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546|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八股文之余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21:51: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 align="center"><font face="楷体_GB2312"><font color="#000000"><font face="黑体" size="1"></font></font></font></p>
<p align="left"><font face="黑体" size="4"></font> </p>
<p align="left"><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font color="#000000"><font face="黑体">             <font color="#003300"> (一)破题?票房</font></font><br/></font><font color="#003300"> <br/>  我一直认为,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应该这样的:未看的时候很想看,看的时候很震撼,看完之后不后悔。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即便是看过很久了,它仍然可以不断引起你的思考。<br/>  因为很少看电影,所以对于电影的选择,更是慎重。是哪个电影公司出品的,导演是谁,哪些演员出演,都是考虑时的重要参考依据,延续了我一贯的挑剔。而自己虽不喜从众,但仍不能免俗,始终认为拥有好票房的影片必然有其过人之处。虽说群众的眼睛在大多数的时候都不是雪亮的,但想蒙骗过所有群众的眼睛,肆无忌惮地让他们自愿地掏出口袋里的钞票,还是需要实力的。<br/>  所以,在即将下线的最后一天,去看了《唐山大地震》。<br/> <br/><font face="黑体"><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font face="黑体">              </font></font>(二)承题?片名</font><br/> <br/>  片名叫《唐山大地震》,改编于旅加华裔作家张翎的小说《余震》。之前我拒绝看任何关于影片和小说的介绍和评判,不为其他,只是想不受任何干扰的去看一个故事。<br/>  但看完之后,我突然产生了挥之不去的疑虑,对于这样一个漫长的故事,这片名似乎有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唐山大地震》,按照我对题目肤浅的理解,尽可以花些笔墨去描述震前人们美好宁静的生活,也可以全景式地反映地震降临时的惨状,重点须突出抗震救灾过程中涌现出的或悲壮或温情的人和事,最后以赞颂群众不屈的革命精神和重建美好家园的坚定信心收官。如此这般的演绎,确实是有点流于俗套,但也许更切题一些。<br/>  而在冯导的电影中,唐山大地震至多只能算是一个引子,相对于后来长达三十二年的时间跨度来说,前面关于唐山地震的篇幅几乎短得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总有跑题了的感觉。<br/>  原著《余震》,我认为很恰当。所谓余震,是指在主震之后接连发生的小地震。这些不断发生的地震,虽然威力不如主震,也不一定会造成显著的灾害,但其对灾后的救援和重建却很可能是致命的威胁。取名《余震》,显然是巧妙地使用了这个词语的延伸义,隐喻劫后余生的人们,在生活重建和心理重建过程中无法避免的那些骚扰和余波。单纯就两个题目来说,后者无疑要形象得多,也更加意味深长。<br/>  电影制作是一个团队的通力合作,写小说却基本是个体的思想记录。相比之下,也许作家创作时所受到的干扰要远小于导演。我也相信,在把小说改编成剧本,再拍成电影,最后投放市场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和利益,也会受到来自各方的诉求干扰。舍《余震》而用《唐山大地震》,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营销包装的需要,先声夺人的效应,刻意迎合观众的心理等等,但放着那么妥切的题目不用,冯导此举功利之心昭然若揭,终是难脱哗众取宠之嫌。<br/> <br/></font><font color="#003300"><font face="黑体"><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font face="黑体">              </font></font>(三)起讲?眼泪<br/></font> <br/>  据说冯导扬言,如果看了《唐山大地震》不哭,就不是一个正常人。小东西说我在黑暗中哭得稀里哗啦的,其实我真没那样涕泗横流,正好感冒而已,真的。相反的,我还在影院里听到观众发出阵阵很不和谐的笑声,而且不止一次。看来和我一样不正常的大有人在。<br/>  眼泪,向来在各种文艺作品中具有标本的象征。美人鱼腮边的一滴晶莹,和怪物眼眶里打转的泪水,泫然欲泣和无语凝噎,长歌当哭和子规啼血,都是最打动人的画面。<br/>  但我想,不能用泪水多少来衡量电影的优劣,正如不能单纯用票房高低来评价影片的成功一样。看电影流泪的,人格是正常的;不流泪的,也不能就说他是反常的。而一部优秀的影片,应该专注于和观众内心的共鸣与交流,而不屑于仅仅是去赚取观众的眼泪。<br/>  流泪可以代表悲伤,但不仅仅只是悲伤。它还可以用来表达其他许多情感,可以是怯懦或脆弱,也可以是迟到的忏悔,还可以是重逢的喜悦,更可以代表内心的坚强。地震中倒塌的建筑物可以重建,内心深处的废墟却不是那么轻易地可以复原,震后的李元妮并没有以泪洗面,而是慢条斯理地收拾着自己残破的生活,有些无奈有些挣扎,但始终淡定。不靠眼泪来赚取同情,同样也不能指望靠泪水来赢得票房,那么用流泪来作为观影投入与否的指标,我就觉得不是那么靠谱了。<br/>  当然,对于一个擅长拍娱乐喜剧的名导演来说,一出手就拿出这样的悲情大作,这样的转型我认为非常不容易。但要做到不是简单用掌声和笑声、纸巾和泪水来衡量自己的作品,还需要进一步的修炼才行。<br/> <br/><font face="黑体"><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font face="黑体">              </font></font>(四)入手?硬伤</font><br/> <br/>  近来影视制作越来越粗制滥造,穿帮镜头蔚为大观。电视剧《李小龙传奇》中出现了空调、山地车和铝合金门窗,电影《英雄》中梁朝伟、章子怡的脚下居然有一只对讲机,古装电视剧《大清御史》里竟有一帧装裱精美的毛主席《卜算子?咏梅》,简直是无法无天,令人发指。至于清朝的武将佩着明时的雁翎刀,侵华日军的口号用了舒同体,不详朝代的古装袖子里突然伸出一只戴着表的手,我都已经觉得不算什么失误了,只能无可奈何地接受。<br/>  但是在冯导的电影里,竟也出现类似硬伤,却是出乎我意外的。片中方登究竟是如何毫发无伤的生还?相信看过电影的人都会产生相同的疑惑。这问题我想会有许多人会来讨论,我就不再穷追猛打了。试另举两例以说之。<br/>  其一、影片一开始是李元妮骑着自行车,轻快地穿行在大街小巷。如果说因为方大强在轧钢厂开汽车,家庭条件在当时还算是比较优越的,买得起自行车,这还情有可原。可后来电影中出现了满大街的自行车,有人骑着的,有停在路边的,这就让我费解了。要知道那是1976年,当时文革还没有结束啊,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多的自行车呢?<br/>  在我的印象中,一直到念小学的时候,自行车都是稀罕物。回来再咨询了父亲,果然印证了我的揣测。在那个物资极其匮乏的年代,我们所在的那个公社仅有一部自行车,退一万步来说,小街镇和大城市是无法比拟的,但在那样的年代自行车会普及率如此之高,我还是不相信。<br/>  其二、86年李元妮下岗做了个体户,装了一门电话却不响,于是请邻居老牛来修。老牛不但随身携带了两节即将派用场的五号电池,还轻车熟路地解决了电话机的故障。此时银幕上赫然出现的,竟是一台双音频电话机。此前元妮在老牛店里接电话时,用了一台西门子,镜头一晃而过,我没有计较。现在把个双音频电话机作为孤男寡女接触的道具,我真有点怒不可遏了。双音频电话什么时候进入中国的家庭,无法确切考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在八十年代中期,应该只有拨盘式电话机(即脉冲式电话机),按键式电话机(即双音频电话)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才开始普及。那时我已在上海,应该不算是当年孤陋寡闻的黄口小儿了吧。<br/>  诸如此类的差错,若是仔细推敲,应该还有不少。一个作品就该精益求精,即便是在细节上,也应力求尽善尽美。虽说穿帮镜头中外大片概莫能外,加勒比海盗戴阿迪达斯的帽子,特洛伊战场上空出现直升飞机,连新《红楼梦》里贾府游船的船舷上竟也公然挂出汽车轮胎,直让网友惊叹,到底是大户人家,玩穿越呢!<br/>  如此低级的失误,发生在其他人身上,我觉得尚可谅解。但冯导此等大师理当法眼如炬,盛名之下也必然爱惜羽毛,再说这些年冯导身边也想必聚集了不少精英,出现这种硬伤我就觉得有点不应该。<br/>  白璧难免微瑕,这样指责冯导似乎有些苛刻,但也许正是这样的批评,才能时刻提醒大师,完美的艺术追求永无止境。真心期待今后冯导的作品中,类似的瑕疵会越来越少。<br/> <br/><font face="黑体"><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font face="黑体">              </font></font>(五)起股?人情</font><br/> <br/>  凭心而论,冯导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特别是在一些冲突的细节处理上,个人认为是非常完美的。<br/>  只是影片中有些情节,我却觉得有点大违常理不可思议。譬如说,地震过后方大强的妈妈(即婆婆)、姐姐从济南赶来唐山,一家人讨论着今后生活的时候,婆婆表情异常凝重地提出要将方达带走。<br/>  当时我就觉得,这老太太也太不识人情世故了。这元妮好歹也算是你们家的媳妇儿吧,又没有打算带着方达改嫁,凭什么提出来要把幸免于难的方达带走呢?方达是你方家的长孙,可是他也是元妮的儿子。这场浩劫中元妮失去了丈夫和女儿,仅剩下残废的儿子,夫家人来唐山不是安慰元妮节哀顺变,帮助元妮重建家园,反而提出要把方达带走,大强刚死就如此将元妮扫地出门,实在是太不厚道。后来,宽慰话儿没有一句,倒又把以前的老帐都翻出来,似乎当年不同意方大强、李元妮这门婚姻,就不会有今天的悲剧了。李元妮深勾着头低下身子,不停地说 “对不起”,这个可怜的女人,刚刚在地震中失去至亲,不但要忍受婆婆的指责,还要承认自己莫须有的错误。真是情何以堪,如此人祸远比天灾更令人痛心。<br/>  还好这母女最终一刻还是把方达留下了,至少还让我们没有对这家人短暂的亮相给予彻底的鄙夷。<br/>  但数十年后,元妮自己却做了一次蛮横无理的婆婆。方达夫妇带着刚出生的儿子回家过年,方达执意要把小点点留给了元妮,只陪着小河回娘家省亲。虽说她没有提出要求,但至少是默许了点点的留下。当年的方达是她的命根,如今的点点又何尝不是小河的命根呢?小河呆呆地看着自己的儿子,方达拉了几次都不愿意动身,难道元妮真得一点都体会不出。她当年深谙被人带走儿子的痛楚,如今又怎么能安然把孙子留在身边?有点好了疮疤忘了痛的味道。<br/>  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延续,是因为不管经历什么苦难和灾难,都会有一些东西让人温暖令人感动,鼓舞着历史向前发展,这就是人性的光辉,人之常情,使人类文明得以绵延发展的润滑剂。<br/>  我不知道设计这样的一个情节出来,到底是为了表现什么。这没有反映出方达的天性至孝,倒暴露了他的霸道无礼,更衬托出元妮的自私。这与元妮一贯善良隐忍的性格是相背离的,我觉得这里是一处败笔。<br/> <br/><font face="黑体"><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font face="黑体">              </font></font>(六)中股?伏笔</font><br/> <br/>  拍电影和打仗的道理其实一样,高手必预先埋伏,悄悄留下一处奇兵,混战之中伺机而动,前后贯联,常有异军突起之妙。最初看似漫不经心的一笔,最后竟然能将一个荒谬的故事说圆满了,如此才能让观众彻底拜服。<br/>  我个人喜欢到处散布不实言论,“我家水井被风刮到隔壁去了”、“昨个儿我家骆驼掉茶碗里去了”,诸如等等。所以平时比较注意名家的伏笔,也好借鉴些经验以防日后出丑。常此以往,到是练出我一双擅于普遍联系的火眼金睛。<br/>  这影片中有几处伏笔,确实是值得称道的。试举例说之。<br/>  比如方、李在车上亲热的情节。刚开始的时候我一直在怀疑,这一段是否必要,与主题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以冯导的禀性,绝不是那种戏不够床来凑的作派,再说了他也不至于拿自己老婆开涮吧。后来我联想起地震发生的时间,觉得这段还是必须的,因为不如此就没有办法解释,地震发生时这夫妻俩为什么不在家,而只把两孩子放在家里睡觉。只是那天我带着女儿去看,总觉得那段表演过火了点,稍微暗示一下我们就懂了,也没必要那么放肆,是不?<br/>  影片开始的时候,元妮说起书包等用品,念叨着双胞胎的奇妙,这也应该是一处伏笔。我一直相信双胞胎之间会有一种感应,说不清道不明却充满着神秘。这姐弟俩震后失散于茫茫人海,冥冥中的命运,一次次安排他们近在咫尺却错肩而过,直到最后才相逢。他俩不假思索地选择了杭州这座城市,不约而同把自己的孩子取名叫点点,震后马不停蹄奔赴汶川,最后安排在一辆吊车前尽释前嫌。这所有的一切,既是偶然,又是必然,没有这点心有灵犀贯穿着,又如何说服观众相信呢。<br/>  还有方登在噩梦中惊叫着醒来,王德清痛惜地帮方登按摩额头,董军医却无端猜忌以致夫妻口角的那一段,估计有许多人都会不解。刚看的时候我也是,觉得是一幕莫名其妙多余出来的戏份,但后来我明白了冯导为什么要安排这一出,这就是方登为什么上了大学后两年都不愿回去的原因之一,因为猜疑所以避嫌,这正符合了方登要强的性格。<br/>  好的作品应该象一盆精致的盆景,修剪合度而自成风韵,虽是“缩地千里”、“缩龙成寸”,但每一枝每一叶都绰约生姿,全无一处多余的景致。巧设关卡,暗藏玄机,才能把这平凡的事情说得惊心动魄,前后又照映得合情合理。<br/> <br/></font><font color="#003300"><font face="黑体"><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font face="黑体">              </font></font>(七)后股?喜恶<br/></font> <br/>  有时候真的很难分清,到底是因为演员的倾情演绎才喜爱上那个角色,还是因为角色才喜欢上这个演技精湛的演员。影片中我最喜欢的,是徐帆扮演的李元妮和陈道明扮演的王德清。<br/>  李元妮,是一个极其平凡的女工,虽然没有高尚的情操,却始终执着于自己内心的坚守。灾后元妮一直不愿意离开唐山,只因为这里埋葬着她至爱的亲人,甚至执意不要方达为她买新居,只是缘于不愿改变那多年清明烧纸时的念叨。她不漂亮,但不是没人要,只是从地震那天起,那个以命换命的男人已经占据了她的全部,她自觉地把所有的男人都关在门外,所以她严辞拒绝了老牛的追求,心甘情愿地为方大强守寡终生。徐帆也一样,她不是他们那届学员中最漂亮的,也不是最有才华的。出道至今,她似乎也从来没有大红大紫过,但她塑造的每个银幕形象,都那么轻易地赢得了观众的认可,因为她很努力演戏,很认真地扮演好每一个小角色。<br/>  陈道明是大陆屈指可数的实力派男星,在影片中扮演的王德清,严格来说算不上是男一号。喜欢看他慢慢脱下军装扔在自行车架上,狠狠地给了辜负方登的男生一个大耳刮子,厉声质问那男生为什么还在打球。喜欢看已现老态的他认真地跟着退役的战友们排演合唱,得知方登回来后眼睛里不易察觉的那一丝惊喜。特别是方登为他系上围巾后,他大力拍着椅子的扶手,突然爆发的怒吼,最后却带着哭腔说“我天天都在担心!”。可怒气冲冲地转身,背手,慢慢踱到熟睡的点点床前,回头时他却露出略带顽皮的微笑,把一个老军人的威严自制和一个老男人的舔犊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br/>  而对于张静初饰演的方登,我实在是没有办法同情,更谈不上喜欢。年幼的她不懂得李元妮在选择救人时的挣扎,可是她却因此固执地拒绝所有人的善意,她一直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充满仇恨的世界里不愿意出来,因为“不是想不起来,而是忘不掉”。如果说她上学时不愿意回养父母家,也许是因为避嫌,但养母去世后她逃得杳如黄鹤,多年后才带着女儿去看养父,就显得有些凉薄了。李元妮或许还可以说是亏欠她的,但王德清夫妇对她视同己出,含辛茹苦把她抚养大,怎么可以这样来回报呢?而且我对于她后来的远渡重洋也不敢苟同。生理上她是成熟了,翅膀也硬了,只是大海的这边,有她的生母,有她的孪生弟弟,还有把她视若掌珠的养父,怎么可以轻轻忘却?<br/> <br/><font face="黑体"><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font face="黑体">              </font></font>(八)束股?后记</font><br/> <br/>  电影海报上醒目的位置,写着“23秒、32年”。对于李元妮来说,这是延续了32年的救赎;对于方登来说,这是一段绵延32年的怨恨。这是两个女人的故事,起因只是最初时短短23秒的巨震,而余波却至今才消除。<br/>  我没有看过《余震》,不知道原著中故事的结构、发展的线索、情节的设计是如何安排的,在改编成电影的过程中,又删减了哪些,又增加哪些。其中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到底是小说创作中的不足,还是剧本改编时的问题,我没有办法去验证。但在短暂的140分钟内,冯导以他特有的视角和手法,用一种洗练、跳跃的电影语言,记录和追溯了这一段历史,完整地叙述了一个关于亲情和伦理的故事,还是难能可贵的。<br/>  一直以来都对自己的情商持一种怀疑的态度,因为自己总会从悲情中看到喜感,在繁华中看到衰败。也总是在最不合时宜的当口,说出些不三不四的话来。所以对于在黑暗的影院中,我很镇定地看完了电影却没有泣不成声,心里总是有些内疚。虽然也冷眼看出了些许小小的破绽,但凭心而论,瑕不掩瑜,这部片子仍然不失为一部经典之作。<br/>  遂摹仿以往穷酸最拿手的体裁制式,形成一篇屁话连天的八股文,简称“屁股”。此屁股非彼屁股也,实乃缩写简称。呵呵,没有想到吧,洒家也暂且挂个羊头卖记狗肉,以飨我空间好色之徒。<br/></p></font></font>
[此贴子已经被水云间于2010-9-13 15:40:41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9-12 16:27:59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眸有心痕</i>在2010-9-11 21:35:38的发言:</b><br/>
<p>通篇细读了朋友的影评,的确写的恰到好处,思考的角度别具一格。小说原创《余震》的宗旨是地震后对这一代人的影响,而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宗旨是地震后人们之间的亲情。王登之所以说:不是想不起来,而是忘不掉,就是地震后的余震在心灵造成的永久伤害,以至于在男友背叛后,远渡重洋,就是想“眼不见为净”,以为这样就可以割断亲情的纽带。小说原创不管是从内容的内涵还是情节的起伏,都要比电影高出多少倍,但是,正像朋友在文中所说的:对于一个擅长拍娱乐喜剧的名导演来说,一出手就拿出这样的悲情大作,这样的转型我认为非常不容易。最后,感谢朋友带来如此精彩的文章。</p></div>
<p>谢谢眸有心痕的的点评!冯导是一个有想法的人,我对于成功的人士一直都是抱有这样的态度,没有任何一个成功可以是无缘无故的。可是对于成功的人,我们往往要么是仰慕他的光环,要么是只注意他的缺陷。冯导在中国电影中取得今天的地位不是偶然的,我没有看过他的许多作品,但凡看过的都觉得他的喜剧中总隐藏不住一种忧伤,说实话我对他是尊敬的,但这并不妨碍我对他的挑剔,呵呵。</p>
<p>版主要多提意见,不要光表扬啊!</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0-9-11 21:35:38 | 只看该作者
<p>通篇细读了朋友的影评,的确写的恰到好处,思考的角度别具一格。小说原创《余震》的宗旨是地震后对这一代人的影响,而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宗旨是地震后人们之间的亲情。王登之所以说:不是想不起来,而是忘不掉,就是地震后的余震在心灵造成的永久伤害,以至于在男友背叛后,远渡重洋,就是想“眼不见为净”,以为这样就可以割断亲情的纽带。小说原创不管是从内容的内涵还是情节的起伏,都要比电影高出多少倍,但是,正像朋友在文中所说的:对于一个擅长拍娱乐喜剧的名导演来说,一出手就拿出这样的悲情大作,这样的转型我认为非常不容易。最后,感谢朋友带来如此精彩的文章。</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0-9-7 22:49:11 | 只看该作者
<p>      <font size=\"4\"> <font face=\"幼圆\" color=\"#003366\">好的影评其实是不好写的,尤其对于不常看电影的或不关心电影事业的人来说,更是如此。</font></font></p>
<p><font face=\"幼圆\" color=\"#003366\" size=\"4\">    通篇细读了白开心先生这篇关于《唐山大地震》的影评,真为先生老到洗练的文字所折服!想必白先生必是一位不凡的文字工作者,当然更是一位铁杆影迷吧?否则,怎么能够那样细致入微、又恰到好处地把捏住文艺批评的分寸和火喉?人物褒贬合情合理,得失评判收放自如,不虚夸过誉,不文过饰非,即使冯导看后想必也会心存感激的...</font></p>
<p><font face=\"幼圆\" size=\"4\"><font color=\"#003366\">    白先生,你的光临,论坛顿时蓬荜生辉。闻香识君子,你华章一现,必引领风骚,共鸣四起;你妙笔轻点处,当是大伙们封尘未启之大开心矣!嘻嘻,一番贺辞,不算吹棒哪...</font><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63.gif\" /></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9-8 11:29:15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9-8 15:30:31 | 只看该作者
我已经好久没有看过电影了,不是不想看,而是不敢看,因为现在的电影确实没有什么看点。去看电影也很简单,不必带着大脑,只要随声附和的大笑就行了,什么时候笑得涕泪横流,那才叫入戏了。也不知现在电影拍摄的质量提高了,还是观众水平下降了,总之有好多的不和谐。早就想写一篇这类的文章,因为没看过电影,不敢写。今天读了白开心的《八股文之余震》,确实很开心,文章一针见血的揭露现在电影人为了适应市场、迎合市场而出现的种种低下的瑕疵。同时感谢白开心给国风的读者带来如此珍贵的文化大餐,真的谢谢你,国风因你而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9-8 23:01:03 | 只看该作者
点评张驰有度,观察仔细,不经意间便<font face=\"Verdana\">捕捉到电影中的瑕疵,<font face=\"Verdana\">淡淡清墨的泼洒,细水清流的细叙,</font></font>精彩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9-10 23:13:44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云中一鹤</i>在2010-9-8 15:30:31的发言:</b><br/>我已经好久没有看过电影了,不是不想看,而是不敢看,因为现在的电影确实没有什么看点。去看电影也很简单,不必带着大脑,只要随声附和的大笑就行了,什么时候笑得涕泪横流,那才叫入戏了。也不知现在电影拍摄的质量提高了,还是观众水平下降了,总之有好多的不和谐。早就想写一篇这类的文章,因为没看过电影,不敢写。今天读了白开心的《八股文之余震》,确实很开心,文章一针见血的揭露现在电影人为了适应市场、迎合市场而出现的种种低下的瑕疵。同时感谢白开心给国风的读者带来如此珍贵的文化大餐,真的谢谢你,国风因你而精彩! </div>
<p>谢谢鹤兄的夸奖!其实我也很少看电影,粗制滥造的太多,看了之后往往失望的占多。与一些装深沉的题材相比,我倒宁愿看一些喜剧,不需要装作沉重,不需要背负思考,只是单纯的娱乐。如此最好。</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0-9-10 23:16:24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细柳如烟</i>在2010-9-8 21:19:10的发言:</b><br/>欣赏白先生的文字功夫,不过相比较来说我本人还是觉得《老屋印象》更好一些,也许是没看过这部电影,思维不能同步吧。问好白先生,祝快乐! </div>
<p>谢谢细柳如烟的直言相告!我自己也比较喜欢那篇《老屋印象》,谢谢你和我一样喜欢,呵呵</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9-8 21:19:10 | 只看该作者
欣赏白先生的文字功夫,不过相比较来说我本人还是觉得《老屋印象》更好一些,也许是没看过这部电影,思维不能同步吧。问好白先生,祝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9-8 12:38:08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黄河风</i>在2010-9-7 22:49:11的发言:</b><br/>
<p>      <font size=\"4\"> <font color=\"#003366\" face=\"幼圆\">好的影评其实是不好写的,尤其对于不常看电影的或不关心电影事业的人来说,更是如此。</font></font></p>
<p><font color=\"#003366\" size=\"4\" face=\"幼圆\">    通篇细读了白开心先生这篇关于《唐山大地震》的影评,真为先生老到洗练的文字所折服!想必白先生必是一位不凡的文字工作者,当然更是一位铁杆影迷吧?否则,怎么能够那样细致入微、又恰到好处地把捏住文艺批评的分寸和火喉?人物褒贬合情合理,得失评判收放自如,不虚夸过誉,不文过饰非,即使冯导看后想必也会心存感激的...</font></p>
<p><font size=\"4\" face=\"幼圆\"><font color=\"#003366\">    白先生,你的光临,论坛顿时蓬荜生辉。闻香识君子,你华章一现,必引领风骚,共鸣四起;你妙笔轻点处,当是大伙们封尘未启之大开心矣!嘻嘻,一番贺辞,不算吹棒哪...</font><img title=\"dvubb\" border=\"0\"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align=\"middle\" src=\"http://bbs.zhgfwx.com/images/emot/em63.gif\"/></font></p>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9-8 11:29:15编辑过]</font></div></div>
<p>谢谢黄版主的鼓励!说得俺都不好意思了,呵呵。这篇其实也谈不上影评,只是自己观影时的一点零碎感受而已。因为零乱,所以分成几段来写,本来也没想写这么多,可写到后来有点刹不住了,就凑成这八段,正好借用了传说中八股文的格式,其实与八股文毫无关系,大概也算了一种哗众取宠吧。欢迎黄版多提宝贵意见,可着劲儿地削,照死里儿?,俺这人还是粉虚心滴,呵呵<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225.gif\"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0-9-9 19:06:51 | 只看该作者
\"李元妮或许还可以说是亏欠她的,但王德清夫妇对她视同己出,含辛茹苦把她抚养大,怎么可以这样来回报呢?\"电影改编了原著关于方登与养父母之间的关系,方登13岁的时候,她的养母去世了,她的养父对她做了不该做的事情。所以,方登对养父亲不起来,一直封闭自己。在电影中, 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个问题。电影把王德清塑造成一位慈父,所以让我们觉得方登不近人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9-9 19:42:52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0-9-9 19:41:22 | 只看该作者
<p>我们先看看关于唐山大地震的一些数字:唐山大地震地震震级为MS7.8级,给唐山人民蒙受了巨大灾难:24万人死亡;上万个家庭解体;97%的地面建筑、55%的生产设备毁坏;交通、供水、供电、通讯全部中断,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30亿元。当时西方曾有过这样的报道:“唐山将从此在中国的地图上抹掉了。”</p>
<p>唐山大地震是国殇,冯导居然把这个作为片名,纯粹是为炒作的噱头。还有广告的植入,让我们懂得了商业大片的魅力。文章以八股文的格式来阐述了自己对电影的观感,结构新颖,条理清晰。比较全面的分析了这部商业片的特色与不足,让我们了解,要从多角度,全方位来欣赏和评判一部电影。推荐精华欣赏!</p>
<p>问好老白~谢谢你带来的影评大餐,辛苦了!祝福秋安~<img src=\"images/post/smile/dvbbs/em27.gif\"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9-9 19:42:05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0-9-9 20:13:50 | 只看该作者
看先生的文字,比看电影还舒服,别具一格,论点论据俱全,结构严谨,精彩!静雅仰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0-9-9 20:58:05 | 只看该作者
<p>电影还未看先看了开心如此翔实细致的影评,等到看影片的时候就可以一一验证,以免哭的一塌糊涂,被冯导蒙混过关,O(∩_∩)O~。赞同开心的观点也觉得《余震》这个名字更好些,不单单是那绵延三十二年的余震,更是盘亘在人们心头久久不散的余震,而这余震的时间可能更长,是一生一世!</p>
<p>楼上已经表扬了很多了,我就不凑热闹了,顺便说一句这次没有拆你的台哦。要不要谢谢我O(∩_∩)O~。</p>
<p>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9-10 23:17:52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烟锁雾楼</i>在2010-9-8 23:01:03的发言:</b><br/>点评张驰有度,观察仔细,不经意间便<font face=\"Verdana\">捕捉到电影中的瑕疵,<font face=\"Verdana\">淡淡清墨的泼洒,细水清流的细叙,</font></font>精彩极了。 </div>
<p>这只能证明我没有入戏,光顾找茬了,呵呵。谢谢烟锁雾楼的夸奖,多提意见才好!</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9-10 23:20:20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水云间</i>在2010-9-9 19:06:51的发言:</b><br/>\"李元妮或许还可以说是亏欠她的,但王德清夫妇对她视同己出,含辛茹苦把她抚养大,怎么可以这样来回报呢?\"电影改编了原著关于方登与养父母之间的关系,方登13岁的时候,她的养母去世了,她的养父对她做了不该做的事情。所以,方登对养父亲不起来,一直封闭自己。在电影中, 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个问题。电影把王德清塑造成一位慈父,所以让我们觉得方登不近人情。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9-9 19:42:52编辑过]</font></div></div>
<p>没看过原著,但有一个朋友也告知我原著中有这么一段养父对方登不伦的情节。那么电影编剧在处理这一段时显然没有处理好,省略了的地方可以不要,但前后毕竟要照应才对。问好水云间!</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9-10 23:22:15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水云间</i>在2010-9-9 19:41:22的发言:</b><br/>
<p>我们先看看关于唐山大地震的一些数字:唐山大地震地震震级为MS7.8级,给唐山人民蒙受了巨大灾难:24万人死亡;上万个家庭解体;97%的地面建筑、55%的生产设备毁坏;交通、供水、供电、通讯全部中断,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30亿元。当时西方曾有过这样的报道:“唐山将从此在中国的地图上抹掉了。”</p>
<p>唐山大地震是国殇,冯导居然把这个作为片名,纯粹是为炒作的噱头。还有广告的植入,让我们懂得了商业大片的魅力。文章以八股文的格式来阐述了自己对电影的观感,结构新颖,条理清晰。比较全面的分析了这部商业片的特色与不足,让我们了解,要从多角度,全方位来欣赏和评判一部电影。推荐精华欣赏!</p>
<p>问好老白~谢谢你带来的影评大餐,辛苦了!祝福秋安~<img title=\"dvubb\" border=\"0\"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align=\"middle\" src=\"http://bbs.zhgfwx.com/images/emot/em27.gif\"/></p>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9-9 19:42:05编辑过]</font></div></div>
<p>我要谢谢你!每次都是你帮我编辑,帮我配画面,为拙文生辉。问候水版秋安!</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9-10 23:23:52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幽兰静雅</i>在2010-9-9 20:13:50的发言:</b><br/>看先生的文字,比看电影还舒服,别具一格,论点论据俱全,结构严谨,精彩!静雅仰慕!</div><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9f9f9\">谢谢静雅的抬爱!还请多提宝贵意见,呵呵。</fon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0-9-10 23:25:13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荷衣蕙带</i>在2010-9-9 20:58:05的发言:</b><br/>
<p>电影还未看先看了开心如此翔实细致的影评,等到看影片的时候就可以一一验证,以免哭的一塌糊涂,被冯导蒙混过关,O(∩_∩)O~。赞同开心的观点也觉得《余震》这个名字更好些,不单单是那绵延三十二年的余震,更是盘亘在人们心头久久不散的余震,而这余震的时间可能更长,是一生一世!</p>
<p>楼上已经表扬了很多了,我就不凑热闹了,顺便说一句这次没有拆你的台哦。要不要谢谢我O(∩_∩)O~。</p>
<p> </p></div>
<p>你没有狠狠地表扬偶,所以我一定要谢谢你!呵呵</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4-11-24 12:04 , Processed in 0.033373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