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5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六丑.东风岑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28 22:23: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六丑.东风岑寂
                                                    ??辛卯暮春即景,用美成原韵
                                                          文\\疏影横斜梅
       甚东风在树,正倍觉、春光轻掷。一番春减,一番春抱翼。莫问行迹。九十风兼雨,飘零凋落,怅寂寥江国。漫惆怅自寻春泽。绽老蔷薇,多情水陌。生涯且行珍惜。拟莺啼燕舞,相映窗?。      东风岑寂。捻流光卜碧。等落东风靥,休叹息。飞花更惹行客。怕飞花潜梦,冉冉无极。春残了、抛闲巾帻。春渐远、料得春衣暗换,依傍春侧。东风外、空带潮汐。总负他、别样东风夕,归时未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4-28 22:23:48 | 只看该作者
周邦彦的《六丑.蔷薇谢后作》: 双调一百四十字,前段十四句八仄韵,后段十三句九仄韵。    
    正单衣试酒,恨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为问家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多情更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  东园岑寂。渐朦胧暗碧。静绕珍丛底,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方千里、杨泽民、陈允平俱有和词,若吴词、詹词之句读不同,皆变格也。 按,陈词,前段第七句“飞蜂似雨”,飞字平声;杨词,第八句“又留连京国”,留字平声。谱内据之,余参下二词。 此词平仄异同处,遍校诸家,不过数字,可见古人声律之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4-28 22:25:14 | 只看该作者
《六丑》词牌格律(依钦定词谱周邦彦体):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韵)。仄平仄中,平平平仄仄(韵)。仄仄平仄(韵)。仄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仄中平平仄(韵)。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平中仄(韵)。平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中仄平仄(韵)。         平平中仄(韵)。仄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仄,平仄仄(韵)。中平仄仄平仄(韵)。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中平平仄(韵)。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中仄平仄(韵)。仄仄中、仄仄平平仄,中平仄仄(韵)。
   调见《清真乐府》,共有三种体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4-28 22:25:40 | 只看该作者
又一体,彭元逊的《六丑》:双调一百四十字,前段十四句八仄韵,后段十四句九仄韵。
   似东风老大,那复有、当时风气。有情不定,江山身是寄。浩荡何世。但忆临官道,暂来不住,便出门千里。痴心指望回风坠。扇底相逢,钗头微缀。他家万条千缕。解遮亭障驿,不隔江水。   瓜洲曾?。等行人岁岁。日下长秋,城乌夜起。帐庐好在春睡。共飞归湖上,草青无地。??雨、春心如腻。欲待化、丰乐楼前帐饮,青门都废。何人念、流落无几。点点抟作,雪绵松润,为君?泪。


此与吴词同,惟后段第十二句、第十三句,作四字三句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4-28 22:25:59 | 只看该作者
正如刘逸生先生在其《宋词小札》之《层层挪展赋蔷薇》篇章中所说,《六丑》是周邦彦自己创造的一个新调,也是宋词发展到灿烂时期的一个珍贵的产儿。
   南宋词人周密在所著的《浩然斋雅谈》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北宋末年,汴京有个著名的伎女李师师,有一回在徽宗跟前唱了一支曲子,那曲子很动听,可是连精于音乐的这位皇帝也不知道是一支什么曲子,就问是谁人写的?李师师回答说,这叫《六丑》,撰曲人叫周邦彦。后来,徽宗召见周邦彦时,特意问起此事,还问他曲子的名字为什么叫《六丑》?周回答说,因为它犯了六个宫调(取各宫调的声律合成一曲,使宫商相犯以增加乐曲的变化),那都是最好听的章段,因此取名《六丑》,可是要唱的好听却不容易。
   把六段好听的章段连接起来,却名之曰《六丑》,大抵也像把可爱说成“可憎”,把亲爱的伴侣唤作“冤家”那样,是“物极必反”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5-8-5 04:18 , Processed in 0.013104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