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54|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律?书体吟咏七章并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3 23:09: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序:文字,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文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著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是自然的美,是美的自然!笔者通过对文字的认识,通过诗的形式进行吟咏,表达对文字的热爱!  

  甲骨文  
  操刀玄刻骨,稚趣妙天然。
  占卜殷商事,寻宗书史渊。
  今人多不识,古迹少遗篇。
  终别结绳去,炎黄字祖先。[注]

  甲骨文:如果说钻木取火标志着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野蛮岁月,那么文字的出现就意味着人类走出了结绳记事的洪荒年代。甲骨文的发现,是照亮中华文明的一盏明灯。在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汉字体系,历经数千年的演变而承续至今,书写出了一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史。  

  金文  
  钟鼎铭文现,青铜器上盘。[注]
  线条多厚重,面貌几枯残。
  纤细抽身去,圆柔入眼观。
  细微分迥异,熠熠起书澜。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以,钟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与甲骨文笔道细、直笔多、转折处多为方形有所不同,金文笔道肥粗,弯笔多,团块多。  

  篆书  
  秦政文书统,新颜弃旧容。[注]
  形神有变异,逸趣不求重。
  含蓄端庄韵,开张典雅浓。
  斜崖多刻石,妙品立高峰。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在汉文字发展史上,它是大篆由隶、楷之间的过渡。  

  隶书  
  八分兴汉室,就简述朝纲。[注]
  横折见雄逸,方圆隐翕张。
  一波呈溢彩,三折韵流芳。[注]
  立异标新志,承前启后航。

  隶书:秦始皇在“书同文”的过程中,命令李斯创立小篆后,也采纳了程邈整理的隶书。汉朝的许慎在《说文解字》记录了这段历史:“……秦烧经书,涤荡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为隶书,以趋约易”。由于作为官方文字的小篆书写速度较慢,而隶书化圆转为方折,提高了书写效率。郭沫若用“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是在采用了隶书”来评价其重要性。“八分”:东汉王次仲创造“八分书”,据记载说是割程邈隶字的八分取二分,割李斯的小篆二分取八分,故名八分。“一波三折”:为隶书的横画体势。  

  楷书  
  诸体优兼备,碑文韵盛唐。
  毫端行肃穆,案上聚安祥。
  历史百家出,渊源一脉昌。
  工书不学楷,焉可乱虚张。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古人学书法有这一种说法:“学书须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大字以颜为法,中楷以欧为法,中楷既熟,然后敛为小楷,以锺王为法”。


  行书  
  黑白龙蛇舞,书风四海扬。
  骚人吟雅句,素纸韵华章。
  深悟羲之字,躬行颜柳长。[注]
  案头飞翰逸,一梦引流觞。

  行书: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代表作最著名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前人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形容其字雄强俊秀,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唐颜真卿所书《祭侄稿》,写得劲挺奔放,古人评之为“天下第二行书”。  

  草书  
  翰逸文心动,风流韵草妍。
  神龙游墨海,素纸卷尘烟。
  笔落空山语,人疑世外仙。
  颠张寻醉素,酌酒砚池边。[注] 

  草书:汉字的一种书体。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颠张:张旭、醉素:怀素。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紫石金麟 + 1 建议飘红鼓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1-4 16:49:10 | 只看该作者
彰显功力,推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1-4 16:49:53 | 只看该作者
建议飘红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1-6 15:54:4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紫石金麟兄!多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1-11 11:48:25 | 只看该作者

回 3楼(东方一鹤) 的帖子

东方一鹤:谢谢紫石金麟兄!多指正!~
(2013-01-06 15:54)
再赏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3-6-26 17:21:49 | 只看该作者
各位老师、诗友多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5-7-15 02:16 , Processed in 0.021163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