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敬亭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认为刘禹锡这两句经典,仿佛专为敬亭山和秋浦而设。在中国真正的爱诗之人,稍微有一定休养的,多少都对其有所了解。对这当之无愧的“江南诗山”,无不肃然起敬。 其实这山就在城边,仅海拔三百余米高,山中也没有什么惊人的锦绣,主峰名很土气,就叫“一峰”。环绕山下的水阳江也就一条小河而已。但其诗文化的积淀,却异乎寻常的深厚。主要得益于南齐诗人谢眺,他在出任宣城太守期间,特别钟情敬亭山,写下了很多优美的诗篇,其诗名也因之鹊起。所谓“宣城自古诗人地”的美誉,实因谢眺而起,后人更尊称他为“谢宣城”。 无独有偶,离谢公仙去近三百年后,中华出了个“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狂傲诗杰。偏偏他“一生低首谢宣城”,把这小谢奉为异代不同时的知音。继谢朓《游敬亭山》后,李白《独坐敬亭山》以其直抒胸臆、朴素无华的自然美,流传于世。“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寥寥二十个字,将其长期漂泊游离,饱尝人间冷暖,看透了世态炎凉后的怀才不遇、孤寂无奈的心境抒发得淋漓尽致,成了千古绝唱。古往今来,唤起无数知音的共鸣,敬亭山也随之名飞天外,真如谢眺诗:“合杳与云齐”了。 继谢、李白之后,王维,孟浩然,白居易,杜牧,韩愈,刘禹锡,李商隐,颜真卿,韦应物,陆龟蒙;宋代苏东坡,梅尧臣,欧阳修,范仲淹,晏殊,黄庭坚,文天祥,吴潜;元代贡奎,贡师泰;明代李东洋,汤显祖,袁中道,文征明;清代施闰章,石涛,梅清,梅庚,姚鼐等。都以其生花之笔,为敬亭山吟诗写赋,绘画做记,寄景抒怀。据说已收藏有咏颂敬亭山的诗,文,画,记数千。 难怪,直到什么都有人争夺的今天,江南诗山的美名,竟无人前来染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