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2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再说《心底的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4 12:51: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 align="center"><font face="幼圆" color="#003366" size="1"></font></p>
<p><font color="#003366" size="4"></font> </p>
<p><font face="幼圆" color="#003366" size="4">  十年前,也就是1999年,我曾写了一篇题目为《心底的话》的文章,是关于我们父子之间的心灵对话的话题。此文先是刊于企业报上,后转载于次月的《砥柱》杂志上,并收到了30元的稿费。虽然儿子当时尚幼,不会理解初为人父的心情,而且至今也未必看它一眼,但为人父,于儿深情,又何必炫耀于表呢? &shy;</font></p><font face="幼圆" color="#003366">
<p><br/><font size="4">  十年了,儿子已年方十八,复读那篇《心底的话》,不禁让人感触良多:譬如植木,初为嫩芽,后为小苗,再成小树,再再后来茁然为材。其间艰辛、劳顿、百般思虑何其漫长的过程啊!然,孩子身体的成长,也伴随着情感、智力诸方面的成长。正如当年我们的父母不可能全然理解我们那颗敏感而脆弱的心一样,我们也更不易与这个已经长大的小大人进行全开放式的沟通。儿子有儿子的成长环境,儿子有儿子特有的情感历程,这对于我们这些做父母的而言,仍然是完全陌生的世界。 &shy;</font></p>
<p><br/><font size="4">  时常,我们总想与儿子初膝长谈,交心换魄,然总有隔阂,沟通总难通畅。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代沟吧! </font></p>
<p><font size="4">&shy;<br/>  其实,我总以为自己还年轻,还是个孩子。圣云:父母在,不言老。也许是因为父母都健在的缘故吧,有时在自己的父母面前还不时地耍脾气、使性子,不曾有个大人的形。但我一望见亭亭盖顶的儿子,看看身边面如网织的同龄人,我就顿然觉悟:噢,已是年逾不惑的人啦! &shy;</font></p>
<p><br/><font size="4">  儿子小学以前,凡事总要早请示晚汇报,做老子的当然相当受用了。在单位,总没机会摆谱,有小儿这么规规矩矩地伺候着,能不悠然享受么?所以呢,不免严厉些,庄重些,装个大人的形,也同时挽回在外所不曾有的得体面子。虽然如此,那时平静的时候也挺自责:自个还不完形,还要求子完已形,不也太残酷了么?然每每想对小儿说一些亲昵的话时,话一出来总变了味道,只怕这该死的温柔,害了我那可怜的小子。 &shy;</font></p>
<p><br/><font size="4">  如今啊,小屁孩出息了,咱也没得机会多见面,更莫提什么吆五喝六的什么的了。人家呢,也没空听你那份罗嗦。总是你进来了,人家出去了;你该说话了,人家又推说有事,出了。即或是你不着边际的说,人家不吭声,我想也是左耳进,右耳又出了,没趣的不是?没辙了,看人家空间吧,密钥在手吗?发个短信,没根据地告诫,算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吧?人家死活不回复!设法弄到吃饭的场所,也总是埋头吸收,无意消化,自讨个没趣不是?再说,也不想一句话就搅乱了这个难得的聚。 &shy;</font></p>
<p><br/><font size="4">      话虽这么说,作为父亲,还是要对儿子多罗嗦几句,因为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孩子的事,谁都可推脱,唯这为人父的可是个难辞其咎的差事!嗨,咱下辈子可别摊上这份苦喽。 &shy;</font></p>
<p><br/><font size="4">      对儿子说话,其实就是唱独角戏,自娱自乐的,那台下的听与不听,只有天知道。算是尽责,以事天命之所指罢。 &shy;</font></p>
<p><br/><font size="4">      话至此,理当作结。特录以下的话,可视作再说《心底的话》的另类版本。故不再用散文的方式述说了,但以格言警句式列示如下,共七句,以图目下时兴的“七上八下”之吉言罢。 &shy;<br/></font><strong><font size="4">   &shy;<br/>      1、人生需要享用许多果子,有苦涩的,有甘甜的;有酸楚的,有辛辣的;凡此种种,都是命运所赐,受与不受由不得自己。 </font></strong></p>
<p><strong><font size="4">&shy;<br/>      2、有些果子是应该早吃,而且要吃饱吃好的,否则等极饿时再求,则悔之晚也,譬如知识、经验、阅历、健康、亲情、友谊等;有些果子必须慎重地吃,该晚吃的就晚吃,不该吃的就千百万别沾。否则用一生的改变去清洗,也是徒劳而已,譬如恋爱、爱情;譬如世故、玩世不恭、玩物丧志、自甘堕落,等等不一而足。 &shy;</font></strong></p><strong>
<p><br/><font size="4">      3、不要以为你所经历的只有你能体会,不要认为别人都不理解你。你才是一个刚进入青春期的青年,嫩得很哩。你所经历的涩苦、愁忧和烦恼,几千年前的人都经过。只不过:你现在乘汽车,人家坐的是牛马车;你吃的是飞禽走兽,人家崇尚的是五谷杂粮。论文明,你兴许并不比人家更好些;而你历史书上写的,却正是人家脚后跟走出来的印印哩。 &shy;</font></p>
<p><br/><font size="4">      4、亲情、友谊、爱情、事业、崇高、伟大、灾难、苦恼等词语,并非是现代社会才有的东西。故应明白,自己很渺小,这个世界却很宏大;自己走过的路并不长,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那才叫长呢。所以,即不要杞人忧天,也不要总埋头故纸堆,知识有时在书外,就像杜甫所说的:诗在诗外。 &shy;</font></p>
<p><br/><font size="4">      5、找朋友,别总事先设定限制,譬如年龄、性别、趣味、志向等。父亲为什么就不能成为朋友呢?当然,父亲知道,朋友不是个笼通的词,她还有很微妙的层次区分,故不见得是朋友就可抛却完心,全无隐私可言。 &shy;</font></p>
<p><br/><font size="4">    &shy;  6、对前途要有信心,建议三十岁之前绝不可迷信命运之说;对失败挫折要有耐心,一生一世都别灰心丧气。俗话说:人活一口气。一鼓作气,“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想想,这句话是谁说的?李白,咱们一家子!别忘了,你的名子与他,只是一字之差哟! &shy;</font></p>
<p><br/><font size="4">      7、最后,我把朋友二十年前赠予我的话再转赠与你:“夫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记住,这句话还是李白说的哟!! &shy;<br/></font></p></strong></font><br/>
[此贴子已经被水云间于2010-4-15 19:18:57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0-4-15 08:06:36 | 只看该作者
<p>父母有自己理解,孩子有自己的思维方式。而沟通往往能促进彼此的了解,增进父母与子女的感情。黄河是位非常称职的父亲,对于儿子的那份不厌的谆谆教导,言传身教,令人佩服,是我们这些孩子尚未成年的家长要学习的。</p>
<p>很高兴在论坛能够读到这样的文章,让自己那颗浮躁的心冷静下来,并思考,该如何面对那顽皮的儿子。</p>
<p>问好,黄河风~</p>
<p>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0-4-15 08:10:13 | 只看该作者
<p>“作为父亲,还是要对儿子多罗嗦几句,因为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孩子的事,谁都可推脱,唯这为人父的可是个难辞其咎的差事!嗨,咱下辈子可别摊上这份苦喽。”</p>
<p>呵呵,今生做父亲的成就感都被你尽享了,恐怕下辈子呀,你还会以身为父亲甘之如饴的。<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27.gif\"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0-4-15 19:08:12 | 只看该作者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有如此责任感强的父亲是孩子的幸运,很多人都是嘴上说,实际上做不到。佩服!</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4-15 19:09:51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5-5-22 22:02 , Processed in 0.013403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