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011|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应代之诗体(大家讨论一下如何复兴诗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7-20 17:05: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余常读诗,亦偶有拙作,虽未敢厚言知诗,但自负颇有心得,王老讲过诗的三种境界完全是从艺术角度出发,句句精湛皆肺腑之言堪称万世尺标。然世过境迁,先人的智慧应该景仰、膜拜,却不可完全照办、照作。
        诗的出现可以说是打破了某种平衡,毕竟在此之前人们要想成功只能在与政务或武场有关的地方立功,若想博得青史留名须有特殊贡献或特殊经历才行,像孔孟、关岳、专荆、季剧或能奔走于乱世,致力于安民,或能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无一不是身负绝技,大志且付出了一生,但诗的出现以及引代出的词、曲则改变了这种局面,为人们带来了一阵颇为清新的风气,使人们不用直接去做伤害别人影响他人的事情就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以说是人类的进步,思想的觉悟也不为过,谁敢说以上诸人的名头能盖过李杜任一人。曹氏父子虽也以文章诗才名彰天下但他们的本份确是政治家,赖以成名的还是控制了多少地盘,养了多少条狗,诗文只是他们的副业比起李白喝几壶酒,洒几滴墨,一挥而就已名震天下,孰优孰劣一目了然。即使安史,郭李偶尔窜上舞台串两场戏,但很快主角就又回来了,继续“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大家一唱一和就把这些跳梁小丑盖过去了,仿佛什么也没发生过似的。可能有人会说这是阿Q胜利法自欺欺人,一到乱世诗人也得依附于枪杆子,做个挂名参军歌功颂德一番苟延残喘。我们何妨不换个角度思一思天下为何多事,虽然有当政失德,奸佞当道等客观原因,但就人的主体思想而言,多少人造反,杀人放火当大侠、刺客、政客、说客实则出于不甘寂寞,正如桓大司马所说大丈夫不能流芳千古亦当遗臭万年,亦如主父先生所言大丈夫生不能享五鼎食,死亦当用五鼎烹,所以说很多人实力到一定地步或具备了某种特能后不出来乱世祸世一番岂不是对不起这一身臭皮囊,因为他除了有伤害别人控制别人的本事外也不会别的,只能做这种低级事。只有诗才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只靠自己就能自我实现自我完善。可惜中国的传统文化一向是崇拜杀人英雄的,仿佛只有这样才是功成名就、万代流芳。
       好,言归正传,讨论一下诗体,诗在今天的没落几可与皮影戏比较,需要拯救了,现在走在大街上你要说你是作家还有人看你两眼,你要说你是诗人那不是疯子就是傻子。现在的文化潮流完全被影视、歌曲所取代,纠其原因是不适合时代潮流,既有大方向的客观条件,也有小方面的主观原因,现在已不是当年封建体制教育下的之乎者也了,可还有要振兴诗的人再讲平平仄仄,人民已不在那个点上了,可他们还把他放在那个高度上成了极少数人的游戏顺应不了时代潮流注定要被淘汰。什么叫潮流,就是大家都喜欢都适应还容易掌握的,那些要拯救国粹的人不妨把他先俗一下到时候搞的人多了,成全民运动了,不是少数人“精英”的奔走急呼还怕它雅不起来。这就叫做不救自救。
       诗文还有一个共性它很容易受时代背景影响,身逢盛世、治世多景物、出游、送行一类诗,诗风也偏向豪放、慷慨;文辞华丽读之琅琅上口,但更多无病呻吟,骚首弄姿之辈鱼目其中。如逢乱世,动荡的环境也会激起诗人的责任感故所作多感怀、缅思、寄情之诗,诗风则偏向激昂、悲悯;文辞朴实,却也多避世,媚俗者穿插期间。真正的诗应该只是人感情的渲泄,而不为它物所左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是自己的真情流露,高兴就玩两首,烦躁就骂两首,没有目的,没有所指。
       总结王老先生的意思,把适应当代的诗以人的感情为基准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就是有意义而没意思的诗,再高一层是没意义也没意思的诗,最好的是有意义又有意思的诗,更好的肯定是没意义但有意思的诗。意义顾名思义就是言之有物,以景抒情,忧国忧民,利言利行。意思就更简单有趣、顺口就行了。
       有意义没意思的诗在那种历史演义小说里多如牛毛,还有那些政客也贡献甚多,这种诗完全为一件事而做,就是把几句话凑成字数平均,押韵的句子而已。没意义也没意思的诗多是一些闲人写的打油诗或一些媚骨之事多属低级趣味,虽然在文学水平及艺术水准上比上一层不如,但在情感宣泄上却略胜一筹。有意义又有意思的诗举白公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最恰当了,就是即言之有物又有趣、顺口。“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这首骆宾王儿时的游戏之做以我看来却“技压群雄”可能我有所遗漏只发现这么一首,李诗仙的很多作品都打了擦边球。若追溯一下两晋南北朝则不可胜数,许多乐府诗都达到这一境界,并不是陶渊明等比李白等文采好,而是那时人们思想还没有被“格式化”没有那么多框框架架,崇尚放达,自然不是李白的豪放,慷慨所能比拟的,再往后却有首词颇合其道就是辛公的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清新超俗,妙趣横生,实是不世之作。
        知者不言,言而不喻,喻而不行,行而无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1-7-20 17:48:53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是新诗,有韵无韵无伤大雅;如果是旧体诗,还是按规距来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07:55:17 | 只看该作者

回 1楼(西河主人) 的帖子

新体那也叫诗,顶多叫散文,我说的就是振兴旧体诗。请认真读第三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1-7-21 18:29:04 | 只看该作者

回 2楼(严川12) 的帖子

您对新诗偏见了,新诗旧诗都是诗。看看徐志摩、余光中、舒婷、顾城等人的诗,你能说他们写的是散文么?什么是诗?也许您对诗的概念有所误解了。最起码,欧美人没有中国的格律诗,你不会说欧美没有诗人吧?
再说格律诗,所谓格律诗,他就是要定下规矩来。这就如同游戏规则,不想遵守游戏规则而又想玩这游戏显然是没有人和你玩的。至于想写旧体诗而又不想遵守格律诗的规则,也不是不可以。唐朝以前没有格律诗,也出了太多优秀的诗人和作品。唐朝及之后也出了不少不是格律诗的优秀诗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7-21 19:20:48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洋洋几千言,意欲为自己的几首“无韵诗”正名,既如此,当从“韵”之利弊展开议题,然楼主对“韵”言之寥寥,也未见楼主大作,罗列几首名家诗词均是押韵的或符合格律的,显然,楼主所议未切中肯綮。
细读楼主文章,也未阐述“应代之诗体”、“振兴后的旧体诗”为何物,楼主无非是想说打破格律,从而“拯救旧体诗”。殊不知“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当然,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诗歌也是如此,旧体诗要振兴、要改革,使之更完备,使之具有新的艺术特色。然而,重读楼主几首无韵诗,除了破坏原有的格律外,根本谈不上创新。值得强调的是,诗词格律充分发挥了汉语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艺术功能,是诗歌形式达到高度精炼与相对丰富的统一体,任何一种外语都无可替代!
在下不敢说传承发扬国粹之类的大话,但泱泱中华,宝贵的文化遗产, 岂容“改革家”们肆意践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23:01:37 | 只看该作者

回 4楼(潇潇一剑) 的帖子

谢谢你们这么中肯的评价,但如没有认真读着篇文章请不要用你们固有的观点解释我不敢兴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7-22 09:13:09 | 只看该作者

Re:回 4楼(潇潇一剑) 的帖子

引用第5楼严川12于2011-07-21 23:01发表的 回 4楼(潇潇一剑) 的帖子 :
谢谢你们这么中肯的评价,但如没有认真读着篇文章请不要用你们固有的观点解释我不敢兴趣
我知道你不会感兴趣,司马首版若对你的文章作出回应,估计你对他的回应也不会感兴趣。呵呵,祝你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1-7-22 20:25:17 | 只看该作者
欢迎各抒己见,众口一词法反而不正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1-7-22 21:26:25 | 只看该作者

回 7楼(柳下惠兄) 的帖子

唉,中国就是这个样子一旦什么形式已确定,不仅不允许人改进改变,甚至连讨论一下都有人忍不住“义正严词”可悲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4-11-24 13:30 , Processed in 0.017641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