是指有事实根据的分析,不是胡猜。这里说的事实,至少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作品的时代背景;二是作者特定的境遇和心态;三是作者创作时的用意。  <br/> 有的诗词还要知道它的\"本事\",才能理解其意。所谓\"本事\",就是触发诗人词人写这作品的具体故事。例如杜甫《又呈吴郎》:  <br/><br/>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br/>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br/>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br/>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br/><br/> 这诗的\"本事\"是这样的:杜甫飘泊到四川夔府的第二年,住在一所草堂里。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即诗题上的吴郎),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远的东屯去住。不料这姓吴的一来就在草堂插上篱笆,禁止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劝告吴郎。以前杜甫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所以此诗题《又呈吴郎》。诗的大意是:我住在那里的时候,听任西邻来打枣,因为她是没有吃的、又无儿子的老寡妇。如果不是穷困到如此程度,她哪会来打枣呢?正因为她怀着恐惧心理,我不但不干涉,反面表示亲善。现在老寡妇见到你(远客),就提防你不让她打枣,未免多心;但是你一搬进草堂,就忙着插上篱笆,却象真的要禁止她打枣呢!这老妇人被官府剥削得穷到只剩下骨头了,使人想起兵荒马乱,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不禁热泪盈巾!若是你不知道这诗的\"本事\",你就不能逐句理解诗意,不能体会到诗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深厚感情。  <br/> 一般诗词注释本都注以作品的本事,有的是比较可靠的,有的则是后人牵强附会编造出来的。例如苏轼的《贺新郎》(乳燕飞华屋),在《宋六十名家词.东坡词》题下有一序言,说是这首词是为杭州的一个妓女而写的,在胡云翼选注的《宋词选》中,指出这个本事未必可信,词的真正内容是作者自抒其怀才不遇的抑郁心情。所以初学者须选购较好的注释本。  <br/> 为了从宏观上把握诗词的含意,还要勤翻《中国文学史》,了解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作者的生平,他在文学史、诗歌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br/> 有的诗或词,须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人知识的积累、经历的丰富,才能逐渐会其意境。例如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br/><br/>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br/>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br/><br/> 这首诗,我童年读过。那时只能从字面上理解,还以为是李白被流放到长沙路经黄鹤楼而写的呢!后来读了李白传略,读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才知道安史之乱时,李白因参加永王李?起兵,德宗接位而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其所以说\"去长沙\",是用西汉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的。贾谊十八岁才华闻于郡中,汉文帝召为博士,二十来岁越级提拔为太中大夫,因遭权贵的嫉妒和陷害,被迁为长沙王太傅。这\"去长沙\"三字的\"言外之意\",既含有以贾谊自比的傲骨,也含有无辜受害的愤懑。诗的最后一句\"江城五月落梅花\",我长期以为:为了诗的押韵,将笛曲《梅花落》,改为\"落梅花\"。直到\"文化大革命\"时,自己作了\"迁客\",从北京下放到祁连山脚下,\"祈连六月漫天雪,迁客身寒心更寒。\"这才领会到\"江城五月落梅花\"的一语双关:既道明玉笛吹的是当时的流行曲子《梅花落》,又隐含诗人当时的心态----在那江城仲夏季节,而感受的却是梅花落英时的春寒料峭。这首诗,我\"思\"了三十多年,才\"得\"到那么一点诗意,也很难说已经全部领会了。  <br/> 以上四个方面仅仅是怎么读通诗词的有关学问,还不包括诗词艺术赏析方面的知识。  <br/> 老同志学读诗词还要强调背诵。背诗词既能延缓记忆力的衰退,还能加深我们对诗词的理解。自古所谓\"诗无达诂\"----诗词往往没有完全统一的、确切的解释,许多诗句留下了让人们驰骋想象和回味的空间,只有反复吟诵,才能品出它的多种意义来。同时,背诗词也是方便自己写诗填词的一个条件。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心雕龙.知音》)诗词背得多、背得熟了,当你的心灵与客观现实相击撞,迸发出思想火花,产生出创作激情时,在你记忆的储存库中,就会涌现出各种诗词创作套路、典故成语、诗词语汇,任你选择。毛主席不仅熟背无数列代诗词名篇,而且对鲁迅的旧体诗也背得很熟。1975年为他作白内障手术的著名眼科专家名叫唐由之,从\"由之\"二字,他老人家想起鲁迅的《悼杨铨》,于是就背诵起来:\"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唐教授听不明白,毛主席两眼蒙着纱布为他默写在纸上。1993年毛主席诞辰百周年时,中央电视台曾播放过唐教授讲的这个故事,并展示了那墨宝。老年人背诗词要讲究方法。抄写一遍,往往比读数遍更能加深记忆,所以可与学书法相结合。老年人常常是背了新的忘了旧的,所以背新诗词的同时要复习旧诗词。隔三插五,将已经背熟了的诗词在记忆屏幕上重复显示一下。</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5:36:21 | 只看该作者
三 贵在起步  <br/><br/><br/><br/><br/> 现在老干部学作诗词的,大致有三类情形:一类是读了些诗词,很想试试,把自己的情意寄托在诗词中,可是从来没有写过,不摸门;第二类是开始写了,但在创作手法、格律形式等方面,不符合古典诗词要求,尤其是平仄不合辙;第三类是基本上掌握了古典诗词创作的要求,但在思想性、艺术性诸方面有高底、精粗、雅俗之分,还有一个提高的问题。  <br/> 第一类情形,贵在起步。鲁迅曾说过,婴儿学走路,迈出的第一步,总是歪歪扭扭,很难看的。可是母亲总不会因为孩子走得难看,而不让他迈出第一步。老人学作诗词,就要像婴儿学走路一样,勇敢地迈出第一步。不迈出这一步,你总是站在想作而不会作的诗词门槛外面。怎么迈出第一步?大致有三种情况:  <br/> 一种是急起步。不必等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之后,再去写;读了一些诗词之后,你心中有那种不吐不快的激情,就不要管它什么比兴、格律等要求,把你内心想说的流淌到笔端,写成打油诗可以,写成顺口溜可以,写成\"四不像\"也不妨。等以后古典诗词读多了,读熟了,逐渐掌握了艺术构思、表现手法、诗词语汇、格律要素之后,再将这些原始作品加以修改。其中有的作品,虽然格律不规范,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朴实而自然,也不必重新加工,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总政老干部学院编辑出版的几册诗词选集中有不少这样的好作品)。若是有条件,请老师修改修改,并请他讲讲为什么要这样修改,登程可能快当些。起步之后,往往越想写,越觉得自己功底浅,越驱动自己多读诗词,这样便进入了前面所说的读----写的良性循环之中。到了这一步,可以说已经起步登程了。  <br/> 第二种是依样画葫芦。像学书法先临帖、学绘画先临摹那样----结合读诗词,选择那些合自己情意、对自己思路的诗词,按其句式、平仄、韵脚填上自己想抒发的思想感情。许多诗词造诣很深的人也偶用此法,如毛泽东将陆游的《示儿》:  <br/><br/>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br/>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br/><br/> 步原韵写为:  <br/><br/> 人类今娴上太空,但悲不见五洲同。  <br/> 愚公扫尽饕蚊日,公祭毋忘告马翁。  <br/><br/> 鲁迅在\"九.一八\"以后,为批判国民党从北平抡运文物,而不准大学生逃难,将崔颢的《黄鹤楼》:  <br/><br/>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br/>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br/>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br/>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br/><br/> 依原句式戏写为:  <br/><br/> 阔人已骑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  <br/> 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  <br/> 专车队队前门站,晦气重重大学生。  <br/> 日薄榆关何处抗?烟花场上没人惊。  <br/><br/> 这种直接的仿作,初学的人是很难达到上面两首诗那样的水平的,也像婴儿学走路一样,总是歪歪扭扭的。别着急,这也象临帖、摹画似的,功到自然成。用这种方法起步的同志要注意:当你还没有掌握格律,尤其学会辨认平、上、去、入四声之前,千万别在你的作品上标以五绝、五律、七绝、七律及词牌名称,因为这种作品往往格律不规范,尤其是平仄不合辙,若是标上了上述名称并发表出来,懂格律的人看了会当成笑话的。用这方法上路,可以分两步走,先顾一头----使画出的葫芦尽量充分、深刻地表达自己的情意,以后再兼顾格律,尽量做到格律严谨。  <br/> 第三种是零部件组装。就是将自己曾经背诵熟记的诗词句子、词语组装起来,用以表达自己的情意。例如有个老同志离退下来后,顾虑接班的青年干部难以胜任,可是后来事实证明,他们不仅胜任,而且干得非常出色,老同志不甚感慨,想写首诗抒发一下情感,于是就从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诗词中选出适当的诗句,组装成一首七绝:  <br/><br/> 谁持彩练当空舞,风卷红旗过大关。  <br/> 我党英雄真辈出,从兹不虑鬓毛斑。  <br/><br/> 第一句是从毛主席《菩萨蛮. 大柏地》中摘出的;第二句是从《减字木兰花. 广昌路上》摘出来的;第三、第四句都是从朱总司令《攻克石门》中摘出来的。集前人诗句成篇,古已有之,今人亦常试之。董必武《集美解放纪念碑题词》,集杜甫五言诗24句,成五古六章,赞颂爱国华侨陈家庚先生:</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5:36:50 | 只看该作者
<table width=\"72%\" bgcolor=\"#ffffff\" border=\"0\">
<tbody>
<tr>
<td align=\"left\" width=\"97%\">
<table class=\"wr\"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border=\"0\">
<tbody>
<tr>
<td class=\"gray14\">子负经济才,(送唐十五诫寄贾待郎)  <br/> 风雷飒万里。(大雨)  <br/> 树立甚宏达,(北征)  <br/> 壮心不肯已。(戏赠友)  <br/><br/> 览物想故国,(客居)  <br/> 眼中万少年。(别张十三建封)  <br/> 卑枝低结子,(游何将军山林十首之二)  <br/> 蔓草易拘缠。(寄题江外草堂)  <br/><br/> 版筑劳人力,(泥功山)  <br/> 大屋加涂?。(题衡山县文宣王庙新学堂呈陆宰)  <br/> 诸生旧短褐,(桥陵)  <br/> 萧疏外声利。(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  <br/><br/> 乾坤几反复,(苏大侍御涣访江浦)  <br/> 合沓岁月徂。(遣怀)  <br/> 青衿一憔悴,(题衡山县文宣王庙新学堂呈陆宰)  <br/> 复来剃榛芜。(草堂)  <br/><br/> 时危异人至,(送从弟亚赴河西判官)  <br/> 六合已一家。(后出塞)  <br/> 千秋沧海南,(八哀诗张九龄)  <br/> 窈窕桃李花。(喜晴)  <br/><br/> 山色佳有余,(五盘)  <br/> 深意实在此。(塞芦子)  <br/> 俯视但一气,(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br/> 万里苍茫水。(忆郑南)  <br/><br/> 作集句诗也是一种很高的艺术技巧,必须对某一名家的诗读得很多,理解很深,背得很熟,记得很牢,用得很活,初学者是很难达到的,但可以学作借句诗,即借古人诗句或诗中词语组装成诗篇,抒发自己的情意。借句有明借、暗借两种。  <br/>明借,即把古人诗句直接引来,或者稍稍改变用在自己的诗里。例如毛主席的《七律.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尾联:\"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上句是直接借用唐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中的下句的。又如《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中的\"一唱雄鸡天下白\",是将李贺《致酒行》中的\"雄鸡一声天下白\"稍加改变而成的。《七律 .答友人》中的\"我欲因之梦寥廓\",化用了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吴越\"句。《七绝.贾谊》\"贾生才调世无伦\",化用李商隐《贾生》\"贾生才调更无伦\"句。  <br/> 暗借,即把古人诗句拆成零件,组装成部件,用到自己的诗中。这种暗借,一眼很难看明。别人的作品,不敢胡猜,这里不避自荐之嫌,说说自己的。我写诗是从零部件组装起步的。直到现在还保持老习惯----每当构思立意之后,就在自己记忆库中翻箱倒柜,搜寻、选择那些适合表达自己情意的诗句、词语,然后加以改作、组装,尤其是那些应酬诗,基本上是组装品。这里试举两例:  <br/> \"双拥\"(拥政爱民、拥军优属)五十周年之前,有位同志作了一幅写意画:筐筐、篮子里里外外画了许多萝卜、白菜之类的蔬果。她要我题一首诗,表达对\"双拥\"五十周年的纪念。这是急就篇,来不及立意构思,就直接到记忆库里寻找零配件搞组装。首先想到的是\"双拥\"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发起的,要从李白、杜甫那里是很难找到适当的零配件的,所以先从老一辈革命家抗战诗词中搜寻,当然排在第一位的是毛主席的诗词,记得毛主席在1943年写过一首《五律.挽戴安澜将军》:开头两句是\"外侮须人御,将军赋采薇。\"\"采薇\"是《诗.小雅》中的篇名,其诗描写戍边抗击外族入侵的兵士久历艰苦,在回乡的路上又饱受饥寒。取得\"采薇\"这一零件,就很快得了第一句:\"块根白菜采薇吟\"。有了第一句,第二句就好办了。看到画面上的筐筐、篮子,想起《孟子》上的\"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就写下了\"箪食壶浆鱼水情\"。人家请你题诗,总得对此画表示点恭维之意,而且写诗是\"感情用事\",总该有点艺术夸张。所以第三句写了\"泼墨素笺笺瑟瑟\"。一搞艺术夸张,自然会想起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于是又从他的《战城南》中搜寻到两句:\"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其中\"洗兵\"出自《史记.周本纪》:周武王伐纣时,天雨为之洗兵器,后以此喻有道伐无道的胜利进军。于是第四句就出来了:\"似闻天雨洗兵声\"。这算不算\"意识流\"?我也说不清!半似吟诗半打油,当场交差:  <br/><br/> 块根白菜采薇吟,箪食壶浆鱼水情。  <br/> 泼墨素笺笺瑟瑟,似闻天雨洗兵声。  <br/><br/> 另一例也是为他人题画。***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其中有这么一段历史上的腐败现象,为害最烈的是吏治的腐败。由于卖官鬻爵及其带来和助长的其他腐败现象,造成\'人亡政息\'、王朝覆灭的例子,在中国封建社会是屡见不鲜的。这种历史的教训很值得我们注意。\"我读了之后沉思悠悠,想谱入平平仄仄平,但是写诗不能象散文那样直说,要用形象思维,我一时又捕捉不到适当的形象。正巧,那时总政老干部学院莲花池分院的同志,送来一幅山水画,配上一首七绝,要我修改这诗。那画可谓气势磅礴:云海、群峰、瀑布之下,一湍急流,岸边几株苍松,悠然自若,似听急流欢唱。于是,借他杯里酒,浇我心头块,诌了首五绝:</cc> </td></tr></tbody></table></td></tr>
<tr>
<td height=\"17\"></td></tr></tbody></tab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4 15:37:31 | 只看该作者
云海漫千峰,飞流下九重。  <br/> 逝川滔不绝,兴废语苍松。  <br/><br/> 拙作中的\"逝川\"是从李白《古风》:\"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温庭筠《苏武庙》:\"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和毛主席《七律. 韶山》:\"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中借来的。用在这里,既反映画境----急流滔滔不绝逝去,又比喻时光老人滔滔不绝地叙述历史教训。\"兴废\"是从刘禹锡《金陵怀古》:\"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和叶帅《八十抒怀》:\"八十无劳论废兴,长征接力有来人\"中借来的。由于\"兴废由人事\"与\"兴亡在吏治\"意思相似,暗喻着时光老人向苍松滔滔不绝讲的历史教训的内容,这样就与总书记那段讲话中的精神相扣。  <br/> 用这种方法起步比较容易上路,采用\"急起步\"和\"依样画葫芦\"方法开始的,也得通过\"零部件组装\"阶段,才能步入门槛。用这方法起步,须备一个重要条件,即读过相当数量的诗词和古典文学作品。  <br/> 前面曾讲过,现代人写旧体诗,是把古典诗词作为工具,表达自己的情意,这不仅要仿其框架结构,而且还要选用其建筑材料,就是说,要选用古典诗词语汇。\"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对酒》)可以入诗;\"鸡蛋一斤三块八\"则不像诗句。\"诗听越客吟何苦,酒被吴娃劝不休。\"(白居易《登城夜宴》)是诗句;\"卡啦OK先生唱,高级香槟小蜜陪。\"虽然平仄合辙,对仗也凑合,但不能算诗句,只能是打油。诗与打油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合乎格律,主要看有没有艺术美感和深广的意境。据说唐朝有个姓张的,以榨油为业,人称张打油,能诗,曾作咏雪诗:  <br/><br/> 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br/>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br/><br/> 爱新鲜的心理,古已有之,就像象前几年扯开嗓子唱电影《红高梁》插曲似的,这诗一下子就传开了,并且出了名,当时和后代不少人偏偏愿意效颦,于是就把这种俚俗诗,以始作俑者之名名之,称为打油诗。至于有的人表示谦逊,把自己的诗称为打油,那是另一回事。开始学写诗,难免打油味较浓,随着读诗词和古典文学作品的增加,典雅词语的积累,运用技巧的磨练,便会油味越来越淡,诗味越来越浓。  <br/> 这里需要说明两点:一是填词不仅不排斥俗语、俚语,而且为了增强词的韵味,还要艺术地运用口头活的言语。这个问题后面还要详谈,这里从略;二是旧体诗用语虽讲究典雅,但有些诗,尤其是政治讽刺诗,诗人有意加点\"油味\",以增强其幽默讽刺的艺术效果。古人诗中不乏其例,如唐人曹邺《官仓鼠》:  <br/><br/>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br/> 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br/><br/> 这首诗用口头语,咏官仓鼠,画贪官污吏像,把当时的吏治腐败,骂得个痛快淋漓。  <br/> 宋朝大诗人苏轼《洗儿戏作》:  <br/><br/>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br/>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br/><br/> 诗人借以抒发怀才不遇、宦海沉浮之无限感慨;寓庄于谐,正话反说,借\"孩儿\"讽刺\"愚且直\"、\"无灾无难\"的当朝公卿。  <br/>又如鲁迅的《学生和玉佛》:  <br/><br/> 寂寞空城在,仓皇古董迁。  <br/> 头儿夸大口,面子靠中坚。  <br/> 惊扰讵云妄,奔逃只自怜,  <br/> 所嗟非玉佛,不值一文钱。  <br/><br/> 1933年初,日军占领山海关,北平危急,国民党政府抢运故宫文物和团城玉佛;同时对大学提前放假、学生逃考之事予以训斥:\"查大学生为国民中坚分子,讵容妄自惊扰,败坏校规……\"。鲁迅写了上面那首诗予以鞭挞。  <br/> 打油还能以诙谐反映乐主义的人生态度。聂绀弩,这位参加过\"八一\"南昌起义的无产阶级革命老战士、文学家,1957年遭厄运,十年浩劫中备尝肉体折磨,在北大荒\"劳改\"期间写了许多格律严谨的七律,典雅中掺以打油,或打油中缀以典雅,反映他在逆境中从未悲观颓唐,对生活充满乐趣,对前途充满信心,读来既有谐趣又很感人。他同遭同样厄运的万枚子一起舀粪,写了两首七律,兹录其一:  <br/><br/> 君自舀来仆自挑,燕昭台畔雨萧萧。  <br/> 高低深浅两双手,香臭稀稠一把瓢。  <br/> 白雪阳春同掩鼻,苍蝇盛夏共弯腰。</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4-11-23 09:58 , Processed in 0.049818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