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258|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皖南诗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4 12:07: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皖南诗旅
一:抓住春天的尾巴
刚过谷雨,便是东方诗友约定的启程日期。经过九七年参加东方诗风重庆之旅时的故事,近年我早把出行的机动时间,从先前的一到两小时提高到四至五小时了。谁能保证高速路上不会再来一个那样的五十三车连环撞呢?
昨夜下了一宿的雨,清晨还在淅淅沥沥的落个不停,我想常听人说,江南的烟雨最是迷人。没想刚动身就提前遇上了,真是天意。女儿驾车到汽车总站,把我们送上了九点半直达重庆北站的大巴。正常情况下,自贡到重庆最多三小时。按照诗兄下午五时在北站汇合的指令,我们至少可以提前四小时到达集结地。车上高速路,雨基本上停了。空气清新,视野开阔,正是生命力蓬勃发展的春夏之交。两旁景物,虽早是绿肥红瘦,但仍说得上花团锦簇。我忽然想到李白的烟花三月下扬州句,古人说的是农历,现在岂不正当其时,心中忽就乐了,猛然冒出句:抓住了春天的尾巴!弄得周围的人莫明其妙,目光齐刷刷的聚焦过来。妻子狠狠的瞪我一眼,我只能抱以痴痴的傻笑,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并以此思路敷衍成章,成了十四行诗:
莫要问我,为什么活得这样潇洒
东方诗风,助我追回梦中的牵挂
格律体新诗好像一双翅膀
承载着我的灵魂自由升华
鲜艳的旗帜即将再次飘扬
东方诗友遍布在炎黄华夏
真善美成了我们共同向往
诗旅游踪一路上开满鲜花
追随太白豪放的雄浑气势
倾慕陶翁超然的隐逸淡雅
回归大众、现实、传统的指导思想
留下真情、民族、和谐的永恒佳话
不要笑我,像个返老还童的娃娃
东方诗风,助我抓住春天的尾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5 10:38:41 | 只看该作者
二:在重庆北站
不知从何时起,很多大城市的车站候车室,便实行凭票进出了。更有甚者,像重庆这种到处人满为患的城市,持票者也要等候通知,只能在开车前的一、二个小时,才能进去歇歇。其实在现在这种高速运转的社会,有几个人会没事跑这来蹲座位?来的都是客,却要逼着大家,像流浪的游民一样在站前广场经受风吹雨打、日晒暑蒸。难怪不是万不得已,很多人是不想坐火车的。加之车票是诗兄统一买的,在汇合前我们根本没有进站的资格。只好入乡随俗的在站前广场找了一角花台,让妻在树阴下休息。我则提了一个相机,混在人群里各处溜达。先前每次过这里,都有专车,来去匆匆,连多看一眼的机会都没有,难得今日得以从容。
目前这里的扩建和配套设施仍未完成,从几年前它刚刚由龙头寺火车站升级为重庆北起,第一次经过它时,我就认定了它的繁荣。原因很简单,菜元坝那个全国闻名的尽头站,早就不堪重负了。民间说那里是回水沱,往往连立足的地方也不好找。直辖后的重庆,必须要一个能适应其发展需要的交通枢纽站。从目前的构建看,从地下、地面的规模和周边建筑的距离等作综合分析,用不了几年时间,一个西南地区最大的中心站将面世了。但愿那时会和谐一些。当然这种垄断的经营方式不彻底改变,或许也只能是梦想。
妻子平生笃信观音,生就慈眉善目的,一向很有人缘。我还没走多久,她就被几个乞讨者围上了。其中有个妇女,明显是人为整成的残疾,坐在一块装有滚珠的木板上,一双细如柴棍的畸形脚盘在颈项上,靠一双手撑着地滑行。妻正在找零钱分发给他们,看来已经穷于应付。我急忙抓了几个一元的硬币给她,才帮忙打发走了。好造孽呵妻感叹!我不由长长一声叹息:好歹你也是医生,不管是先天、后天,有这样残疾的吗?你该给她点吃的,钱,她怕一分一厘都得不到呵!看着这个可能是从小遭毒手致残的畸人,我心里隐隐作痛,那女人是一张娃娃脸,笑起来很阳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6 11:46:44 | 只看该作者
三:接风宴设在“张家厨房”

      江南的三月,黎明来得早。我们六点过到达合肥,已经大天白亮了。我有些不太适应。晚上熬惯了,每天不到八点不起床的。看到齐云来接站,心里很感动,起码他在凌晨五点就开始了行动。安排住宿的地点离车站很近,旅馆暂时还提供不了客房。我们只把行李安顿后,便跟随他去百年老店“永和豆浆”早餐,沿途到处是晨炼的人群和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千城一面正是时下的中国特色。
     等我补足睡眠,好像也倒够了时差,未来几天的生活频率,大概就和今天一样了。中午是安徽诗友的接风宴,在临泉路与胜利路交叉的路口附近。呵呵,“张家厨房”!这名字特别、于我更是倍感亲切。更让我吃惊的是,这块红底金字招牌,居然是国学大师启功先生亲笔。单就这四个字,已经就很够味道了,须知要对得起这四个字,就不会太俗的。果然内里的装修风格呈现古色古香,极有品位。整体基调是大红与金色相配,即喜庆又高雅,更透出华丽与尊贵,我们定的是二楼雅间,雕花门窗,桌椅餐具都很考究,每一处细节都很到位,特别欣赏“张家厨房”那印章式的金色篆书标记。在无声中流淌出的文化内涵和古典韵味。
     虽然人尚未到齐,但也刚好满满一桌。酒是有名的口子窖,皖菜平时虽未吃,但感觉和各城市的高级饭店也差不多。似乎正在同化。和川菜比,则清爽宜人些,我喜欢。席间手机震动,微斋兄发来南京至合肥车中一诗:诗囊满贮六朝秋,三日金陵兴未收。趁得吟笺馀一半,停车又赋古庐州。我当即朗诵出来,给大家佐酒。旋即成:
答微斋先生车中有寄电信:
接风欢宴中,佳句降虚空。谢兄诗趁酒,满座尽春风。
看来皖南诗歌之旅的酬唱,已经拉开序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7 11:40:59 | 只看该作者
四:风尘仆仆奔历阳

出肥东、上高速,过含山、走和县。主要是省道,且正值扩建中。车是二十多座的金龙中巴,性能不算很好。但司机到是技术不错,经验丰富的老司机。导游是个很年青的,背着一本地图和安徽旅游介绍书的小伙子。具体路线也靠问询着前进。好在安排有地陪。进入和县境后,便有一个长得很乖巧的小美女来接着,指挥旅游车停在了县治历阳镇的公园门口。除建有一个仿古牌坊作为公园大门外,里面就是新修的一个广场和一个小亭。或许我们来得不是时候,静静的见不到一个人影。且因新园子是以广场为主,根本没有树木。近午的春日艳阳也很烤人了,根本无法驻足,导游便引我们顺大街向陋室走去。
     满城最多的就是建筑工地和房地产广告,用尽一切诱惑性的词语,来吹嘘这块风水宝地的金铺、旺铺。这里并不像是在搞旧城改造,像是干脆的拆了来仿古重修。就在要拐进陋室的横街时,远远的看到对面拆掉的房屋后,还有残余的城墙和城门楼,但显得很矮小,按现代人讲排场的眼光,肯定瞧不起,搞不定要重修个新的城门楼呢。
     陋室应该还是在原址,但刚新建或新维修过。房屋到是比较窄小,究毕形状式样古籍上有记载。但前面规划了很宽阔的园林,刘夫子也被请在了园林中来招徕生意。和去年访八大山人的青云圃一样,来了个闭门谢客。好像他也并不太满意现在的新居,干脆大大方方的就在坝子头和大家合影作别。余感而戏之曰:余感而以刘禹锡当年传下之词牌:潇湘神*,戏成一阙:
    刘诗人。刘大人。当年也甚重斯文。
    我辈虔诚来拜谒,为何久久不开门?
     *据传此为刘以迎神曲自填的词,原词为: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8 10:37:52 | 只看该作者
五:关于陋室不陋及刘禹锡其人
同行诗友面对这整体布局的宏大规划,和隔雕花圆窗隐约可见的白墙黑瓦、斗拱飞檐、绿茵遍地,松竹扶疏的清幽小院,和那典雅庄重,仿古生辉把它与我们及闹市隔开的院门围墙,都觉这和他自己援引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实在无法相比,虽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之景况。实无民间茅庐草庵之简约。便多有何陋之有的感慨。其实这是忽略了官衙和民宅的区别。这和现今一个小小乡镇长官,修建起仿天安**城楼的镇政府;一个地市级书记修八星级办公大楼相比,实在太简陋了!究毕刘大人当年贬职下来,也是一个州的一把手。此陋,只是相对他而言。其实当地县志记载,明、清,都重修过,肯定每一次的修复,都不同程度的增添了时代元素,现在盛世重修,当然要加入些当今的流行作派,我们也应该理解才好。
我对刘夫子的崇拜,可以说是幼承庭训。家父对他和白乐天的评价甚高。自然也少不了柳宗元。因此我的启蒙教育中,就有他们的诗歌。为了提高我的积极性,更演绎成一些诗话故事。记得最先背的两首诗就是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和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父亲是将这刘十九说成是刘禹锡的。因这名特殊,便深深的印在了心里。稍长,更将两人的唱和诗背得烂熟: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特别是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其它如:乌衣巷、西塞山怀古等许多词美意绝、哲理深邃、惊俗骇世的诗歌、散文也在青少年时代就熟读过的。
虽然后来早已体会到,这是父亲借读诗发泄自己怀才不遇的心理。但他开启的这扇门,对我这一生的影响是太深了。当然对这位自称汉代中山王之后裔,作过朝廷高官。因与好友柳宗元等人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抗颜直谏,惩治贪官,坐罪遭贬的诗豪,一直心存仰慕之情。更得十四行诗一首:访和县陋室遐思:
天上忽一场风云变幻
贬下了一群文豪诗仙
空谈难消除民众疾苦
二王八司马下放凡间
         *
灾难考验着诗人良心
刘禹锡一篇短短铭文
坦诚出平生志向追求
博得古今多少人共鸣
         *
安贫乐道中经历磨劫
平和淡然的笑傲苍天
闪亮的八十一颗珠玑
让你永生在文学圣坛
         *
陋室已成了你的代名
接引追随仰慕的知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9 11:39:08 | 只看该作者
六:穿越时空的三十一声钟响
       谒霸王祠-------终于得以瞻仰从小就倾慕的大英雄项羽,和实地考察他最后一战时抛头颅、洒热血的乌江旧址,真有点难抑心中激动。时间已当正午,灿烂的阳光下,漫坡遍野的青绿昭示着生命的活力。鲁迅的一联诗,涌上心头: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二千多年的岁月,几经沧海桑田,乌江早无可考,残留有驻马河短短的一截浅沟。抛首石默然屹立河沿,凭添几分悲壮色彩。正殿上他那尊威猛高大的塑像,尽显男儿的雄豪霸气。我黯然良久,终于领悟到,我这一生的偶像,原来就是他体现的敢拚精神。
     遵照祭拜霸王的惯例,我奋力连续撞击了三十一响的霸王钟,在宏亮悠长的回响中追思英雄三十一年的精彩岁月。由衷的感叹道:人生如此,足矣!“乌江镇口、凤凰山上;纠纠雄魂、神州景仰.真不愧乱世中一代战神,听叱咤纵横如大江流淌.千秋万代、雄风犹在;视死如归、华夏脊梁.有破釜沉舟的英雄气慨,看勇猛刚烈如日月辉光。骑士坡体现决斗的意志;抛头石成就不屈的悲壮;乌江亭诉说气节的高尚。莫要说世俗只看重成败;有几人心底不倾慕霸王;敢拚的精神在青史留芳。
     说到霸王,不能不提及虞姬,别看她连名字也未能留下,虞美人早已是中国人心中贞烈的化身。现在霸王祠前的相依树及其传说,更增添了好坚贞不屈的美好形象。仅以“题相依树”以祭虞姬“
美人香树愿无违,贞烈虞姬万世稀。
牛啃刀割终不悔,生前死后总相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0 17:18:28 | 只看该作者
七:渡江轮上
几乎是马不停蹄的奔波了一上午,大家都有些疲倦。而地陪楞是在电话的指挥下,把我们专程送到一个乡下的人人家酒楼去午餐。现代旅游业的潜规则,大家都是清楚的。反正是客随主便,能够理解。但专门跑十多公里去用餐的事,到还真是第一次遇着。心里很好笑,这样值得吗,心里已隐隐预感到,下午的行程麻烦大了。果然车返回乌江镇后,小美女和我们告别下车了。行前给我们唱了一支歌,算是安慰,大家都很感谢她,陪着我们过了一个很愉快的上午。
到达石跋河的马和渡口时,已是下午三点,江南钢城马鞍山市,隔江遥遥在望,我们将从这里横渡长江。据说如果没有这渡口,车辆必需绕道南京或芜湖。至少多跑一、二百里。这儿已经是万里长江的下游,远非我在四川经常跨越的长江可比。正常水位时航程约三千四百米,单就那烟波浩渺的壮阔景象就令人陶醉了。我已经好多年没有和长江这样的亲密接触了,一时精神陡长,倦意全消。看看诗友们大多都很兴奋。和其他等候过渡的旅客、司乘人员没精打采、无可奈何的神情相比,迥然不同。我们上了渡口最为高大的自航渡轮,有高高的龙门舰桥,旗杆上飘舞着鲜艳的国旗。虽然一次可以渡一、二十辆车,但船头上、舷梯上,几乎全是我们的人在活动,队旗随着红木蝶翩翩飞舞,应和着国旗的节奏,欢快的吟唱。一个诗人兴致来了时,往往被人视作颠狂,一群诗人激动起来,该给世俗一个什么印象呢?事后,妻子告诉我,有人在打听你们是干什么的呢!总之当时心中有个感觉:这船在那一段时间,就是东方诗风号!更因之在马和车渡的江轮上,得绝句两首:
龙门高耸国旗扬,石跋河边争渡忙。
汽笛三声风浪静,东方诗旅跨长江。
其二:
芦荡沙洲河口藏,春阳熠熠弄波光。
云涛一色难穷尽,始信江南是水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2 11:10:03 | 只看该作者
八:漫话牛渚矶(采石矶)

采石矶本名牛渚矶。与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合称长江三矶。在原当涂县城西北采石镇的西翠螺山,因突兀江流,地势险峻,扼长江天险,本为历代兵家争夺、群雄角逐,浸透鲜血的凶煞之地。但由于诗仙李白曾多次登临,触景生情,写下《夜泊牛渚怀古》《牛渚矶》、《横江词》等脍炙人口的诗篇。更流传有他在此身穿宫锦袍、泛后舟赏月坠江;或醉酒投江捉月、骑鲸上天;好几个不同版本的动人传说。表达后世对诗人的爱戴之情
早在唐朝元和年间,采石矶便建造了太白楼。历代骚人墨客慕名而来,唱和不绝。就是白居易、刘禹锡、沈括、梅尧臣、陆游、天文祥……等来此追思、漫游,传有诗文纪录的名人,就多得数不清。这里处处皆留下了,许多清奇丽绝的诗赋题咏。采石矶原本景色优美,自从和诗仙李白的名字紧紧捆绑在一起后,千百年来声誉不衰,几乎一沟一坎;一石一木都沾上了仙气。原有的、重修的、新建的亭台楼阁、名胜古迹,密如繁星。音韵矶头一带就有:赏咏亭、问月亭、谈笑亭、江山好处亭、蛾眉亭、然犀亭、三元洞等多处。新时期以来,更成为江南的游览重点,吸金宝地。天天游人如织,常常在移行换步间,一脚就踏着两、三个景点。如果没有导游,真会入宝山而空返,徒伤雅兴而已。
幸运的是,我们车到马鞍山后,上来的地陪潘导,正是这样一个称职的精英。我们到达的时间本来就已经很晚了,加上现在的景区都是老爷。下班时间是铁板钉钉钉!他指挥着快速的进入唐贤街,过锁溪桥,通过斡旋,让我们的金龙车直接入园,开到了翠螺峰下的青莲祠大门口,最大限度的给我们赢来了游览参观的时间。正如事后诗兄给他的赠诗所说,他不但是业界的优秀导游,更是虔诚的诗民。QQ名就是“为李服务”,念李诗倒背如流。有意思的是他们将李白的粉丝称为白粉。潘导更笑称,李诗亦如白粉,能叫人上瘾。使我不由记起先前写过的唯一一首:“咏李白”诗:
凌云健笔写华章,不恋金龟爱羽裳。
浪迹半生庸吏妒,风流一世粉丝狂。
有心报国清君侧,无意从戎谪蛮乡。
落魄途穷悲志短,临终独唱醉残阳。
现在时过境迁,更有进步。当时用“粉丝”一词,还被人非议过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5 13:44:06 | 只看该作者
九:捉月台下篡改太白诗
采石矶头、燃犀亭前,临江峭壁,有一石嵌于其上。因年久风化,几百年前已有一半坠入江中。但现在看来更显自然。据说当年是一巨石,翘首凌空,突兀江干,非常险峻。镌刻“联壁台”三个大字,字下方刻有明嘉靖年间,自称天台狂客蔡景尧所书的关中东州纪元凯的诗句:“峨嵋峭孤绝,游子往不歇。又见谪仙人,空江自明月”。先前民间传说,李白酒醉后从此台跳江捉月而死,故直叫舍身崖或捉月台。 明正德间太平知府傅钥,陪同池州知府何绍正、徽州知府刘志淑、安庆知府胡缵宗及刑部主事方豪来此游览,嫌“舍身崖”名不雅,遂改名“联壁台”,由方豪书写,命工匠镌刻石上,署名思道(方豪字思道)。目前能见的字,早非原壁。这里在上世纪当李白逝世一千二百二十五周年之际,塑起一尊太白雕像,高约2米,有台座,合金钢制成。体态飘逸,展大鹏之翅,为醉意朦胧飞仙之状。配上绝笔临路歌,增添了新的意境。如今这方寸之地成了集古迹、传说、新景为一体,俯瞰江流、追思过往、缅怀太白的最佳处所。是潘导给东方诗友引见的第一景点。
要真正的认识这采石矶之妙,体会李白夜泊牛渚怀古的诗意,还得在捉月台下的江水之中。自然要下码头,上游船。我把白诗篡改几个字,就成了记录我们此行的山寨版:“牛渚西江上,青天无片云。登舟望春日,空忆谢将军。我辈来高咏,斯人不可闻……”哈哈,不上船如何写得出:“绝壁临巨川,连峰势相向。 乱石流洑间,回波自成浪。但惊群木秀,莫测精灵状。 更听喇叭啼,忧心醉江上。”好在一千多年了,夫子的版权期,应该早已过了。乱整乱印都不犯法,诗仙也只有干瞪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6 16:16:49 | 只看该作者
十:太白楼头探玄妙
太白楼原名谪仙楼,据传始建于唐元和年间。目前能够确认的较早纪录,是明正统五年。由工部右侍郎周忱,命广济寺僧人在建清风亭的同时,于亭前建谪仙楼,祀太白像于楼上。清康熙元年,太平知府胡季瀛重建,始易名“太白楼”,并将神霄宫旁的李白祠移建于此,形成楼、祠合璧的格局。惜咸丰年间,毁于战火。今日见到的太白楼,已是光绪三年兵部右侍郎彭玉麟捐资重建的。其后又几经修茸,面貌一新,更把李白纪念馆等到整合在一起。已具近代栋宇轩翔,规制壮丽的特点。显出传统宫观祠堂的飞檐重阁、歇山屋顶、雕梁画栋,碧瓦朱甍。呈现出一派金碧辉煌的宏伟场景,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并称“长江三楼一阁”,有风月江天贮一楼之美誉。
太白楼座北朝南、两进三层,靠翠螺山,临长江,拥浓荫。门额上蓝底金书“唐李公青莲祠”。两侧石狮蹲伏,庄严肃穆。走进此楼,便能体会到中国古建筑依山取势,构思巧妙,结构紧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风水法则。这里是前楼、后祠,祠顺应地势,就坡而建,借回廊与前楼二层相连,天衣无缝。在小小方寸之间,给人幽深雅致的感觉。可惜我们到达的时间,离下班已经太近了。这是再好的导游也无能为力的事,只好跑马观花,择要观赏。所有庭苑里培植的名贵花木,侧壁及橱窗内珍藏的碑刻、楹联、诗拓片、诗意画、名家手笔,均一晃而过。有记忆的唯三楼檐下高悬的郭沫若手笔“太白楼”匾额,字体遒劲,不愧川中才子之誉。大家在祠堂正厅供奉的李白站像前拍了几张照片,便沿楼内木梯登上三楼去了。楼内布局更觉精致,也有一尊黄杨木雕的李白半坐卧像,手持酒杯,仰面遥向槛外奔流不息的大江,仿佛正发出光阴易逝,人生难再的浩叹,眼中流露有无限的忧愁。一幅:“仙从天上谪,月向水中捞”,横额“千载独步”的楹联,恰到好处的归纳了他一生。这才是真实的李白,手中的杯,壶中的酒只是一个引子,一个掩饰心中孤独痛苦,聊以避世的寄托……
诗仙被供上神坛后,各种美好的传说早已多于真实。遥念以李白之才,尚且怀才不遇,晚景凄凉至此。不免有些黯然神伤,旋成登采石矶“太白楼”以叹:         
太白楼头望大江,烟波浩渺脉源长。
举杯邀月成诗侣,跨鹤朝天谒上皇。
六逸竹溪传雅韵,八仙京洛醉华章。
壶中玄妙知多少,莫怪先生酒后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22-10-31 11:59:56 | 只看该作者
十一:夜赴宣城
我们一行刚走出太白楼大门,就闭馆了。尽管天色看起来还早,时间却已快到下午六时,而预定的宿营地在宣城,虽然我不知道精确的里程,但早在接到本次活动的行程安排时,就在地图上画成了一个略成三角的大圈。知道安徽诗友这次的确是费尽心力,经过周密策划才拟定出这个路线图,因为从集中地合肥出发,几乎是围绕着巢湖和安徽省的长江流域走了一转,把其最美好,最富庶的一面,与我们分享。所以对各点之间的距离,心中有个大慨,知道至少应该有二百公里左右。真怕又遇上午的情况重现。然而更让人忧心的事发生了,地陪送出园和我们分手后,司机和主导对这一带的路线都不太熟。开始问路并查起了地图,也真难为他们,我们这趟追寻李白足迹的诗旅游踪,原本不是常规路线一个省,那么大、加上现在变化快,冷不丁又冒出一条新路来,有谁能分得清?幸喜大方向没错,路况也好,总算在天黑前从芜湖城边经过,驶上了往宣城的高速路。果然不出所料,离目的地还有百余公里。
夜色早已在不知不觉中降临,一车人大多进入假寐状态。我由于经常性的自驾出游,特别是夜行惯了,反到比平常清醒。何况是职业司机在驾驶,用不错我操心,便掏出随身小本,练句以消磨时间,草成:赴宣州市车中有作”
太白遗风在,追寻诗路来。当涂藏傲骨,采石弃凡胎。
秋浦留幽怨,宣城醉夜台。空怀济世志,辜负谪仙才。
夜八时,车下高速。地陪早等急了,在出口接住,要引导我们去访纪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 23:37:34 | 只看该作者
十二:敬亭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认为刘禹锡这两句经典,仿佛专为敬亭山和秋浦而设。在中国真正的爱诗之人,稍微有一定休养的,多少都对其有所了解。对这当之无愧的“江南诗山”,无不肃然起敬。
   其实这山就在城边,仅海拔三百余米高,山中也没有什么惊人的锦绣,主峰名很土气,就叫“一峰”。环绕山下的水阳江也就一条小河而已。但其诗文化的积淀,却异乎寻常的深厚。主要得益于南齐诗人谢眺,他在出任宣城太守期间,特别钟情敬亭山,写下了很多优美的诗篇,其诗名也因之鹊起。所谓“宣城自古诗人地”的美誉,实因谢眺而起,后人更尊称他为“谢宣城”。
   无独有偶,离谢公仙去近三百年后,中华出了个“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狂傲诗杰。偏偏他“一生低首谢宣城”,把这小谢奉为异代不同时的知音。继谢朓《游敬亭山》后,李白《独坐敬亭山》以其直抒胸臆、朴素无华的自然美,流传于世。“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寥寥二十个字,将其长期漂泊游离,饱尝人间冷暖,看透了世态炎凉后的怀才不遇、孤寂无奈的心境抒发得淋漓尽致,成了千古绝唱。古往今来,唤起无数知音的共鸣,敬亭山也随之名飞天外,真如谢眺诗:“合杳与云齐”了。
   继谢、李白之后,王维,孟浩然,白居易,杜牧,韩愈,刘禹锡,李商隐,颜真卿,韦应物,陆龟蒙;宋代苏东坡,梅尧臣,欧阳修,范仲淹,晏殊,黄庭坚,文天祥,吴潜;元代贡奎,贡师泰;明代李东洋,汤显祖,袁中道,文征明;清代施闰章,石涛,梅清,梅庚,姚鼐等。都以其生花之笔,为敬亭山吟诗写赋,绘画做记,寄景抒怀。据说已收藏有咏颂敬亭山的诗,文,画,记数千。
   难怪,直到什么都有人争夺的今天,江南诗山的美名,竟无人前来染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22-11-3 10:43:59 | 只看该作者
十三:我为敬亭悲哀
民间说:天生地造有黄山,神佛成就九华山。只因诗人爱敬亭,从此岳外添诗山。说敬亭山是诗人捧出来的,这的确是没有争议的事实。敬亭山不靠俊秀、雄奇取胜,也很少佛道之香火,却自古以来就为文人学士所青睐。从谢朓、李白,到开国元帅陈毅,垂青此山无非就为一个诗缘。此次亲临,唯觉有些遗憾。本不太高的山,公路已直达峰顶。山门的停车场也已至山半腰,给人一览无余的感觉。或许是因皖南的富庶,体现出的大手笔,仿佛像土财主炫富,按时下搞旧城改造的思路,正在要重建一个现代化的诗山。
除一个古昭亭坊,略为有点岁月,其它从旅游角度看,已无可取之处。要知道,我们走的可是敬亭山太白独坐楼景区,据说是这山景观荟萃之处。都没有什么特别发现,只能在心里追逐、瞑想着当年太白的仙踪,聊以自慰。其他游客的感受,可想而之,难怪连门票都不收呢。据说定位是向城市公园的方向发展。当然那公路,并不是所有人的车都能进去的,无疑只是留给达官显贵,附庸风雅时一用而已。至于这些现代化的工程和这自然景观是否融洽,怕要历史才能回答了。个人的感觉是这些附属的周边工程如广场、牌楼等愈是恢弘壮观,这山愈难承受。以至我有些疑惑,当初李白七次朝拜此山的虔诚,莫非真如媒体八卦,是为情所困?不由:
   问白仙
我从你蜀中故乡走来
知你胸中有无数丘壑
猜不透你缘何独爱敬亭山
      *
难道是追寻心中至爱
莫非真应了坊间传说
守候着九天飞降的玉叶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22-11-4 11:38:11 | 只看该作者
十四:牵情谢眺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自从李白在此楼对其作了充分肯定,表明了谢眺在自己心中的至尊地位后。这位出身高贵、少有文才,成名早、仕途顺的天才诗人,在后世的声望便愈来愈高。非但敬亭山历代修建的先贤祠,均被列在首位。更将宣城直呼为“小谢城”、“谢脁城”、“谢公城”了。
纵观中国历史,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每逢社会大动荡、大变革时期,便是文化发展最活跃,最出成果的阶段。谢脁出生在南北朝时宋、齐之世,母亲是当朝公主。他的世族贵裔地位,固然给了他直接进入上流社会,平步青云、展示才华的入门卷。但也很自然的将他推到了血腥的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心,最终因其难舍权势、崇尚当时流行的仕隐境界,一味逃避现实害怕杀戮。为人表面高傲内里软弱,终被阴谋诬陷,年仅三十六岁,便冤死狱中。但在他短短一生中,诗文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却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动摇的开拓创新和承前启后地位。他和王融、任昉、沈约、陆倕、范云、萧琛、萧衍等八人,最为竟陵王爱重,时人称之为“竟陵八友”。他们的诗歌创作,在体制和声韵上都有重大创新,成就了被文学史家们称为“永明体”的新诗。其中沈约编写的《四声谱》,总结了诗歌从乐府诗中脱出后,怎样寻求它自身的音韵规律。而谢朓诗名最重,他的五言诗,最早运用了《四声谱》成果,并汲取了当时民间和寺院经呗之声的营养。追求“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是中国古诗,在走向盛唐辉煌前的过渡,可以说是为日后今体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难怪他去世后,八友中的沈约还盛赞道:“二百年来无此诗也”;萧衍也在称帝后还追慕不已的说:谢朓的诗“三日不读,便觉口臭”。
谢朓的五言新诗,当时是“永明体”的旗帜,南齐诗人的冠冕。更主要的是他在同宗前辈谢灵运的山水诗上作了进一步的发展。与之齐名,世称二谢或称大小谢。并摆脱了大谢山水诗受玄言诗风影响,多少含有玄理的成分。以清新俊逸,工丽精美的诗语,自然的描绘山水,玄理成分消除殆尽。如“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远树暖阡阡,生烟纷漠漠。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等名句,已和日后成形的五言律、绝的平仄音韵,相差不远了。总之能让诗仙一生倾心的人,绝非是浪得虚名。
谢脁楼最后被日本军机炸毁,成了墓地,也是其侵华战争的罪恶铁证。六十年后新楼才在旧址之上重建。依然是座四檐高飞、气势可观的仿古楼台。它笑傲在闹市中心,遥对开元塔,俯牵水阳江,新建的府山广场,在正午的阳光照耀下,显得宽阔和寂静。这楼现在基本上是宣城开展各种文化活动、诗书画展之所在,到也是恰得其所。我们到时刚下班,只好在依依不舍的遗憾中离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22-11-5 17:30:06 | 只看该作者
十五:在皖南旅途中的思考
再一次领略了“王者风范”的特色皖菜后,我们乘车离开离开了这座拥有江南诗山、诗楼的宣城。美中不足的是没有时间去寻访纪叟的传人,品尝到当年李白爱饮的“老春”。加上这家招牌名很大的酒店,是地下室。空气不大好,餐后令人有些闷倦,在车上横顺是睡不着的,就着纯净水吞了袋灵芝茶后,便选了个很熟的小令来练句,写一点过宣城诗楼的感受:调寄“春光好”
诗缘盛,谢脁楼。风雅颂千秋。永明新体领潮流,依谱四声收。
时代变,形式乱。吟界百年混战。未来出路苦探求,莫待后人羞。
自己知道,我这一生,只是一个诗歌的爱好者。永远不可能像龙哥他们,有着坚定的信念去探索。我只需选定一个适合的方向,在他们取得的理论成果上实践。原本不用过多的操心,就如我从事的职业,只消按着现行的规则做就行了。但目前诗坛上的乱象,却依然使我感到迷茫。尤其十多年前,随着业余重心的转移,开始步入文学这个圈子。特别是新世纪以来,进入网络诗坛后,更增进了对中国文坛现状的了解,发现有些争论,永远是没有结果的。原因只有一个,诗人这个群体,从古至今就是由爱张扬个性,突出自我,最具开拓创新精神的人组成,每个人几乎都以自我为中心而各自为政,很难规范的。所以中国文学史上,只有小圈子内的互为认可,从来没有大范围的统一。唐朝今体的鼎盛,是得益于科举制度需要,实质上是行政推行。小谢和竟陵八友不就是成就于创立了“永明体”这一承前启后的诗体,才永远的留芳吟界吗?
看来方向的选择至关重要,我也不能光捡现成,确有必要进行一点理论上的探讨,不然永远只能在当前的乱象中混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22-11-7 18:00:24 | 只看该作者
十六:托举齐山
沙场点兵作大力金刚状,右手托起当年包拯为齐山正名题字的那一座山崖。一声大喊!咔嚓,镁光闪过,留下托举齐山的经典镜头。这是我看微斋作肩扛齐山状,引发的创意。这也是镌刻在齐山石壁、石头上众多名人题字中最出名的。这刚劲方正的“齐山”两个大字,真有字如其人的体现。也从此明确了:此山之名,非因其形而定。而是百姓感念唐贞观年间曾任池州刺史的齐映,爱游此山。因其勤政惠民,后人仰其功德,故以其姓命此山名。由此也可看出为国爱民,是包公平生抱负。
风流才子杜牧执掌池州期间,为此地造就了两处名胜。一个是因清明一诗,唱红的杏花村。一个就是因慕李白诗名,以其游秋浦诗中“开帘当翠微”的名句,在这齐山顶上建造的翠微亭。并在当年重阳节,与诗友张祜同游此亭时,即兴题七律,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 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叹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泪沾衣”。此亭、此诗从此几乎成了齐山灵魂。
齐山在古代,还是军事要塞。我们在宣城绕一圈后,经青阳九华山下到此,又回到了长江边上。岳飞当年出师池州,曾屯兵齐山,作练兵之地。现走进“池阳胜境”的山门,踏上台阶,便可见山嘴高台上的岳飞塑像。顶盔贯甲,牵战马,威武凛然。右侧碑廊,刻有其手书:精忠报国。有众多名人题跋,**穆的游翠微亭也在其中。“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好水好山看未足,马蹄催趁月明归。这是民族英雄一生劳碌奔波,乐观豁达的豪情实录呵!
我最欣赏宋人杨万里七律中的两联:“风月不供诗酒债,江山长管古今愁。谪仙狂饮颠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楼”。特别是那句“梦里曾来似旧游”最合我意,原来这齐山不高,很象我们那儿的丘山,又是由石灰岩构成的喀斯特地貌,多嶙峋怪石、奇沟异穴,有很多标了名的象形石。都是川南很多地方可见的。联想到一路行来的青山绿水,猛然醒悟这皖南地理颇似川南,是“村桥原树似吾乡”引发的感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22-11-8 22:43:46 | 只看该作者
十七:小议“杏花村”
我从小读书就不求甚解,往往凭一时兴趣和热情。但对自己认定的东西,往往又很固执。这次不亲临池州,或许到现在也会依然认为山西的杏花村,才是正宗!原因很简单,杏花树在中国大多数地方都有,相同的村名很多。只是让人们把它和酒联想起来的,怕要首推杜牧的“清明”一诗。恰好,很多年前,我就喝了一次汾酒的杏花村,自然这印象也就根深蒂固了。
现在的杏花村是重建的,据说当年被日本鬼子一阵狂轰滥炸,几乎毁坏殆尽。加之池州的管辖屡经变迁,没有及早重视这文化遗产,难怪其他地方争相冠名。当然晋商的实力和聪明是举世皆知,商标权最早被其取得。在品牌效应和近年旅游业兴起的经济利益驱动下,各地的专家学者为着本地利益,开始了大量的考证,为分享这一块金字招牌,展开了一场争夺。听说争商标的官司,打到了高院。其实个人感觉完全没有必要,杏花村既然在各地实际存在,就任其存在,多几个没啥不好安徽、江苏的,山东、山西的,各是各的争什么?
有意思的是各地关于杏花村的争论中,引经据典的都是文学作品。山东梁山根据的是名著水浒传。徐州丰县用的是苏东坡任职徐州时写的:“我是朱陈旧使君,劝农曾入杏花村”的诗句和明代丰县县令庄诚的一首诗:“断魂昔日寻沽处,异代而今尚有碑。胜地古来犹有迹,行人今去几多时。年年二月过春雨,日日斜阳照酒旗。好问东风乘一便,牧童歌里泛清卮。只有湖北麻城歧亭镇杏花村,因苏轼贬谪黄州路经时,意外地见到了隐居于此的友人陈季常。曾三次去那饮酒赋诗,尤其是他写的名篇《方山子传》有此处记录,流传广泛。乾隆皇帝又曾御赐巨匾“杏花古刹”于村庙。才引证了很多诗文,说那里是杜牧清明诗的原创地,很有些索隐派头。晋商财大气粗,旗下文人一反考据说,打起泛指说,认为是说有杏花开放的村落。这似乎也能让人接受。而更过激的说法,却不由使人大跌眼镜,说从杜牧一诗中,清明与杏花开的组合上来看,不可能在南方。小杜是陕西人,出入间经过山西也很正常。而至今汾州杏花恰好开在清明节那几天,以此坚持山西说。这就只能叫人感到孔方兄的伟大,有点胡搅蛮缠的味道。不过由此也提醒了人们,文化遗产的重要。
现在已经尘埃落定,这诗当是杜牧在池州刺史任上写的,分明是首即兴之作,只是临场发挥得好,通俗易懂、词句优美、音韵和谐,被后人用作启蒙教材,编入课本得以千古流传。现在那里的黄公井和全国独一无二的村志都是铁证。可惜这村现在早已扩建入城市中,只剩下个杏花村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0 11:51:43 | 只看该作者
十八:漂流在秋浦河上
池州现被人们誉为“千载诗人地”,杏花村也因此称“天下第一诗村”。它现在是秋浦游系列中的起始点。我尚沉浸在杜牧的藏名诗迷:“半亩山林半亩地,一曲牛歌一卷文”,和其妙对:“白锡壶腰中出咀,黄铜锁腹内生须”的回味中,车已将我们送到秋浦金水河漂流点了,时间已是午时,太阳正盛,河滩上晒满了救生背心,到正是漂流的绝好时机。
这和昨天下齐山后,顺道游的平天湖不同,也不似昨夜集体散步游的清溪。前者是从李白秋浦歌之十二中: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的诗意取名的一个水库。后者是第二首中写到的清溪: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到是很符合诗意,看得出就是当年李白漂泊时淹留过的地方,当然,现在是在城市中心区,早已精心打造成了一个开放性的公园。
这里却已经进入山区,应该是到了中上游了。基本上还保留着原生态,起始点在一个水利工程的栏河坝下面。春汛未来、水很温驯,基本上没有乱石险滩,全是颜色醒目的橡皮舟,无险有惊,仿佛在跟随着诗仙一道漫兴歌吟。因仿秋浦歌吟道:也爱清溪水,化身秋浦舟。原随夫子意,日夜伴君游。后来想到在李夫子面前,无论如何也只能是班门弄斧,真是苦学前人总不高也!便改用现代语写了首新格律,在秋浦流淌的诗歌中漂流:
你的山并不特别的清秀
你的水也非格外的清幽
只缘得意于一个诗人的钟爱
在你怀中发泄过失意的忧愁
*
你有个美丽的名字秋浦
你来自李吴山珂田源头
蜿蜒吟诵在风光旖旎的皖南
你有着永不喑哑的诗韵歌喉
*
你的山承继了太白潇洒
你的水酿成了诗味纯酒
你说谪仙记起了这一场约会
今天就将与东方的诗友同舟
我们在这诗意的琼浆中沉醉
追逐着流淌的诗歌尽兴飘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1 13:03:13 | 只看该作者
十八:漂流在秋浦河上
池州现被人们誉为“千载诗人地”,杏花村也因此称“天下第一诗村”。它现在是秋浦游系列中的起始点。我尚沉浸在杜牧的藏名诗迷:“半亩山林半亩地,一曲牛歌一卷文”,和其妙对:“白锡壶腰中出咀,黄铜锁腹内生须”的回味中,车已将我们送到秋浦金水河漂流点了,时间已是午时,太阳正盛,河滩上晒满了救生背心,到正是漂流的绝好时机。
这和昨天下齐山后,顺道游的平天湖不同,也不似昨夜集体散步游的清溪。前者是从李白秋浦歌之十二中: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的诗意取名的一个水库。后者是第二首中写到的清溪: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到是很符合诗意,看得出就是当年李白漂泊时淹留过的地方,当然,现在是在城市中心区,早已精心打造成了一个开放性的公园。
这里却已经进入山区,应该是到了中上游了。基本上还保留着原生态,起始点在一个水利工程的栏河坝下面。春汛未来、水很温驯,基本上没有乱石险滩,全是颜色醒目的橡皮舟,无险有惊,仿佛在跟随着诗仙一道漫兴歌吟。因仿秋浦歌吟道:也爱清溪水,化身秋浦舟。原随夫子意,日夜伴君游。后来想到在李夫子面前,无论如何也只能是班门弄斧,真是苦学前人总不高也!便改用现代语写了首新格律,在秋浦流淌的诗歌中漂流:
你的山并不特别的清秀
你的水也非格外的清幽
只缘得意于一个诗人的钟爱
在你怀中发泄过失意的忧愁
*
你有个美丽的名字秋浦
你来自李吴山珂田源头
蜿蜒吟诵在风光旖旎的皖南
你有着永不喑哑的诗韵歌喉
*
你的山承继了太白潇洒
你的水酿成了诗味纯酒
你说谪仙记起了这一场约会
今天就将与东方的诗友同舟
我们在这诗意的琼浆中沉醉
追逐着流淌的诗歌尽兴飘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2 11:26:26 | 只看该作者
十九:池州学院东方韵律悠扬
省、市级多家媒体、网络论坛先后报导:“四月二士五日下午,由池州学院中文系、安徽文学院、东方诗风论坛、《重庆文学》编辑部联合主办的“东方诗风”格律体新诗研讨会,在有着“千载诗人地”美誉的池州举行。来自全国10余个省市50多名诗人、作家、诗论家和教授与会,其中有著名诗人刘祖慈和时红军、著名作家许春樵、著名诗论家杨四平等……”这是我们东方诗风的诗友,以其自身在安徽省内的影响力,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协调、组织的。由于池州学院主管领导的重视,和有学院中文系广大师生的热情参与。基规模、热烈程度,已不须由我来赘述。其后连安徽新闻综合节目,谈文说艺在五一节晚,也播出了这场盛大的格律体新诗研讨和朗诵会,就可见其影响。
我只想说一下有幸列席这次会议的中心圈子的感受,就是更加坚定了我投身格律体新诗研究和创作实践的决心!这也是我在旅途中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正如时红军先生发言时,引用当年鲁迅曾评论毛泽东诗词:那不过山大王风格。而后世对毛泽东诗词评价,则是有君临天下的王者风范,促成了新诗词再度繁荣。而从新诗诞生之日起,就存在的格律体新诗,尽管一直人丁单薄,但作为白话新诗的一个重要流派,却也一直连绵不断,经过几代人的接力,重新走向兴旺。只要坚持不懈,终有发扬光大的一天。成功之日,世人的看法就不同了。
池州学院位于池州教育园区大学城,可能建成不久。江南典型的白墙青瓦、传统的马头墙、略带古典韵味的徽派建筑风格。布局对称、错落有致,给人明净素雅的感觉。但当时我总觉欠缺点什么?过后省悟,因它不洋派的高大宏伟,又因新建,缺少古木浓荫映衬的气氛。据说是全国首家独具徽派特征的学院呢。
这里离齐山不远,因为来时开路的车走错,一头闯入平天湖的后面,故知相隔甚近。这一带据说是国家级的生态经济示范区。中国人讲风水,特别事关千秋万代的树人大业。真是一块风水宝地。呵,难忘池州学院!
东方韵律在池州唱响
激动的歌吟婉转悠扬
生命装上了青春翅膀
诗花绽放让岁月芳香
     *
诗花绽放让岁月芳香
生命装上了青春翅膀
激动的歌吟婉转悠扬
东方韵律在池州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4-11-23 09:02 , Processed in 0.023040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