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生是否应该成为教师主张权利、捍卫尊严的筹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6-15 10:30: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不久,在朋友圈转了一则帖子,提到尊重教师就是尊重孩子的未来。家长与教师对抗,赢了老师输了孩子。立马就有抨击时弊者留言:“学生是老师的筹码?”。

  留言者是经常交往的一位资深自由时评人。该君诸多观点还是颇具见地的,只是观点常常有些激进。于是绕开朋友圈,单独与该君私下里交流了一下,并表达了同道中人对该君的看法。

  可是该君回复说,认同的人多,观点未必正确;认同的人少,观点未必不正确。认为余之观点“说服力不大”。余回复他说,认同的人多少,不是观点正确与否的充要条件。本来,余是想让他明白,既然高傲地认为人多未必正确,那么人少就一定正确吗?人需要自信,可是自信不是自大。此君说的不错,人类历史的发展证明,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大众的见地常常存在较大的局限。可是,认为此君观念激进的,却大多是具有独立见解的同道中人,并非泛泛之辈,大家的意见应该是有参考价值的。然而此君自视甚高,将自己定位于弗罗伊德般的超远见者。

  余回复此君的大意是,学生被老师作为筹码,并非普遍现象。而他的表述中“你不尊敬我,我就拿你家孩子说事”的观点,分明是将这种现象视为教育的普遍存在。当然,他也可以辩解他只是说的个别现象。可是个别现象有必要“拿老师说事”吗?

  教师是人,不是神。什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关于这些赞誉都是谁的原见余没有考据,但这些观念都被前苏联之流的工具教育奉为经典。甚至近年来有材料反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那个格鲁吉亚皮匠说的。不管谁说的吧,这些左倾激进的观念,都是把教师定位于不食人间烟火的神。至少被某些社会理解为如此。能塑造人灵魂的不是神又是什么!

  也许最初讲这句话的人,只是拿教师工作的特性做了个比喻,突出教师工作对人世界观形成的影响。可到了现实中,就被理解成了教师就不能因为被亵渎尊严产生排斥心理,只有一边忍受屈辱一边无怨无悔对待侵犯自己尊严的学生或家长,你才配作老师。否则就是你老师的不是。这是那个“主义”社会一贯的伎俩,把公德、职业道德拔得高高的,让所有人都觉得自己卑微。

  就拿教师来说吧,除了“蜡炬成灰”你不能有别的选择!你不能有正常人的情感,不能有喜怒哀乐。为什么说“高尚公德观”是人类文明最邪恶的逻辑?因为它背离人性,大多数人做不到,于是只能做假。所有“主义”的社会都会塑造一个个英雄的标杆,供人们来顶礼膜拜,给你打个样,你照着学就是了。质疑“标杆”就是离经叛道,就是大逆不道。

  社会上对于当今教师行业的质疑与否定,大多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以偏概全对于普通民众来讲也并非什么十分不正常的现象。可是对于一个肯思考,又对某些社会问题颇具见地的人来讲,就是一种情绪的宣泄,非理性认识了。这种现象的存在也属于正常人性的反映,即便是肯于思考,对事物认识能力较高,也难免受个人经历影响,时或产生情绪化的观点。可是在被提醒后,仍然固执己见,往往就并非出于认识局限,而是民族劣根性在作祟了。余每每成文后,都会反复润色,去掉或修改情绪化的表述。但仍然会不时地在自己的文字中流露出情绪化的观点。当我们在否定某种现象时,须要换位思考的审视,站在道德制高点上颐指气使,作道德意淫,就不是认识局限,而是修养问题了。

  学生是否属于教师主张权利、捍卫尊严的筹码?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筹码”是一种主观行为。而事实上,绝大多数的老师,包括那些被认为缺乏职业道德,不配作老师的为学生有偿补课者,都并非目的明确用孩子要挟家长。而是一种中国特色教育模式内的正常选择。

  一个班四五十个学生(六七十个学生的班级目前仍大有存在),以老师的精力,根本无法个个都能经常关注。一个老师要想关注每个学生,班额不能超过30人,即便30人的班级,老师也不可能每天都关注到每个人学生,但30人以下的班级,老师基本可以时常关注所有学生。倘若超过30人,时常关注都是非常困难的事。30人以上的班级,老师要想时常关注所有学生,那就基本无法解决绝大多数学生的问题。因为人的意识并非工匠加工产品那么简单,需要复杂的干预,才能收到效果。那么问题就来了,一个是家长对老师缺乏信任不配合,甚至从中作梗,使教育工作无法继续;一个是家长信任老师,甚至愿意积极配合,那么老师是把精力耗在那个对老师不信任甚至从中作梗难以收到教育效果的学生身上去做无用功,还是把精力用在那些学生与家长信任老师甚至愿意积极配合能够收到教育效果的学生身上?当人们谴责“赢了老师输了孩子”的观点时,可曾想过对于那些渴望老师教育,并有条件收到教育效果的孩子,会因为老师要全“名节”,惧怕被指责,而把精力耗在那些家长从中作梗难以收到教育效果的学生身上,而错失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机遭遇不公?

  “嬴了老师输了孩子”,抛开现行中国教育的模式,有两种可能,一种老师真的气量小,缺乏职业道德,有时间有精力也弃孩子于不顾的渎职行为,一种是老师在现行教育模式内的一种无奈的选择。而在时下的中国大陆教育里,绝大多数属于后者。

  此文本不是谈教师课外有偿补课问题,可是谈到上面那个话题,就不得不说说教师有偿补课。在一个文明的社会,讲究公平交易。可是到教师身上,这种公平就成了罪过(见笔者拙作《荒唐“禁补课”何时了!》)。教师有偿补课,在职能部门的大力打击下,为什么屡禁不止,除了权钱交易的纵容,还有有偿补课的强大市场需求。这本就是社会忽视教育与家长贪婪观念导致的恶果。

  教育投入严重不足与被特色截留导致经费缺口,致使从事基础教育的学校无法为教师支付工作时间以外的劳动报酬。在一些欧美国家,为学生在工作时间以外补课,是由政府支付报酬的。可在天朝根本没有这笔财政开支。土地财政附带的并校卖地风与教育资源的严重分配不均,导致中小学生过度集中,因之而形成的教育质量相对下降,是课外补课市场强劲需求的深刻客观根源。

  当年职能部门为了迎合家长们无理要求(教师什么情况下为学生补课都应该是义务的),取缔了学校统一有偿补课,而不是查禁学校借统一有偿补课搭车收费的不合理现象【许多学校在收取这种打着给教师工作时间外劳动补偿的旗号收取的补课费用,一般只有三分之一多一点是用来支付教师补课报酬的。有些学校领导值班的报酬,往往是当天所有上课老师劳动报酬的总和。甚至有的学校领导的用车、学校的迎来送往消费都在这笔费用里支出】,因此催生了课外有偿补课的市场。可是全社会都无视这种客观存在的深刻社会根源,对于有偿补课不是规范化管理,而是不分青红皂白一律禁止。“禁补”一方面用来转移民众对于教育现状不满的矛盾,一方面掩盖了教育经费不能完全到位的体制性问题。

  本来学生有偿补课的需求,就是由于教育体制不合理(班额过大),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催生的。有些学校在教师工作时间外补课的劳动报酬外加收部分费用,就是弥补教育经费不能足额到位导致的办公经费的缺口(延长学生在校时间形成的水费、电费等)。“禁补”则达到一箭双雕,即平息了民怨,成功地转移了矛盾,又掩盖了教育经费不能足额到位的问题。

  “赢了老师输了孩子” 就如同教师校外有偿补课问题,起因都存在教育体制不合理的因素。可是整个社会绝少有关注这种问题根源的,却把棍子都打在了老师身上。人们只盯在了老师课外有偿补课的报酬上(职能部门应该做的是规定报酬上下限,而不应该是规定该不该),却无视教师课外有偿补课对于弥补教育体制缺陷导致的教育质量相对下降问题的客观作用。更无视教师课外有偿补课所付出的辛劳甚至健康代价。近年来,由于校际交流,出去交流的老师反映,那些在重点校工作的老师,学校很少查岗,也不追究他们迟到早退,因为他们想做完工作,几乎不可能出现迟到早退现象。没人查你,可你想把一天的工作做完就必须按点上班,做完一天的工作后,也就到了下班时间。

  休息日若还要给学生上课外班,就必须晚上点灯熬油地备课。因为你必须给学生讲出点质量来,否则人家学生家长也不买你的账。所以几乎所有在外面有偿补课过的老师都是疾病缠身。当他们被查处,并罚了巨款后,并没有见到怎么抱怨。因为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是挣那个辛苦钱好,还是不挨那个累好。贪婪是人的本性,教师也难以免俗。可是绝大多数的老师最初给学生有偿补课都是基于生活的必须。否则即便你夫妻都是教师,也无法承担独生子女的教育费用。教了一辈子书,要面对把别的孩子送上大学,而自己的孩子则因为贫困无缘于优质高等教育,这何等的残酷。倘若能够无动于衷,那他(她)也就不配作老师了。无情无义的老师,很难教出有情有义的学生来。

  一些站着说话不嫌腰疼的,一听“赢了老师输了孩子”立马就想到老师拿孩子当筹码要挟家长。却对家长的无知无礼没有分毫指责。似乎教育都是老师的事,即没有社会的事,也没有家长的事,所有问题都是老师的过错。所以当时余回复此君,如果老师们都象他所说的那样不堪,他的见地又都是怎么来的。他可以瞪着眼睛讲,他的见地与老师没有分毫关系。他没有这么讲,可是从他的观点中,余体会到了这层意思,但愿是余感觉错了!

  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希望,源于园丁们残存的良知!如果园丁们竭尽全力落实特色,改革开放的成就绝不可能有如今这么辉煌。那些指责教师们拿学生当筹码的人会不会比今天更多绝对是一个值得面对的问题。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这个民族将会更绝望。

  老师们主观上没拿学生当筹码,是因为不具备客观条件。可是在写此文时,余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教师应不应该拿学生当筹码?

  当教师受不到公正待遇时,整个社会没有多少人关注当事教师遭遇不公所受到的伤害,却全社会都在责怪教师遭遇不公时未能一如既往地对待工作。教师职业,只是一个与人类文明的未来有关联的比较特殊的行业。如果说教师肩负着人类文明的未来,却用一些光怪陆离的光环让园丁们享受着小贩的待遇,却肩负天下兴亡文明延续的使命,这是文明还是邪恶?是延续文明,还是要终结文明?

  善待教师就是善待孩子,就是善待未来不对吗?教师就必须一边遭受着虐待,一边无怨无悔地为虐待他们的人延续这背信弃义的“文明”才能被忘恩负义的人接受?

  教师不同于普通职业,的确应该具有高于社会平均道德水准的职业道德。可要求教师们遭遇不公,还能心如止水,授业程序不受影响,这得离人性多远呀!当听到“善待教师就是善待孩子”的观点时,那些自认为洞悉世事的人,不是首先想到善待教师能够使教师因为具有一个良好的心境提升施教的质量。而是首先想到教师是用孩子要挟家长,家长不善待老师,老师就不会善待孩子;听到“赢了老师输了孩子”时,不是想到因为干扰了教师的心态,影响到老师发挥施教质量,仍然首先想到的是老师用孩子要挟家长,家长不善待老师,老师就不会善待孩子。言外之意,你是老师你就必须做到遭受任何不公正时都不能影响工作。这是洞见,还是强奸人性?这同那些打着解放全人类旗号奴役劳动人民之流有何区别!

  这种助纣为虐的观点,是泯灭教师群体的最后一点良知。让教师们觉得反正怎么做都会令这个社会不满意,那还有必要冒那份风险去自作多情吗?余不否认同仁中有不顾亲情,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殉道者,可姑且不说这样“无情无义(牺牲自己对父母儿女,妻子或丈夫的责任)”的人能否延续人类的文明。即便能,残存的“凤毛麟角”又能否承担起教师的使命!

  残酷的形势,的确令余的心头时常笼罩着绝望的阴影。可是即便时下司法环境如此严峻,余也从来没有否认过,存在着心存良知的司法人员在支撑着这个社会的正常运作。教师队伍空前地堕落,余也仍然坚信,同仁中尚有许许多多秉承良知执教的园丁。在全社会都在蔑视他们所做的牺牲(虽无殉道的悲壮,却是延续这个民族文明的希望)时,他们依然不肯逾越心底那条良知的底线。这就是人性的伟大!如果说殉道者是火种,那么这些“被蔑视的牺牲”就是拾柴。没有他(她))们的牺牲,任你多少火种最终都将熄灭。对文明,愚昧往往比邪恶更具破坏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4-4-20 07:09 , Processed in 0.032889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