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55|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律 秋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25 19:35: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秋分未觉雨添寒,蝶叶轻盈落井栏。
雁渡碧潭留晚照,风吹金色染层峦。
桂花成酿村庐醉,稻谷归仓百姓安。
浮转流光深有韵,不随物我作悲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9-25 21:00:50 | 只看该作者
自然洒脱,情景交融。建议“村”改“千”或更工些。欣赏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9-25 22:29:16 | 只看该作者
浮转流光深有韵,不随物我作悲欢。
高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9-26 07:38:42 | 只看该作者
“雁渡碧潭留晚照”逻辑问题,可否重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9-26 07:46:11 | 只看该作者

回 1楼(乐天雅士) 的帖子

乐天雅士:自然洒脱,情景交融。建议“村”改“千”或更工些。欣赏问好! (2012-09-25 21:00)
改千庐就失了味道了,百姓是名词,村庐可对得吧?
问好首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9-26 07:46:35 | 只看该作者

回 2楼(又是秋色) 的帖子

又是秋色:浮转流光深有韵,不随物我作悲欢。
高怀! (2012-09-25 22:29)
问好秋色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9-26 07:47:24 | 只看该作者

回 3楼(伴江吟) 的帖子

伴江吟:“雁渡碧潭留晚照”逻辑问题,可否重酌? (2012-09-26 07:38)
逻辑怎么有问题了,请明示。。。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9-26 18:11:57 | 只看该作者
欣赏版主佳作,韵味绵长,笔力非凡,佳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9-26 18:14:21 | 只看该作者
描写细腻,意境深远。结句尤佳。“浮转流光深有韵,不随物我作悲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9-27 08:26:01 | 只看该作者

回 6楼(白雪仙子) 的帖子

白雪仙子:逻辑怎么有问题了,请明示。。。问好! (2012-09-26 07:47)
“雁渡碧潭留晚照”。原意为大雁飞过碧潭留下晚照,如果不是这样理解,那是你表达有误,派遣词句要到位才形象,形象才生动感人。试想一下,若无大雁飞过,碧潭是否依然有晚照?所以这句看上去为因格填词,有强装意,与整体不谐调。要知道,诗词讲究的是整体美,流水行文就是这意思。再说标题为“秋分”,诗中最好别再出现“秋分”这词。   
                                                                 ?? 个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2-9-27 22:23:12 | 只看该作者
诗人潇洒,诗情潇洒,诗笔亦潇洒,读来别有情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9-28 19:40:38 | 只看该作者

回 8楼(莽莽苍山) 的帖子

莽莽苍山:描写细腻,意境深远。结句尤佳。“浮转流光深有韵,不随物我作悲欢。”
(2012-09-26 18:14)
多谢赏评,问好莽莽苍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9-28 19:42:07 | 只看该作者

回 9楼(伴江吟) 的帖子

伴江吟:“雁渡碧潭留晚照”。原意为大雁飞过碧潭留下晚照,如果不是这样理解,那是你表达有误,派遣词句要到位才形象,形象才生动感人。试想一下,若无大雁飞过,碧潭是否依然有晚照?所以这句看上去为因格填词,有强装意,与整体不谐调。要知道,诗词讲究的是整体美,流水行文就是这意 .. (2012-09-27 08:26)
试想一下,若无大雁飞过,碧潭是否依然有晚照?所以这句看上去为因格填词,有强装意,与整体不谐调。要知道,诗词讲究的是整体美,流水行文就是这意思。
诗友高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9-28 19:43:01 | 只看该作者

回 10楼(东方欲晓) 的帖子

东方欲晓:诗人潇洒,诗情潇洒,诗笔亦潇洒,读来别有情趣。 (2012-09-27 22:23)
问好东方欲晓,多谢赏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5-7-2 03:50 , Processed in 0.024489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