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098|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越调]塞上秋.榆林古迹八咏之一、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5-26 12:55: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越调]塞上秋.榆林古迹八咏

一、镇北台
高台镇远宁疆。烽烟不举边墙。
战鼓百年未响。榆溪河唱,黎民贸易安康。

   

二、红石峡
雄峡巨字摩崖。清溪细浪涤沙。
燕过古桥洞下。年年炎夏,红男绿女喧哗。



注:1.镇北台位于陕西榆林。自余子俊将延绥治所迁榆,修筑长城后,蒙汉一直再无战事。故此台在军事上无实际意义,只是示威而已.
     2.红石峡位于镇北台西,榆溪河穿峡而过。原是元、明时期古寺,两岸石壁现存摩崖书法石刻一百多幅。是长城线上的游览胜地,每年夏季游人如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1-5-26 14:38:22 | 只看该作者
塞上秋,即天净沙,本为词谱,后入曲谱!欣赏、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1-5-26 16:00:41 | 只看该作者
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1-5-26 17:16:56 | 只看该作者
欣赏美曲、美图,问候大漠玩人老师,欢迎常来赐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5-26 20:31:13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1楼楚山孤云于2011-05-26 14:38发表的 :
塞上秋,即天净沙,本为词谱,后入曲谱!欣赏、问好!

是天净沙,因所咏之古迹下在塞上,故用此名。谢朋友光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1-5-26 20:32:39 | 只看该作者

回 2楼(非子若云) 的帖子

再得若云版主赏光,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1-5-26 20:40:40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3楼东方茉莉于2011-05-26 17:16发表的  :
欣赏美曲、美图,问候大漠玩人老师,欢迎常来赐曲!

啊呀!茉莉版主初见,竟给我高帽子戴,吓死我!我那是什么老师啊!学生刚来,请多关照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1-5-27 06:08:10 | 只看该作者
天净沙之名,童叟皆知,而塞上秋,如不看曲谱,知者甚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5-27 08:58:57 | 只看该作者
溪河唱:改一字好。

清溪细浪涤沙瀑泻古桥洞下。:感觉前后句写景状物稍有矛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5-27 09:11:35 | 只看该作者
再来赏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09:30:50 | 只看该作者

回 7楼(木石散人) 的帖子

谢朋友光临!
所咏之景正好在塞上,所以用了这曲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09:35:01 | 只看该作者
[quote]引用第8楼蟾宫醉客于2011-05-27 08:58发表的 :
溪河唱:改一字好。

清溪细浪涤沙瀑泻古桥洞下。:感觉前后句写景状物稍有矛盾。

谢朋友指点!其实这不矛盾,就在这河上有一古桥,桥下有小瀑布。图片只发了一张。

溪河唱??这句必须是去声入韵,所以我已技穷了,朋友可有高招?望赐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09:36:54 | 只看该作者

回 9楼(非子若云) 的帖子

哈哈,拙作竟引来许多版主,甚感荣幸!再谢若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1-5-27 15:39:57 | 只看该作者
两处古迹特点突出,大哥刻画形象,即使不看图,也如景在眼前。问候大哥,祝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1-5-27 17:43:30 | 只看该作者
欣赏诗人作品,这两个景点我都去过。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1-5-27 19:33:26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别的由其他曲友关注了,我只关注格律:

一、镇北台
高台镇远宁疆。烽烟不举边墙。
战鼓年未响。榆溪河唱,黎民贸易安康。
二、红石峡
雄峡百字摩崖。清溪细浪沙。
瀑泻桥洞下。年年炎夏,红男绿女喧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20:27:38 | 只看该作者

回 13楼(伴云来) 的帖子

云来过誉了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20:39:19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15楼夜雨晨露于2011-05-27 19:33发表的 :
欣赏。别的由其他曲友关注了,我只关注格律:

一、镇北台
高台镇远宁疆。烽烟不举边墙。
战鼓年未响。榆溪河唱,黎民贸易安康。
.......


先谢谢站长指点!
我又核对了一下曲谱,‘百’和‘古’的位置应是可平可仄的啊?
‘涤’应是平声,难道会是入声?我也搞不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1-5-27 20:39:52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7楼木石散人于2011-05-27 06:08发表的  :
天净沙之名,童叟皆知,而塞上秋,如不看曲谱,知者甚少。

老师所言很对,看了先生的曲,长了见识,欢迎多来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20:40:35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14楼闭月羞花于2011-05-27 17:43发表的 :
欣赏诗人作品,这两个景点我都去过。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啊,朋友来过这里啊!祝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5-2-23 13:45 , Processed in 0.026249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