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34|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灵璧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9-14 14:47: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灵 璧 赋

  灵璧之谓,石之异乎?果哉,县境灵觉耳毛诸山多出异石。观之,色如漆,兼有白脉如玉;扣之,声如磬,间透黄钟之律。供之案几,凭添雅趣;置于园囿,陡增诡谲。胎孕地气,或存拙朴之形;功夺天造,略无雕琢之迹。研山一铭,襄阳价值连城;蓬莱三峰,东坡墨宝难易。把玩清供,陶冶性情;遴选收藏,投资增值。天下美石百数,灵璧名列第一;大理太湖或叹弗如,昆仑蓝田犹嗟不及。诚国石焉,县名零壁,竟更名灵璧。
  既称灵异,或患鬼蜮?赐福镇宅圣君出焉。圣君何者?钟馗也,传居古有扈氏国终南阿姑泉欢乐谷。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异,经纶满腹。肝胆相照,无惧邪祟;刚正不阿,待人笃直。是故家家迎为门神,人人敬之护帖。渐之,声名远播,东南尤盛;图形精绘,灵璧独绝。工笔重彩,吴带当风:虽土而不陋,纵俗未伤雅;寓美于丑,蕴雅于拙。唐以降,千百年间艺人辈出,唯灵璧悟得真传焉。是以颁授“钟馗之乡”,“道君化石”。
  环视县境:北窥彭城,南饮淮水;西控津浦,东望洪泽。虽居皖北一隅,尽揽楚汉八极。时天下苦秦久矣,忽忽大泽揭竿而起,鸿沟划界以壁。但见濉水橹漂,垓下骓逝。十面埋伏兮琵琶急,四面楚歌兮箫管咽。玉躯倾倒兮再难扶,气盖山河兮空伏枥。噫!烟尘消散,墓冢青青;云气飞扬,乌江戚戚。信乎?后人多谓:奚可成败论英雄?直以豪雄图麟阁。丰沛少年诚飒爽,江东子弟犹傥倜。
  忽闻唢呐声声,又见花轿颤颤。百鸟朝凤,欢快踊跃;举乡迎神,明朗刚健。大喜大悲,高吭嘹亮;如泣如诉,幽咽婉转。刚柔相济,沙哑尖锐;开阖有致,沉稳舒缓。噫!喜怒哀乐,堪叹惟妙惟肖;婚丧嫁娶,端赖斯簧斯管。千载万里兮波斯乐,旋相为宫兮平均律。百年六代兮周家班,吹遍乡社兮数苏皖。
  文化根柢,源远流长;经济基础,物阜民丰。麦棉果蔬,品质优良;蛋乳禽畜,市面兴隆。发挥资源优势,多渠开放;制定发展战略,各方协同。盘活内外需求,促商兴教;依据自身条件,强农重工。粮禽生产百强,已然赫赫翘楚,平原绿化先进,期许猎猎前锋。总结经验,科学规划愿景;遵循法则,昂然举步大同。
  忽坊间唢呐又起,隐然间闻得俚歌断续曰:茫茫楚汉兮战何酣,风卷残云兮一瞬间。放眼昔时争战场嗬,而今灵璧兮好个米粮川。


注:
1. 徽宗御题:“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略无雕琢之迹。”
2. 米芾得到原为南唐后主李煜珍爱的“灵璧研山”,画了一幅《灵璧研山图》,并作《研山铭》。后用这一研山换取苏舜钦的一处豪华住宅。以致后人称“灵璧研山,价值连城。”(见陶宗仪《南村耕缀录》)
3. 《苏子瞻集》:“灵璧出石然多,张氏园中砌台下有一株独?然,作麇鹿宛颈状。东坡居士欲得之,乃画临华阁壁,作《丑石风竹图》,主人嘉,以石遗余。载归阳羡。”
4. 唐吴道子创造了一种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加强了描摹对象的份量感和立体感,突出了人体曲线和自然的结合,所画人物、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动势,故有“吴带当风”之称。
5. 贾谊《过秦论》上:“ 秦有馀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覆尸百万,流血漂橹。”(橹,大盾牌。)
6. 唢呐最初由波斯传入,1606年,沁阳人乐圣朱载?用科学的方法阐明了十二平均律,解决了历代众说纷纭的“旋相为宫”难题。



SO娱乐城|真人|足球|六合彩|时时彩投注SO.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1-9-14 20:23:19 | 只看该作者
观之,色如漆,兼有白脉如玉;扣之,声如磬,间透黄钟之律。

学习佳作。“供之案几,凭添雅趣;置于园囿,陡增诡谲。”笔力似有千钧之势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1-9-17 14:38:16 | 只看该作者
欣?兄好?!?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1-9-17 22:16:10 | 只看该作者
端的高水平,学习,赏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9-19 10:32:55 | 只看该作者

回 1楼(逍遥诗客) 的帖子

过誉矣,谢“逍遥”仙姑赏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9-26 09:55:45 | 只看该作者
此赋,泛和谐之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9-28 19:17:13 | 只看该作者

Re:回 1楼(逍遥诗客) 的帖子

引用第4楼山林野老于2011-09-19 10:32发表的 回 1楼(逍遥诗客) 的帖子 :
过誉矣,谢“逍遥”仙姑赏阅。

野老过谦了,实事求是地说:大家手笔。
以后可要多向老师学习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1-10-13 15:17:07 | 只看该作者
大家之风,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10-24 11:28:48 | 只看该作者
功底了得!钦佩!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11-27 23:39:16 | 只看该作者
拜读---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5-2-23 18:50 , Processed in 0.042363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