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15|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也说说北曲平上互换的关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21:1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下多次强调元曲存在着大量的平上互换现象,也同时强调互换绝不是任意的,而是有条件的。大陆学者王力著文阐述这一现象的根据是元曲曲辞和汉语诗词的韵律,并由此推出元人平上发音接近的结论。此前我也接受了这一理论。台湾学者(忘记了作者名字和书名),有类似的研究结论,后者说,在去声前、后的平上可以互换,我只记得这一条。其实细细想来这两位先生都忽视了曲的音乐性。学者羊春秋在《散曲通论》中指出;“研究曲的平仄,自然离不开曲谱。曲谱是古人研究曲的唱法的书,因为曲要配合音乐来唱,所以曲对平仄的要求方面,比诗词还要严格些”。赵朴初先生在《片石集》的前言中说:“曲也有其特殊的限制,那就是所谓的曲律。有些律甚至严于诗词。.....例如在关键地方字音的升降疾徐(及即仄)必须与唱腔的高低转折相适应”。
        明白了上述道理,我们才能正确的理解、和处理平上互换的关系。在某个具体的字位上,究竟是用平声子好呢?还是用上声字好呢?唯一的根据是音乐的要求,也就是要根据曲谱的要求。否则就会,要么以字欺音,要么以音欺字,总之不协调。举例说,我们的国歌有句歌词,“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字本为阳平字,而乐谱要求用上声字,所以唱成了“潜进”。前,平声,唱成了上声,类“浅”。元曲中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这说明元曲的作者也不是个个精通音律。就像今天的曲爱好者一样,因为喜欢而制曲。综上所论足以证明:平上互换必需据曲谱而定。那么究竟怎么界定评上互换呢?唯一的答案是,只有在音乐旋律处于非下降时,才可平上互换!还必须强调,平上互换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取的补救措施!据谱而论,字别阴阳,仄辩上去,是曲的最理想的要求,也最美的愿望!所以周德清论【山坡羊】、【四块玉】的结,有第一着、和第二着之别。该用上而换平,或该用平而换上,均属第二着,次好!

       我绝不是完全否定用曲辞统计法来研究曲的平仄关系。对于那些乐谱已经失传的曲辞我们只能用曲辞的统计方法了来确定平仄四声。读完上文曲友一定会同意古今学者所言,曲的创作难于诗词创作的说法。正因为如此,明人改良了曲的制法,即“大处倚腔填词,小处打谱就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5-1 22:13:2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5-2 09:00:14 | 只看该作者
据谱而论,“字别阴阳,仄辩上去,是曲的最理想的要求,也最美的愿望!”,           ‘
“大处曲辞依谱,小处曲谱就词。”
学习,学习,再学习!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5-2 09:14:43 | 只看该作者
拜读,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5-2 12:38:06 | 只看该作者
受益,学习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5-3 09:20:4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并收藏。。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平分阴阳,仄分去上,平上互换当从曲谱规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5-3 19:47:04 | 只看该作者
认真研读,受益颇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5-3 19:51:48 | 只看该作者

回 1楼(非子若云) 的帖子

非子若云:学习!问好! (2012-05-01 22:13)
谢谢非子若云兄,陋见仅供大家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5-3 19:53:27 | 只看该作者

回 2楼(风清气爽) 的帖子

风清气爽:据谱而论,“字别阴阳,仄辩上去,是曲的最理想的要求,也最美的愿望!”,           ‘
“大处曲辞依谱,小处曲谱就词。”
学习,学习,再学习!问好老师
(2012-05-02 09:00)
多谢风清气爽光临关照!问好顺便说一声,请直呼楚山孤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5-3 19:54:15 | 只看该作者

回 3楼(木石散人) 的帖子

木石散人:拜读,学习。 (2012-05-02 09:14)
多谢老哥关照!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5-3 19:54:39 | 只看该作者

回 4楼(寒溪幽兰) 的帖子

寒溪幽兰:受益,学习收藏。 (2012-05-02 12:38)
谢谢您的关照。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5-3 19:55:47 | 只看该作者

回 6楼(两袖清风) 的帖子

两袖清风:认真研读,受益颇多。 (2012-05-03 19:47)
先生太客气,我应该向您你学习,无论是制曲还是做人!远握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5-3 20:03:13 | 只看该作者

回 5楼(兔喜雨) 的帖子

兔喜雨:学习并收藏。。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平分阴阳,仄分去上,平上互换当从曲谱规定。。 (2012-05-03 09:20)
是的!多谢兔子关照!远握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5-19 13:24:45 | 只看该作者
再来赏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5-19 13:48:38 | 只看该作者
拜读!不知道
青山隐隐雾茫茫,时节临高人异乡。独上小楼吟九张。病重阳,一半儿恹恹一半儿恍。 (一半儿)
这个节字用的是否恰当呢?
问好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5-20 16:14:07 | 只看该作者

回 14楼(花间浪子) 的帖子

花间浪子:拜读!不知道
青山隐隐雾茫茫,时节临高人异乡。独上小楼吟九张。病重阳,一半儿恹恹一半儿恍。 (一半儿)
这个节字用的是否恰当呢?
问好朋友! (2012-05-19 13:48)
据《中原音韵》而论,此处“节”字用得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2-6-9 19:08:4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问候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2-6-28 07:50:01 | 只看该作者
再读,受教良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2-6-29 14:29:26 | 只看该作者
书到用时方恨少,再来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2-6-29 14:31:11 | 只看该作者
同时给楚山老师个建议,可否把你整理的理论性的文章,开个专贴,所有的都集中在这里,方便大家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5-2-23 18:31 , Processed in 0.029042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