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0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谈谈十六字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27 22:18: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谈谈十六字令


        但凡爱好诗歌的人,尤其是中国古典诗词。大都喜欢脱口而出,对诗词而言,比较偏爱词,至于具体因为什么原因,也许并没有统一的答案。且不论什么行内行外的话,就律体诗词,律诗看似整齐、严谨、苛刻,但毕竟有变通、不论、拗救、等等,是可以有所变化的。然而词也称之诗余、长短句,读起来好像跟现在的自由体新诗有几分亲缘关系,句式错落更具审美,顿挫更优于律诗。
       可是真正有多少人知道,词更严格于律诗,除了特定的地方可以灵活变通,几乎没有多少回旋余地,字数的多少,句子的节奏都有明确的要求,能在词里写得灵活自如,就更不容易了!学好写诗,才能更好的尝试词,因此叫做填词,除了押韵、对仗比较宽松,其他的如切题、作结要求与律诗完全相同。
        姑且谈谈被历来诗词作者称为最小、最难挑战的《十六字令》(南宋张孝祥有三篇以归起韵,也叫《归字谣》)如今都把毛泽东的:“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喻为十六字令的典范,若不是千锤百炼,艺术的火花难以在灵感交织的环境中铸造精品。
       下面一一十六字令:只有第一个字,既是标题也是韵,全文的核心所在;第二句的七字才能切题,也就是确定风格是喜悦、忧愁、豪迈、沉郁的一笔,同时又肩负着第一句的过渡,前四字到后三字的衔接得自然、递进,使得推向一个新的驿站;第三句的三字升华、转折为结句埋好伏笔;到第四句,也是尾句,是决定全文艺术效果的关键所在,律体诗词注重的是虎头凤尾,但十六字令第一句只有一个字,只能确定韵和标题,自然重担的压在结尾,要结得画龙点睛、余音绕梁,推到全文艺术的巅峰,而且要显得灵动活泼、意境深远......
       综合所述,十六字令字数太少,没有铺垫、陈述的空间,字字珠玉,没有一个是闲着的,前八字就得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中三字看似貌不惊人,却是全文的咽喉所在,这里要把它当做中国古代中原命脉“陈仓”看待,结尾更不能失了艺术的真。
       江边不才,读唐诗七绝典范《枫桥夜泊》得“对愁眠”三字,加工后得:“天,桂魄圆时梦已残。相思路,一一对愁眠。”请恕江边年幼,轻狂地说说,七字句前三后四要诀的运用在诗词鼎盛的唐宋,出妙语的不少如:“取次花丛懒回顾”、“红藕香残玉簟秋”。前四后三成鲜明的反衬或更深一步的升华,又如环相扣,熔烊于纯青炉火中,方大家手笔,比口号性的咆哮不知强出了多少倍?

                                                                                                                                                                            2011.10.9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收起 理由
西河主人 + 3 优秀文章,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2-28 22:08:12 | 只看该作者
优秀文章,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1-14 18:16:47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不敢认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1-30 09:43:23 | 只看该作者
颇有见地,一个词牌,一个格式,本来就难,写得好更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4-10-26 02:22 , Processed in 0.014128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