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15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茶陵之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7 17:40: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3366" size="1"></font></p>
<p><br/><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003300" size="4"><font color="#003366">    茶陵不远。从耒阳往北,经京珠高速,再往东,转衡炎高速,两小时就到。<br/>    茶陵之茶,并非以油茶出名,而以茶叶得名。因为炎帝神农氏“崩葬于茶乡之尾”,炎帝不仅是中华始祖,也是中华茶祖,所谓“陵谷多生茶茗”,唐代陆羽一部《茶经》,便是明证。茶陵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古老的采茶歌,至今传唱民间。茶陵的茶文章做得长久而响亮,有八宝茶,有姜茶,有豆茶,有芝麻茶,有萝卜茶,有盐茶。讲茶,唱茶,种茶,采茶,品茶,自古便是小城一道亮丽的风景。只可惜,近年来,茶陵的茶叶产量大减,茶油产量却有取而代之趋势。茶陵之茶,莫非要换做油茶?<br/>    茶陵人爱茶,茶陵人更好客。车到城区,一美丽女子,笑盈盈在等候。美女姓张,也是个才女,在宣传部工作,省作协会员,乃我和郑老师的文友。我们相识多年,平时很少联系,但友谊如茶,常在心中,历久弥新。张姐热情带我们到城区最好的酒店,联系景点门票优惠事宜。随后,彭永强也来了,还带着县文联的主席。彭兄是我在毛泽东文学院的同学,正忙一个大会。在三位主人的陪同下,一行二十六人,兴致勃勃参观了工农兵政府旧址,参观了?水河畔的南宋古城墙,城墙下的茶陵铁犀,一直到陪我们吃了晚餐,才匆匆离去。<br/>    茶陵之城,不大,十平方公里面积,八九万市民;茶城之街,不宽,车流井然有序,一点不拥挤;街旁之房,不高,大多五六层,店铺林立,商业繁华。漫步街头,惊讶的不是热闹,而是不少酒店招牌,耒阳也有。想想,也不奇怪,耒阳茶陵,本是近邻,一样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一样有两千多年灿烂文化,历史上都曾做过“州”,连耒水和?水都一样地清澈。耒阳茶陵,还是红色革命的老区,红军的故乡。八十多年前,朱德陈毅在耒阳闹革命,带领一万多耒阳农军,穿安仁,过茶陵,上井冈山,与毛泽东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于是,就有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首个县级工农兵政府,湖南著名的将军之乡。耒阳茶陵,一个是唯一以“耒”命名的县市,一个是唯一以“茶”命名的县,从此结下红色的情谊。<br/>    茶陵有河,名叫?水。水绕一山,唤作云阳山。山中多云雾,云雾生好茶。于是,在张姐带领下,进东门,沿一条新修的水泥路,缓缓攀登,去竹树掩映的仙山,寻茶,看茶,访茶。一路上,云遮雾绕,每一座山丘,每一处石岩,让厚厚的绿棉被包裹着,全是朦胧的绿,含羞的绿,梦幻的绿。曲径通幽,林木深深。无论是流泉飞瀑的神龙谷,还是深幽温润的天鹅湖,可以看到奇树古木,可以听到鸟语虫鸣,可以闻到草气花香,唯独不见一株茶树。云阳山的茶树哪里去了?云阳山的茶香哪里去了?问试剑的张良,斯人远去;问观音岩的菩萨,菩萨无语;问古南岳宫的老子,老子静默。寺中老和尚告诉我,好茶不易得,靠缘分,靠运气。他年轻时进山,见过一株千年茶树呢。而今,老子都老了,茶树哪会不老?<br/>    于是便释然,便大悟,便想起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无为,而无不为,便想起茶的清苦,叶的清香。其实,生活也罢,友谊也罢,就像一杯清茶,有甜,有酸,也有苦,但它始终充满着香味。这就是茶陵之茶的味道。这就是茶陵之茶的真谛。<br/><br/></font></p></font>
[此贴子已经被水云间于2010-12-29 14:02:26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0-12-27 18:19:27 | 只看该作者
<p><font face=\"Verdana\">茶陵之茶,在作者的笔下变得如此鲜活而灵动,读罢全文,一直在想,茶如人生,而人生靠亲情、友情、爱情支撑,而“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无为,而无不为”,不由得让人感叹人间的情总在有心与无心之间游离。有心则有情,无心就忘情。亲情也罢,支情也罴,都只属于有心人,有心人永远拥有最美好的亲情友情。</font></p>
<p><font face=\"Verdana\">最后借文中的一句??尾吧: 生活也罢,友谊也罢,就像一杯清茶,有甜,有酸,也有苦,但它始终充满着香味。这就是茶陵之茶的味道。这就是茶陵之茶的真谛。<br/><br/>我想:应该也是人生的真谛吧!</font></p>
<p>欣赏学习美文!遥握问好!</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1-1-2 17:33:54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3\">在百度查了下茶陵的简介:</font></p>
<p><font size=\"3\">       茶陵,因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崩葬于茶乡之尾”而得名,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县。地处湖南东部,隶属株洲市,北抵长沙,南通广东,西屏衡阳,东邻吉安。<br/>       茶陵是湘赣边境地区交通枢纽,京广、京九铁路侧翼东西,醴茶铁路、106国道,三南公路衡炎高速交汇于此,面积2500平方公里,人口58万人,辖20个乡镇、2个办事处。<br/></p></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 17:34:34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1-1-2 17:45:23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ff\" face=\"Verdana\">文章开篇嵌入主题,一句茶陵不远,洗练没有拖沓之感。继而分茶陵之茶,茶陵人爱人,茶陵之城,茶陵有河展开叙述,在读者眼前依依展开茶陵画卷,结尾升华主题。</font><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ff\" face=\"Verdana\">文笔老练,收放自如,支持精华!</font></p>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ff\" face=\"Verdana\">问好朱文科,祝福新年快乐!期盼更多佳作!</font></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12-29 19:41:08 | 只看该作者
<p>一处茶园,一棵茶树,一缕茶香,一桩茶事,在文字中荡出风景,漾出韵味。茶陵之茶,贵在品,但也不能忽略养茶。何谓养茶?文中“老子都老了,茶树哪会不老?”便是一个警醒,让品茶,观茶乃至读者深思。结尾概述,贴近文义,恰到好处。欣赏了,问好朱文科,欢迎加入国风,期待你更多佳作!</p>
<p>精华欣赏!</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3-31 18:54:47 | 只看该作者
茶陵是“老毛”曾经考查过老农运发源地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4-9-21 13:45 , Processed in 0.015745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