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情真味厚诗意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4 13:23: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情真味厚诗意浓
邱才扬

  诗词的创作讲究意境。所谓意境是作者通过文学艺术作品用形象描写的手法创造出来的思想境界和审美情趣。袁行霈教授说:“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论意境》)而营造意境的关健在于情感。凡是用真情写出来的诗词作品,使主人公或作者自己能够走进作品中,融情于景或融景于情,使之情景交融,意与境浑,声情并茂。让读者如睹其物,如观其貌,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思作者之所思,喜作者之所喜,悲作者之所悲,乐作者之所乐。凡情真意挚的作品,形象生动,富有情趣,最能打动读者的心,引起读者的共鸣。而当前诗词创作上一个最大的弊病就是许多作品往往华而不实,平淡无奇,吸引不了读者的眼球,究其原因,一是没有把自己融入诗中,诗中无我,仅仅是因景写景,因物写物而已。造成情景脱节,有景物而无情感,作品呆板干涩,不能从情感上引起读者的共鸣。二是没有很好地掌握和运用诗词的语言去创作诗词,歌功颂德,毫无变化和新意。或标语口号式的句子太多,人云亦云,千篇一律,没有在作品中融入作者的真情实感,读之枯燥干瘪,索然无味,甚至还使人生厌,所以也就毫无诗意,故很难打动读者的心。这种作品就象过眼云烟一样,瞬间即逝,不会留下任何痕迹,更谈不上亮点,当然也就谈不上流传了。
  那么,怎样才能写出情真味厚的诗词作品呢?从自己这几年进行诗词创作的实践和体会中,我认为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去拓思:
  一、在诗词创作的构思上要情景交融,突出情思,以情蕴味。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纵观我国的唐诗宋词之所以能打动人,能流传千古而不衰,其最关健的是诗情画意,情景交融,诗中有我,我中有诗,融我入诗,情真意切。试举李白诗两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我之入诗,跃然纸上。胡迎建先生在《诗词创作方法浅谈》一文中说:“诗有诗味,就须有丰富感情。或触景生情,或借物抒情,叙事抒情…...。”蔡厚示教授在讲《谈诗的意境》课时也指出诗词创作“要学会融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兼行”。其实,任何文学作品的创作(当然也包括诗词在内)都必须着意于一个“情”字,突出情感,做到情真、意真、景真、物真。凡从真情实感上构思出来的作品,可以使人感受到情真意挚,形象生动,好似我就在诗里、画里,就在自己的作品里。让读者读到这些作品时,就如同自己感同身受一般,从而把读者的情感也融入到诗词的真情实感里,犹如身临其境。我在《从演员入戏浅谈诗词创作》一文中也曾论述过“要写出情真意切、真挚感人的诗词作品,也必须象演员入戏一样把自己融入到所创作的作品的其人其事的情感中去,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或和所创作的主人公的真情实感融入其中,合为一体,才能创作出情真意挚、生动感人的好作品”来,也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打动读者,才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震撼力和号召力。
  所以,要写出真挚感人的诗词作品,就一定要把自己摆进诗词作品里,围绕“情感”来做文章。如思人、思乡、思物、思情、思景、思事等等,有真情注入在里面的诗词作品,可以提升诗词的意境。如马致远的《天净沙》词,如没有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全词还有意义吗?所以这一句是点睛之笔,前面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这些景物的描写因有了“断肠人在天涯”而带上了感情色彩,读之使人产生无限情思。
  诗词创作无论是写景状物,还是抒情言志,讲究的是情韵和空灵。要求要达到情景交融,形神兼备,虚实相生。对客观的物象作真实的描绘,突出我在其中,我在看、我在听、我在做、我在参与,这样才能写出真情。即使是写景状物,也要融入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态度,自己的情感,或借景抒情,或以物托情,这样才能让景物变靓、变活,变得有动感,变得更有生气而显现出人性化的情感,才能打动读者的心灵。
  二、在诗词创作的深度上要突出情感,以情感人,搅浓诗味。情是诗的灵魂。人没有灵魂便是死人。诗没有灵魂便是劣诗、废诗。情有浓淡、深浅,反映到诗里,诗味便有清浊、雅俗、厚薄。古人说:诗言志,诗缘情。其实志也是情。再靓的风景,再美的山水入诗,如果没有情,也只能是艳辞丽藻的堆彻而已,而不能打动读者之心,所以也只能是昙花一现而没有流传的价值。因此,也可以说情为诗之根,诗之本,诗之灵魂,这是一点也不为过的。我们知道,读有情感的诗,激烈处荡人心魄,催人奋进,慷慨激昂,如岳飞的《满江红》词和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诗等。柔情处思绪渺渺,情深意长,如李清照的《一剪梅》词。悲哀处撕心裂肺,催人泪下。(如杜甫《哀江头》诗)思念时扼腕长叹,愁绪万千。(如李煜《虞美人》词)惊喜时手舞足蹈,引吭高歌,或放声长啸。(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从上举例可以看出:凡诗词创作,作者注入的情感越深、越丰富,诗味也就越馥郁,意境也越深远,震撼力也往往越强烈。
  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经历,也便有了不同的情感。表现在诗里也就有浓淡、深浅之分。我们所看到的各种物象,须通过诗人大脑的取舍、构思、立意、升华,最后吟咏成诗,这个过程的本身就已经注入了诗人的情感在里面,而她所吟咏出来的诗也就已经饱含了诗人的情感在内。所以,诗词的创作应该说情感是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在某种意义上说:情能生意,情能造景,情能出境。任何文学作品,当然也包括诗词,都不能脱离情感这条主线,否则,这个作品便没有什么意义了。如一块玲珑剔透的奇石,没有诗人去发掘吟咏,注入情感,它只不过是块石头而已。同样,一朵鲜花再美,没有诗人的情感注入,她也只是一朵花而已。但是任何景物,当它与诗人的感觉、感受、联想、志气等一起融合、升华时,她便超出了物象的本身,已经不再是原来的简单的物象了。而是作者的思想、情感、理念的化身,变成了有血有肉,有情有意,有理想,有抱负的诗词作者本身了。而当这些已经得到升华的物象表现在诗词等文学作品里时,诗境也便得到了升华,奇出于形象之外,而赋于了更高远的意境。
  三、在诗词创作的内容上要情景融新,情深意炽,馥郁诗味。诗词的意境贵在创新,没有新意,就没有新鲜的感悟,也不能写出好的诗词作品来。不光立意、思路、构象、格调、笔法、语句要创新,更重要的是在观察景物、事物的角度上要有新意识、新观念;在描写情感中要寻找到新的角度,有新的思维和新的情感描述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看到前人没有看到的面,自然而然的新意也就在其中了。
  当然,有了新意,也就更容易赋于作品于新的内容,这样才不步前人的后尘和翻版。我在《上井冈山》诗中就用“朝霞也借英雄血,点染青枫着锦裳”的句子,把井冈山秀美的景色和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与革命先烈们联系在一起,读之使人有一种全新的感觉。有的诗友说这种句子过去没有人敢写,但我今天写这样的句子也只是想借助联想翻出点新意,把自己的感情融入诗里,使诗味更馥郁。而在《仙女潭瀑》诗中则用“欲借平潭波一束,飞花直送九重天”的句子来表达我对仙女的倾慕和献花的意境。我的《咏水》诗:“滴聚涓融汇浩洋,身柔态幻意绵长。偷来碧色盈秋色,借得珠光返玉光。沉月浮星凭载覆,蒸云化雨济农桑。谁言舒卷无铮骨,冷极情凝性也刚”。在《中华诗词论坛》网上发表后,也得到网友“富有新意”的肯定。而我的另一首《讥荷》诗:“都道荷花惟圣洁,我看俗蕊也肮脏。偷来营养肥身体,却把恶名污野塘。妖色媚人还作态,连丝断藕假情长。敢言堂正屹天地,何必依波送暗香”。在网上发表后,更是有网友评说是“敢吃螃蟹”,“千古第一人”。这些评语虽然言过其实,但却是对自己的上述诗作有新意,不步前人翻板的肯定。而这些诗也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融情于景,融情于新,使读者看了以后有一种新鲜的感觉。
  丁芒先生在《象抓动势,力度定情》一文中说:“诗言志。诗作者的感情升华到达理性高度,是为志。所以总起来说,情为志之根株。诗而无情,光去述志,则不成其为诗……诗主情。但情有真伪、深浅,表现上有精泛、强弱之别。无真情固不能成诗,表达无力也不能成为好诗”。可见情为诗境之本,情深意挚,情景交融则诗境自成高格,诗味也馥郁浓厚。反之,则诗境浮浅,诗味索然,难成佳作。所以,我们在进行诗词创作时,须着力于真景物和真感情。以情达意,以情融景,以情创新,以情造境,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或所创作的主人公的真情实感贯注于作品中,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情真味厚,诗意盎然的诗词佳作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4-11-27 18:54 , Processed in 0.016976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