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红书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9-1 14:35: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黄淮境内有一林家庄,庄内大半人都是林姓,林志贤老员外就居其中。林员外老来得女,膝下无子的他把独生女视为掌上明珠。女儿兰心今年十七岁,长的温柔可人,并且还兰心慧质,老员外夫妇爱不释手。员外平日里爱读些诗书,膝下的小女也跟着父亲一起读。兰儿从小就聪明,不管是唐诗宋词,爹爹教上两遍她就能倒背入流。就这样她跟着爹学会了很多诗词歌赋。什么白居易的、李白的、杜甫的等等。兰儿特别爱读南宋女诗人李清照的诗。李清照的诗清雅、忧柔,最能激发小女儿的忧伤情怀,让女儿家的心随诗飘飞,妙想联翩,真是不亦乐乎。随着年龄的增长,兰心酷爱上了文字。她恳求爹爹送她上学堂,爹爹听了哈哈大笑,那有女儿家出门读书的。她不依不饶,老缠着爹爹,没有办法老员外就给女儿请了家私先生。
  这一日,天气晴好。兰心来到花园想放松一下郁闷的心情。花园里,春风柔和,花娇蝶媚,鸟雀翻飞,春情春意浓然。兰心不由的诗性大发,一首醉花间《戏春苑》脱口而出:
  红羞目,翠争素,谁把云裁露。
  宵雨戏廊亭,紫燕还相附。
  闲湖裁柳数,惹得游鱼顾。
  伊人悄住足,风翅争相诉。
  兰心正吟的起劲,就听丫环玉竹在喊:
  “小姐!快!先生来了,先生来了。”
  “是吗?在哪儿?”
  “在前庭。”
  “走!看看去。”
  兰心顾不得脚下,一路轻跑来到前庭。她躲在屏障后面偷偷的朝前望,一位风雅的男人落入她的目中,那人有五十来岁,紫红色的粗布长衫,纯白色的镶边马甲,白析清瘦的面颊神彩奕奕,睿智中飘着淡淡的圆滑。看着他,兰心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是崇敬还是好奇,还是爱物及物,一时兰心还给自己的思绪定不了位。哎!不管他,先听听他和爹爹说些什么。林员外欣喜的向他介绍着自己的宝贝女儿,兰心听的都有些不好意思。就听那先生说:
  “当今皇上乾隆爷很开明,鼓励女子读书,他还让义妹办女子学堂,有机会可送女公子去就读。”这句话兰心爱听。
  老员外可不乐意:“女子无才便是得,还是不读的好,书读多了人心就繁了,嫁个雅士还好,若嫁个俗人,还怎么过日子啊?”
  先生无奈的摇摇头:“员外多虑!世风趋新,多学为易。”屏后的兰心只听的双眉紧皱。
  林员外望着身边的夫人道:“怎不见女儿?”兰心的母亲自语:“已差丫环喊去,怎还不见?”员外又向门外大喊:“兰心!兰心呢?快出来拜见先生。”兰心藏不住了,只好从屏风后走出。她上前拜了拜爹爹和母亲,老员外忙说:“快拜过先生!”兰心拘束地走上前,拜了拜:“兰心拜见先生。”先生抬头望了一眼兰心:“哦,免了、免了,不用拘礼。”礼毕,兰心找位子坐下。员外看了看女儿,然后对先生说:“今天为先生接风,小备薄酒,”先生笑着摆摆手:“你我是老相识,不拘俗套,家常些好。”兰心听的一头雾水,看看父亲又望望母亲。员外看着不解的女儿,哈哈大笑:“兰儿还不知吧,先生是我早年的学友,学识渊博。哎!就是怀才不遇啊!”先生忙摆手:“哪里,哪里。一介穷儒,不提也罢。”兰心听了暗对先生产生崇敬之意。
  开课那日,员外陪兰心共读。由于兰心随父玩墨多年,又有灵性,博受先生赞扬。先生按常规讲了《女儿经》,《道德经》等必修课。其实这些东西平日里母亲老挂在嘴上,兰心已耳闻目染。兰心更喜欢先生讲些外面的东西,那奇异的世界,给兰心带来无尽的暇想。
  日出日息,时间不停的游动,林府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早上醒来,兰心嗅到幽幽艾香,就问玉竹:“又端午了吗?怎有艾味?”玉竹一面整理床铺一面应道:“是的小姐。今天就是。”梳洗完毕,兰心来到母亲房间。林夫人才起床,正坐在那梳妆。从镜子里看到女儿就高兴地说:“起来了!我给你做了香囊,快戴上。”兰心从丫环手里接过香囊放在鼻子跟前嗅了嗅:“嗯,真香!还是那香草味。”夫人被兰心逗乐:“傻丫头!可不还是香草味,还能有啥味,自古就香草味。”
  中午时分,一家人围在桌旁,整桌子的酒菜香飘四溢。老员外打开雄黄酒差丫环给每人倒一杯,兰心看了紧皱眉头:“这酒我是不喝的。”夫人说:“兰儿,不喝不行!避邪的。”兰心嘟着嘴:“不喝,怕变蛇。”先生看了就笑着对兰心说:“这是习俗,就是图个意境,喝些雄黄酒,吃些粽米,一能驱邪避毒,二能怀念一番古人,喝吧!喝了借着酒兴吟一首屈歌,唱一曲伍子胥,谈一谈楚江,楚江里沉淀着道不完的悲歌。”先生发话,兰心不好拨面,只好强饮。
  借着酒力,平日少言寡语的先生故事叠出,他给大家讲起了端午的来历和习俗: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音雄黄酒,游百病,配香囊,备牲醴。
  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或谓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
  端午节的第二个意义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第三个意义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诗辞颂扬。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了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也是端午节习俗。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按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节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先生讲完,林老员外说:“我只听说端午是纪念屈子的,不知还有这么多典故。”先生接着说:“端午节本来就有,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兰心听的津津有味,她默不作声,她脑子里正在构思一首七律:
  五月龙舟祭楚先,一江粽米贿虾鼋
  出宫不扰吴国客,戏水远离九歌弦
  解得曹娥觅亲虑,索来傲骨著泣篇
  菖蒲不老千年塑,艾伴钟馗震九天
  好!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兰心听了很是开心,她望着先生:“有几处不太合韵律,为了意境只好如此。”先生笑着说:“诗词主要是打造意境,意境是诗词的灵魂,看到了,九歌的歌是仄你用了平,鼋不合平水韵,你用的是平水韵的《一先》,你改用圆鱼的圆就合韵了。”兰心摇摇头说:“不改了,那圆怕大家看不明白。”先生说:“也好!整体还可以。”
  林老员外看着女儿道:“年少人脑子好心气足,好好玩吧!我们这些老朽是不愿再费神了,只有拾些乐子。”先生点头附和。吃过午饭大家嚷嚷着要去看赛龙舟,林老员外捋着胡须说:“去吧,去吧!小心别挤着,玉竹好好陪着小姐,别出什么查错。”


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5-1-15 21:04 , Processed in 0.011694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