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67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祝?刘迅甫《农民工之歌》?歌朗??在京成功举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15:04: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五千年来头一回
??《农民工之歌》唱响人民大会堂

        2011年9月16日上午,由中国诗歌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作家》杂志社主办;东方中国诗书画院、沈丘县人民政府、山西晋城摩天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承办;河南诗词学会、河南诗歌学会协办的《农民工之歌》诗歌朗诵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厅举行。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长杨汝岱发来贺信表示祝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何建明,中国妇女联合会原副主席李宝光,中国作家协会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华诗词学会驻会名誉会长郑伯农,中国诗歌学会秘书长、国际诗人学会会长张同吾,中国作家集团党委副书记、《中国作家》主编艾克拜尔?米吉提以及李栋恒、李文朝、周笃文、雷抒雁、张同吾、李小雨、何向阳、萧立军、石英、石祥、熊东遨、周燕婷、魏新河等文学艺术界知名人士。来自社会各界和全国各地的农民工代表共二百余人出席了会议。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杨汝岱在贺信中指出“农民工是一个伴随改革开放而诞生的新型群体,为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党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和关心农民工。中国诗歌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作家》杂志社等联合举办这次活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农民工之歌》深度挖掘了农民工的丰富生活和内心世界,感情真挚,催人奋进……”
       作者刘迅甫同志,历经二十年风雨,深入农民工的生活、家庭和工作环境,感同身受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创作了《农民工之歌》。全诗分为开篇曲、打工篇、留守篇、乡恋篇、开拓篇五个部分,由30首既独立成篇又有机联系的诗歌组成。主题诗《农民工之歌》,以宏大的叙事气度,纪实的表现手法,回顾了农民工的昨天,记述了农民工的今天,展望了农民工的明天。组诗充分展现了乡村与城市发展的差异现状,再现了农民工群体与现代城市文明博弈的融合,全方位揭示了农民工奉献与担当过程中的幸福与欢乐,辛酸与无奈,泪痕与伤痛,寄托与希望……深情地讴歌了农民工在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呈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深刻解读了现时背景下中华民族的心路历程和当代中国农民工的生存策略。作品充溢着深沉的大爱与昂扬的格调,通篇贯穿着对人性的尊重与理解,对理想的执着与赞美,对奉献的坚守与讴歌,对公平的呼唤与渴望,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是一部充满时代气息的纪实诗报告。
       本场《农民工之歌》诗歌朗诵会由著名朗诵艺术家殷之光先生领衔北京朗诵艺术团倾情奉献。艺术家们充满激情的朗诵,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朗诵会现场,演员饱含深情表演,观众满含热泪倾听,共同沉浸在诗歌所产生的震撼以及被农民工与命运的抗争所激发的情感共鸣中。
       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以农民工生活题材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暨研讨会,也是第一场由农民出身的平民诗人的专场。
本次活动的总策划、农民工出身的企业家张德文感慨地说:“这是发自我们农民工自己的心声,是我们自己的诗,自己的歌”。
       著名诗人,中华诗词学会秘书长王改正先生撰文评介:在家国庙堂,以《农民工之歌》为主题,组织这样的诗歌朗诵会暨研讨会,长歌壮吟农民工,赞美农民工的美好心灵和历史性贡献,在中华民族风雨历史上,是令人心潮澎湃的五千年来第一回。(编辑:俞汶)


诗歌朗诵会图片:
   
朗诵会主持人:张燕、李其峰    朗诵艺术家殷之光与其学生共同演出
   
青年朗诵演员张宏、杨晓非          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冯福生  
   
煤矿文工团国家一级演员杜宁林      峨眉电影制片厂国家一级演员朱琳
研讨会图片:

   
主持人: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艾克拜尔  米吉提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何建明
   
原《中国作家》党组成员、中华诗词学会驻会名誉会长郑伯农    中国诗歌学会秘书长张同吾
   
山西晋城摩天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德文         河南诗词学会副会长李刚太
活动现场
总 顾 问:贺敬之
顾 问:李宝光 李栋恒 郭锡章 郑欣淼 何建明 艾克拜尔•米吉提
周笃文 刘 征 陈文云 刘清珍 寇保国
总 策 划:张德文
主 任:郑伯农 张同吾 萧立军 李学斌
副 主 任:李文朝 李小雨 何向阳 朱 竞 李玉海
秘 书 长:王改正
副秘书长:李忆南 李俞汶
诗歌创作:刘迅甫
文字统筹:蓝文君 戴 平 戴丽娜
美术设计:赵岳阳

诗 歌 朗 诵 会
节 目 单
人 民 大 会 堂
2011年9月16日

开篇曲

序 曲
  朗诵:殷之光  
演唱:李元华

衮衮红尘八万里
何处好风光
怀揣憧憬离故土
身背行囊觅天堂
茫茫风雨狂
衮衮红尘八万里
祖国好风光
高楼广厦双手建
艰难困苦一肩扛
民族铁脊梁


农民工的昨天
朗诵:李东赫、王芯屹、张铎瀚、陈若熏

怀揣着梦想走出封闭的乡间
脚跟还没有站稳
一声粗喝响在耳边
“站住,把暂住证拿出来!”
喜悦的心情顿时降到冰点
他们小心翼翼地审视这陌生的城市
发现华丽的包装下
是一双双冰冷的白眼
……
他们出身草根,地位卑贱
他们举止粗俗,不整衣冠
他们是脏、乱、差的代名词
他们给城市带来了安全隐患
他们让城里人时时感到
危机就在身边
……
他们默默忍受着
屈辱和歧视
他们憨憨笑对着
呵斥和轻慢
请看看身边发生的巨变
是他们用粗糙的双手
擎起了摩天大厦
是他们透支着体力
挑战着生存的极限
当金融危机的风暴袭来
他们服务的公司倒闭、工厂停产
没有补贴,没有赔偿
甚至连应得的工资也不能兑现
他们一声再见无争无辩
默默地背起破旧的行囊
回到故乡继续耕种承包的农田
正是农民工的同舟共济
正是农民工的为国解难
正是农民工的伟大担当
正是农民工的无私奉献
共和国的巨轮在经济危机的风暴中
才没有倾斜
才没有搁浅
但是他们却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尊严与人格常常被人作践
他们忍着病痛和超负荷劳动
无力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权
他们忍受着对家的思念
面对某些黑心的老板不敢喊冤
为给一家老小寄去救命钱
他们夏顶烈日,冬冒严寒
忍辱负重,如雨挥汗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青丝缕缕染霜雪
皱纹条条浸辛酸
有谁走近他们看看简陋的住处
有谁走近他们看看简单的三餐
有谁帮他们索回应得的报酬
有谁为他们拨开云雾见青天
他们把青春献给了城市
只要求平等的人格尊严
他们在期盼中翘首
他们在翘首中期盼



走出家乡
朗诵:郑健康

怀着忐忑的心茫然前行
朝着没有路的方向
走出祖祖辈辈
没有走出的村庄
走出贫穷
走出家乡
向着有梦的远方
追赶心中的太阳
离开亲人
离开家乡
历尽人间风雨
一路山高水长
带一朵家乡的云
带一弯家乡的月亮
孤独的时候
慰藉梦的愁肠
去远方,去他乡
一朝游子归来
满载岁月的行囊
回馈亲人的守望



打工者的足迹
朗诵:郑健康

从一个驿站
到另一个驿站
从一个城市
到另一个城市
我爱用目光触摸
我自己亲手
建造的楼房
就像抚摸
孩子的脸庞
我爱用汗水去剪裁
我亲手栽培的
小区园景
就像在镌刻着一朵
心花儿怒放
我爱用心血铺就
我所在的城市
地上地下的交通网
在风雨迷失的路口
条条都是
通往家的方向
从一个城市
到另一个城市
打工者的足迹
踏遍四方
从一个驿站
到另一个驿站
无不闪耀着
农民工穿越时空的
??光芒


夫妻洗墙工
朗诵:雷瑞琴

两只蝴蝶
在空中飞来荡去
那是城里人
不敢仰视的高度
他们在城市的空中打工
挣着自己特技的血汗钱
系在身上的保险带
那沉重的一头
系在家乡的老小身上
所以安稳、踏实、坦然
他们用胆战心惊
把一栋又一栋楼房
洗涤的一尘不染
他们用心惊胆颤
让千家万户的玻璃窗
呈现出天空的蔚蓝
偶尔,女人也会看看脚下
车水马龙,人小如蚁
顿时,心慌得被掏空一般
男人让妻子把目光
转向家的天边
蓦然,天高地阔
心界渐宽
“我们是一根绳上的
两只蚂蚱
一个死去另一个陪伴
不死就活出个样来
给自己看”
于是,空中飘荡着一串音符
夫妻对视
露出灿烂的笑颜
他们相互支撑,相互依赖
度过每一天
他们头顶烈日
身披风雨
用青春打扮着
城市的容颜
“他们是悬浮挣扎着的
原生图像”
直击人心的惊险画面
而他们不懂
什么行为艺术
只知道 在高空
爬行一天
就离一家老小团圆
近了一天
只知道 在高空
生命悬垂着一天
家中的生活
就有着落
给孩子的前途
就铺上了一块砖
这就是 中国版的“蜘蛛侠??”
城市大厦的攀爬者
这就是 一对农民工夫妻
朴素的心愿


脚手架
朗诵:王世贵

脚手架
是一道风景
耸立在
城市的上空
来自乡下的农民工
穿越恐惧
从最初的战战兢兢
直站到如今
38米高的吊台的塔顶
上上下下如蚂蚁搬运
骨头铸成钢筋
血汗和着水泥
垒就优质工程
平日里 他们习惯
低着头走路
或偶尔仰视着城市的尊容
只有在脚手架上
站在高处俯瞰着城市
才能骄傲地
抬起头挺起胸
这里是他们工作的场所
这里是他们生存的象征
鼓胀的帆
是家乡吹来的风
摇曳的心旌
是故乡雨后的彩虹
脚手架??
是一道风景
矗立在城市的天空
脚手架??
是一座丰碑
耸立在城市的心中


城中村
朗诵:张 宏 杨晓非

每一个城市的犄角旮旯儿
都有城中村
这里是大多数
外乡人的租住区
有人说这里是
罪犯藏身之处
有人说这里是
病菌滋生之地
有人说这里是
生活中的痰盂
有人说这里是
城市里的垃圾
蚊、蝇、鼠是这里的常客
脏、乱、差在这里聚集
居住的地方虽不干净
但他们有一颗纯洁的心灵
周围的环境虽不优雅
但他们有一股盈胸的正气
这里也许
有你先祖的影子
这里也许
有你童年的记忆
他们朴实得
让虚伪无地自容
他们善良得
让罪恶无处逃逸
他们受到歧视从不抱怨
他们粗糙的双手
能将贫弱扶起
一个破烂王用滴滴汗水
积攒的分分角角
慷慨资助了贫困的学生
一个向,灾区人民
伸出的援助之手
却是来自一副
残缺的身躯
他们用实际的行动
赢得了社会的尊重
他们用高尚的灵魂
冲洗着城市的污泥
城市应该给他们
一席之地
让他们与城里人一样
融为和谐文明的一体
看吧,不久的将来
这里会成为历史
看吧,不久的将来
这简陋的城中村
将会变成??
化日舒长里花香鸟语
高楼林立的人间福地


留守儿童的自白
朗诵:赵宇祥、薛世唯

我们是一群
远离父母的儿童
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叫留守
每年,当春节来临
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候
那时,就可以见到
日夜思念的父母
虽然,平时爷爷奶奶不离左右
但无法向他们
讲出心里的忧愁
村东头赵爷爷
昨晌一个跟头栽下
就断气身亡
两个年幼的孙子
哭哑了喉
村西头的小伙伴阿旺
不慎落水
再不能与我嬉戏相逗
那天,偶尔听大人说
有人从盖楼的
架子上掉了下来
我的心便不停地颤抖
曾经掠着头发
排解对你们的思念
曾经用鞭子抽打着房前的老槐树
发泄想见你们的念头
白天装着快乐
在爷爷奶奶面前表演
晚上禁不住
泪水偷偷地在被窝里流
我时常坐在门槛儿
把心事说与月儿弯弯
月儿说等到月圆
就可以圆了我对你们的思念
我时常倚靠窗前的枣树
把心事与树儿唠叨
树叶沙沙说等它落了
就会把我的烦恼与忧愁带走
那天,我看见
小芳扯着父母的手
泪水一下子涌出了双眸
跑到山上大声地呼喊
??爸爸??妈妈,我想你们呀
呆呆地看着白云悠悠
眼泪禁不住哗哗地流
什么时候能够
在你们的怀里撒撒娇
把心里的话说出口
什么时候,我稚嫩的内心
享受到抚摸的温柔
什么时候,我不再寂寞孤独
什么时候,我不再留守
哪怕像爷爷奶奶
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
也盼望你们
伴我度过冬夏春秋
爸爸、妈妈
这就是我们
留守儿童的乞求


家乡的拐杖
朗诵:周园园

儿女们,你们
放心地去追逐梦想
你们走后,我们就是
家乡的拐杖
能擎起孩子的天空
能带给孩子们温柔
让他们无忧无虑地生活
让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不要担心 ,我们这把老骨头
还能挺上几个春秋
我们世代守着大山
你们出去见见世面,到处走走
但要记住??不骗、不抢、不偷
堂堂正正地做人
无论走到哪里
都要将我的嘱托牢记心头
孩子每天上学
我们都接送到村口
一座小桥已连接
来往担心的河沟
守着良田几亩
养着鸡鸭鹅狗
这就是我们的盼头
饭后,孙子给点上一袋烟
解解乏,这是最好的享受
时不时地还给我当痒痒挠
乐得我合不拢口
抽空常来个电话
给家里报个平安
满足孩子们小小的愿望
我们就会安然无恙
走吧,不要回头张望
不要惦记爹娘
我们是家乡
顶天立地的
??拐杖


清明,我在他乡祭拜
朗诵:朱 琳

清明,我以敬畏的心灵
向老家的方向祭拜
我那长眠于地下的祖父啊
请允许我
在你吟咏的江南
燃起心香一炷
顿首春寒寂历的千里之外
依稀如见您
端坐在门前的小板凳上
面对我的懵懂未开
在您摇头晃脑的吟唱中
小杜便从江南的
烟雨里远远走来
我是寻着你吟咏的
诗句走来的
杏花一如诗中
年年盛开不衰
可是,我要告诉你祖父
江南没有诗里那么美好
更多的还是生活的无奈
但是,我却沿着诗的方向
找到了安放心灵的所在
斟一杯杏花村酒
借着这三月的烟雨
挥洒着我静静的默哀
当年,你吟咏之时
那个懵懂的小孩
现在以流浪的方式
诠释唐诗宋词里的精彩
并代表着草根一族
成为农民工中写诗的一代
当年,在家乡吟咏诗里的江南
此刻,在江南吟咏诗里的塞外
只是距离跨越了上千里
时光穿越了数十载
只是已相隔两个世界
我剩下的只有无尽的缅怀
与遥远的祭拜


乡 愁
朗诵:张 宏 杨晓非

乡愁是青山回响
不忍卒听的声声布谷
乡愁是通往山外
羊肠小路上的频频回首
乡愁是刚进城市里的囊中羞涩
穿行在繁华都市的一无所有
乡愁是城里人的白眼
与牵着认生的宠物狗
乡愁是老家的双亲
凝视远方浑浊的双眸
乡愁是稚嫩的心灵
孤独的留守
乡愁是一弯明月
在清风拂煦的夜晚
恰似娇妻的温柔
乡愁是一曲家乡的小调
乡音如蜜,乡情似酒

恍如对歌在家乡的山丘
乡愁是一杯二锅头
在倍思亲的佳节中
醉倒在异乡的归梦悠悠
乡愁是每当春节来临
孩子们等待的村口
乡愁是一眼望见家乡
跪倒在村前土地上的
热泪横流
乡愁是一年一度的
团圆之后
又开始在漫长的等待中
盼望下一次的
聚首


回家过年的路上
朗诵:杜宁林

成千上万的农民工
聚集在车站的广场
把大包小包的
一年收成堆放
他们三五成群
把方言切换
将喜悦释放
从来没有这样轻松
虽然还有沉重的包裹要扛
从来也没有这样快乐
因为穿越一张车票的距离
就是家乡
曾经的酸甜苦辣
风霜雨雪
都留在这里珍藏
他们已将苦难酿成了老酒
他们已将艰辛化为了蜜糖
他们的心里除了幸福
再也装不下一丝忧伤
百里千里,铁道线的那端
无论是穷乡僻壤
还是白雪茫茫
一声汽笛鸣过
心就会引领
火车的方向
轰隆隆,向着亲人
轰隆隆,向着故乡



午夜回乡
朗诵:杜宁林

雪在这个年底
疯狂地下着
想阻止游子
回家的脚步匆匆
乡愁被打包成满箱满袋
车轮在雪地上打滑
纠结我焦急回家的心情
午夜的寒星
是故乡的眼睛
打量着我
熟悉又陌生的面容
漫天的白雪
敞开久违的亲近
脚步踏响雪地
发出久违的咯滋声
村头一声狗叫
引来群犬齐应
一盏灯光映着
母亲的身影
只有母亲为我燃起温暖
为我守候到午夜三更
“吱扭”一声门响
我忘情地投入
母亲的怀中


十八罗汉归故乡
朗诵:冯福生

我们把十年的风雨
打成一个沉甸甸的行囊
沿着这条古老的河床
回到我们日思夜想的故乡

催春的声声布谷
在我们耳边回响
遍地开放的油菜花
是迎接我们归来的盛装
我可爱的故乡啊!
你还是十年前的那副模样

今天归来的游子
不再有青春年少的迷茫
在离别家乡的十年里
我们已把汗水铸造成黄金
我们已把心酸成就了辉煌

当年外出打工的十八条穷汉子
如今已变成了十八罗汉
人人身怀绝技
个个神采飞扬
我们向着母亲的声声呼唤走来
带回了亲人们十年的守望
我们挥手告别了城市的美丽
决心用三年改变家乡的模样

村东头的废荒地
建上二十幢临河观景房
北丘的黄土岗
可以建砖场
南湖的清水湾
天然大鱼塘

三千亩无公害蔬菜基地
一万头现代化的养猪场
八百亩药材、花木苗圃
两万吨农副产品加工厂

狗娃负责产品经销
柱子负责引资招商
铁蛋负责项目规划
大国负责联络上网
十八罗汉回归故里
八仙过海各尽所长

我们要把城里的公园落户在村口
我们要把条条道路连接四面八方
我们让乡村融入大千世界
我们让世界认识偏僻村庄
让人的精神与楼房一齐长高
让荒凉的土地呈现繁华的景象

这里将成为城里人的度假村
这里将成为五洲宾客的游乐场
新时代的农民,在希望的田野上
放飞着祖辈的梦想
新时代的农村,插上腾飞的翅膀
一日千里奔向小康


请别再叫我们打工仔
朗诵:张 燕、李其峰

请别再叫我们打工仔
因为我们都是华夏儿女
因为我们都是炎黄后生
性原本相近
心原本相通
人生的无奈
纯真的憧憬
使得我们
不再受大地的禁锢
离开了贫困的家
走进了繁华的城
那蹒跚的步履
负荷的沉重
无畏的精神
不屈的抗争
由农村到城市
由务农到做工
正是追逐着我们的先祖
朴实的身影
翻开人类家族的档案
哪家先祖不事农
请别再叫我们打工仔
同是大地之子
何分三六九等
我们是缩小城乡差别
最忠实的践行者
我们是共和国大家庭里
最辛勤的主人翁
正因为有了我们一个个努力的奉献
城市里才屹立着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请别再叫我们打工仔
我们是当今社会最弱势群体
但也同样是创造时代财富的企业员工
曾几何时
一位扭转乾坤的巨人
振臂高呼“人民万岁”
曾几何时
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无不崇尚“劳动光荣”
我们共同创造了人间奇迹
我们共同推进了历史的进程

请别再叫我们打工仔
我骄傲,我是新时代的农民工
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
同样肩负着神圣的使命
多一份理解
多一份同情
多一份关爱
多一份尊重
劳动制度的改革
党的政策的宽松
尧天逢盛世
风和草木荣
农民工终将成为民族
挺起的坚硬脊梁
农民工必然成为时代
一道壮丽的风景


农民工之歌
朗诵:殷之光

该怎样找出一个准确的概念
翻遍书山没有这样的词源
该怎样鉴定他们的身份
寻遍历史没有清晰的答案

他们是进城务工的农民
难道称呼就这么简单
他们是一类特殊的群体
难道就这样蔽之一言
如果以户籍定身份

他们早已离开了村庄和农田
如果以文化论高低
他们中也有大中专毕业人员
如果以工种来判断
他们在三百六十行中
行行都有状元

春夏秋冬
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

高楼林立
却没有他们栖居的家园

有些人抱怨
说没有农民工的出现
就没有城镇的混乱

有些人赞叹
说没有农民工的付出
哪能有城市的巨变
有人说农民工终将成为历史
有人说农民工必将成为经典

无论是褒是贬
农民工还是以自己的方式立地顶天
有谁能够否认,每座新城的崛起
都有农民工的血汗浇灌
有谁能够否认,现代化大厦的建设
都有农民工的足迹铺垫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辉煌里
处处都有农民工的重大贡献
这就是对农民工的最好诠释
这就是给农民工的最大尊严
这就是对农民工的最高奖赏
这就是今天的中国
给农民工最完美的礼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15:16:01 | 只看该作者
刘迅甫《农民工之歌》朗诵会唱响大会堂的感慨


        一首主题诗《农民工之歌》,道出了多少农民工群体的奉献和无奈、寄托与希望,深情讴歌了农民工在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呈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2011年9月16日,由刘迅甫同志的《农民工之歌》诗歌朗诵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厅成功举行。这是我国建国以来第一次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以农民工生活题材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暨研讨会,也是第一场由农民出身的平民诗人的专场。
        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已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农民工工作直接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而本次诗歌会的所有诗歌,皆是刘迅甫同志以农民工为创作主体,诗歌表达了农民工积极进取、追求梦想的人生态度,展现了农民工勤劳肯干、不畏艰辛的拼搏精神,同时还流露出农民工对家乡的思念与对亲人的牵挂,更肯定了农民工为城市建设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读着作品中揪心的诗句,想象着那些动人的细节和场景,没有这种生活体验的人是很难写出的。诗人、艺术家刘迅甫先生,长期关注农民工的生存、生活状态,亲身体验他们的劳动,并支助贫困的农民工生活,所以他对农民工朋友们更有一种强烈共鸣。
        以往表现农民工的文学及影视作品,有很多只关注农民工的肉体所经受的磨难,但对他们所经历的精神的苦难和心灵痛苦的深度表述不够。如何进入到农民工的心灵?如何把农民工进城漂泊的历程变成一个精神漂泊和空间迁移互动的过程?首先要写出农民工的人性来,写出人性在人的精神过程中的作用。其次要写出对现实的审视与批判,对社会不公进行思考。刘迅甫先生在《早谢的花蕾》诗中,就农民工的待遇及健康问题进行了现实批判。
        刘迅甫先生的《农民工之歌》,虽没有华丽的诗句,但富有哲理的言辞,更有和谐的韵律,他始终用朴素、真诚、亲切的语句,像亲切和你唠家常,但真实地还原着农民工的形象和心态。刘迅甫虽然不是职业诗人,他却把目光放在农民工命运交叉的城乡。在刘迅甫的诗歌里,乡村和都市的生活不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构成了相依的关系。无论社会上的哪个阶层,都不能对我们伟大的农民工兄弟予以小觑和斜视,因为他们和我们共享同一片蓝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1-9-29 22:38:12 | 只看该作者
《一路》
灰尘的味道是甜的
我估计它来自家乡
千里迢迢而来
来拜访这就不回家的老友
来寻谈又新起的大楼

是不是我已经被远嫁到了这里
一个大麻袋装下我的嫁妆
没有音乐,没有酒席

背负着家乡的爱
我,静静来到了这里
不是我的家乡
没有我的爱的世界
我又不得不,爱这个世界

我家里
还有儿女伸手,向我
书包旧了,衣服旧了
斑白的颜色里,我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1-10-5 12:38:50 | 只看该作者
把我当年的一首旧作拿出来和谐一下。
七绝?又见农民工跪政府讨说法
再拜天朝泪未干,衙门八字任君盘。
从来去往皆豪客,哪管白丁血渐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10-5 18:53:27 | 只看该作者
关注。并参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4-11-27 04:03 , Processed in 0.025794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