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003366" size="4"> <strong> “大明”这两个字你会读吗?<br/> 我的祖辈们就居住在这个村子里,但村的名字却并非我们看到的那样,村里的人都叫她“大漠”(漠字要轻读)。<br/> 因故,我一直没有机会看到家谱,只知道祖上是从陕西大荔县逃荒过来的。这里位于河南省洛宁县东部的土塬上,是洛宁、宜阳和渑池三县的交界处,土地还不错,就是缺水,水井几乎望不到底儿,所以常年要抗旱,我小时候就常和大人们一起挑水抗旱。在这么一个贫瘠的地方生活,正好可以躲避战乱。<br/> 我曾看到过有关冰岛国家的介绍,说原来是英国逃犯的避难所,犯人和家人联络时怕泄露了信息,便谎称自己身在一冰天雪地的孤岛上,官差来问,亲属只说是在一个冰岛上,冰岛就这样被传开了。其实据介绍,冰岛国虽然离北极较近,其南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北部属于苔原气候,冬季气温并不很低,一月份平均气温为-1C°,所谓冰雪覆盖纯粹是为了糊弄官差的(这个传说未经证实)。由此我想到我老家的村名是否也有这个意思呢?<br/> 我没见到过家谱,其逃荒的年代不详,只好就此大胆地猜测了:祖上可能是在明末清初时逃战乱,背井离乡来到了这里居住。起村名为“大明”,表明他们仍然是大明帝国的子民,为了避免清廷的迫害,对外宣称为“大漠”,反正那时识字的人很少,更别说写了,所以外人并不知道其真伪,官差听到“大漠”二字,便想当然地认为是西域大漠,也就不再追究了。<br/> 如果是这样,我的祖上还真有点儿爱国情愫了。<br/> 但是,因为是逃荒而来,人生地不熟的,又缺吃少穿,会不会特意起名为“大馍”讨个头彩,祈祷从此能够丰衣足食了呢?<br/>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和父亲说起村名的事,父亲另有说法。<br/> 据说原来村子的东西两头各有一座很大的门楼(估计还有城墙),村子很大,很气派,人丁旺盛,经济活动也很丰富(父亲的记忆是解放前后的一段时间),大明集(庙会)远近闻名,逢五逢十皆有,集市的盛况一直延续到文革结束。那么是不是“大门楼”叫转音了呢?“大门楼”,那可是个富甲天下的名字啊,难道这里曾经有过辉煌?在我的记忆中,这里似乎与富字不沾边,反倒与贫字很有缘,我印象中的贫困大概是因为文革的缘故吧。<br/> 我的老家直到今天也还算是个贫穷的地方,因为地理位置偏僻,又没有什么特色物产,所以没人去投资开发,家乡父老乡亲们的生活还是很拘谨。我远在他乡很少回去,但不管她是“大门楼”、“大漠”还是“大馍”,我都爱她。<br/></strong></font>
[此贴子已经被水云间于2011-2-23 19:26:2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